文|琬七的剧场
编辑|琬七的剧场
01
牡丹和刘畅在公堂之上和离的时候有一幕很是让人瞠目结舌:那就是牡丹刺伤了自己的肩膀,并且嫁祸给了刘畅。
要知道牡丹本质上是个善良的人,按理说很难会做出嫁祸这种事情。
所以面对牡丹的指摘刘畅难以置信,但却因为醉酒的缘故也不敢百分百保证不是自己做的。
其实牡丹一开始刺伤自己的时候并不专业,直到她大半夜跑去找蒋长扬求助,才知道自己的手法在聪明人面前破绽百出。
为了让这个嫁祸变得更加完美,牡丹听完蒋长扬的判断之后干脆夺过他手里面的扇子,又龇牙咧嘴刺了自己一下。
这时候蒋长扬的表情也是非常平静的,他似乎对这件事并没有半点不认同。
甚至于最后他还打算帮助牡丹和离,帮她争取到想要的自由。
这似乎说明,牡丹刺伤自己并且嫁祸刘畅的方法似乎并非不光彩,而是一种非常聪明的计策。
02
牡丹不止上过一次公堂,第二次是她被王擎陷害捅出了假户籍的事情,彼时牡丹没有任何准备,所以公堂之上只能靠一张嘴辩驳。
显然这官官相护不管是在洛阳还是在长安都是一样的,所以不管牡丹说什么,这断案的就是不肯信。
而且她的前公公刘父甚至还诬 陷牡丹是拿了刘府的东西才跑掉的,所以这些东西也应该还回来才行。
本身刘父的话其实也没有任何依据,但是这断案的直接就相信了刘父说的话。
此时牡丹才明白过来,这当官的根本就不是靠事实依据断案的,而是王擎刘父合力设局,只是想引她入局而已。
牡丹遇上的官衙里面的人似乎都不是很靠谱,这些人断案基本上就是看怎么断能对自己有利,而至于律法就像是个虚设的东西。
所以牡丹从一开始就明白,要想真的顺利和刘畅和离,就要想办法把事情搞得严重一些。
推搡和争吵虽然也伤人,但在某种程度上还不足以让县衙的人认为两人已经过不下去了。
所以牡丹就要让大家知道自己如果继续呆在刘府,估计连性命都保不住。
而肩膀上的伤口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了这个伤,一方面能将县衙外百姓的同情拉到最高值,一边也能让人们看清刘家一群人的嘴脸,胜算会更大一些。
而且如果没有这样的伤口,就无法触及当时法条中的一些和离规定,想要依法和离也是难上加难。
但就算是这样还是不够的,要想确保万无一失,还得找个比刘家更厉害的权贵来帮忙托底。
所以牡丹才半夜三更找到了蒋长扬。
蒋长扬是个聪明人,早就明白牡丹在刘府一直受欺负,他也清楚女子如果想要在不得到男子同意的情况下和离,有多么艰难。
再加上蒋长扬非常佩服牡丹的勇气,这样的牡丹让蒋长扬心中有了触动,于是他最终来到了牡丹要求和离的公堂上面。
03
事情的发展果然和牡丹料想的差不多,虽然蒋长扬当时坐在公堂上,但这审案的摸不清蒋长扬的想法,所以说一句就看看蒋长扬有没有啥反应。
然后他就发现蒋长扬像是睡着了一样,连眼睛都没有睁开,还以为蒋长扬是默许他偏私的。
但没想到蒋长扬一直等到案子快审完的时候才睁开眼睛发声,给县衙外面的那些老百姓留够了吐槽的空间。
案子审理的结果出来了,这外面的人才能看出来刘家和衙内对待牡丹有多么地不公平,可以说是为牡丹创造了舆论基础。
然后蒋长扬出来主持公道,这些被请来的老百姓才更觉得应该判牡丹和刘畅和离。
当然,这也不是那么顺利的。
虽然彼时的公堂有蒋长扬这尊大佛压着,但刘父刘母仍然滔滔不绝一堆借口,不想让牡丹带着嫁妆和离。
于是蒋长扬只能逼着县官在牡丹已经写好的文书上面盖了章,然后又跟衙门外的老百姓交代了一下结果。
面对刘家和地方官员这样的官场中人,蒋长扬能为牡丹尽力争取的,也恐怕只有这些了。
牡丹只是个商户女,她想要反抗比自己地位更高的官场中人,本身就难上加难。
而蒋长扬又明白牡丹不想让自己过多插手,所以还得在对方愿意的范围内能帮则帮。
毕竟牡丹本来也不想跟官太大的人扯上关系,不平等的相处接受起来其实很麻烦。
所以不论是牡丹刺伤自己嫁祸给刘畅,还是请求蒋长扬帮忙,甚至让蒋长扬请来一堆百姓专门在门口造势,本质上都是不得已的选择。
这人的善良要是不带刺,就成了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