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后来我才从小红口中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心中的滋味,真是难以言喻。
母亲自从父亲去世后,就一直独自一人住在乡下的老房子里。虽然儿女们都劝她安享晚年,但她闲不住,总爱侍弄她那几亩菜地和果园,说是“活动活动筋骨”。果园是父亲二十年前种下的,里面种着桃树、李树、柑橘和柚子,后来因为桃李不易保存,母亲便主要打理柑橘和柚子树。她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照料着这些果树,春天里除草施肥,夏天里修枝剪叶,秋天里收获果实。
今年夏天格外干旱,周围邻居的果园都歉收了,只有母亲的果园,依然硕果累累,这都是她辛勤劳作的成果。她每隔两天就要去果园浇水,顶着烈日,一桶桶地提,汗水浸透了衣衫也顾不上擦。我曾问她:“您这么大年纪了,何必这么辛苦?”她却笑着说:“看着这些果子长大成熟,就像看着你们长大一样,心里高兴。”
就在这丰收的季节,却发生了一件让母亲心里添堵的事情。
事情的起因是小红的同事Lisa。Lisa听说小红要回老家摘水果,便央求着要一同前往。小红想着不过是举手之劳,便欣然答应了。谁知,这一答应,却让母亲和小红都后悔不已。
那天,Lisa提着一盒牛奶来到我家。母亲热情地招待她,做了一桌丰盛的农家菜。Lisa吃得津津有味,一个劲儿地夸赞母亲的手艺好。饭后,Lisa拿出两个巨大的塑料袋,径直走向果园。小红跟在后面,眼睁睁地看着Lisa熟练地摘着水果,就像在自己家的果园一样,毫不客气。
两个袋子很快就被装满了,沉甸甸的,里面装满了柑橘和柚子,估计有一百多斤。母亲站在一旁,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眼神里流露出一丝不舍和心疼。这些水果,是她几个月来辛勤劳作的成果,是她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如今却被Lisa轻而易举地摘走了。
Lisa提着两大袋水果,心满意足地对母亲说:“阿姨,您家的水果真甜!”母亲却只是机械地重复着:“能吃到就好,能吃到就好。”小红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偷偷塞给母亲几百块钱,却被母亲坚决地拒绝了。母亲只说了一句:“钱就不要了,以后……以后少带这样的客人来吧。”
回城的路上,Lisa兴高采烈地计划着如何分配这些水果,而小红却满心愧疚,默默地对母亲说了声“对不起”。
这件事让我心里很不好受,特意回了趟老家。看着果园里剩下的零星果实,听着母亲讲述事情的经过,我的心里五味杂陈。母亲种这些果树,并不是为了赚钱,她常说,干活就是锻炼身体,卖水果的钱都留给我们补贴家用。她就像一只辛勤的蜜蜂,默默地付出,不求回报。可是,这样一位淳朴善良的老人,却遇到了如此贪婪的“客人”。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邻居家的老爷爷养了一群鸡,每天早上都会捡到新鲜的鸡蛋。有一次,一个路过的小孩,看到鸡窝里的鸡蛋,伸手就拿了几个,头也不回地跑了。老爷爷并没有追赶,只是无奈地叹了口气。这和Lisa的行为何其相似!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便宜”,却忽略了背后付出的辛劳和汗水。
还有一次,我去朋友家的农场玩,看到他家的苹果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苹果,馋得直流口水。朋友热情地让我随便摘,但我只摘了几个尝尝鲜,并没有贪多。因为我知道,这些苹果是朋友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每一颗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母亲的果园,就像她的小小王国,那些果实,承载着她对生活的热爱,对子女的牵挂。Lisa的“一盒牛奶换两袋水果”,看似占了便宜,实际上却是一种贪婪和不尊重。这就好比,你请朋友吃饭,朋友却打包了所有剩菜,甚至连桌上的餐具都想带走,这让人情何以堪?
我无法用言语安慰母亲,只能默默地陪伴她。临走时,我紧紧握着母亲的手,说:“妈,明年我多回来陪您。”母亲笑着点点头:“好,好,你们常回来就行。”夕阳西下,母亲的身影在余晖中显得有些佝偻,但她依然精神矍铄,像一棵屹立不倒的老树。果园里,新的花苞已经悄悄绽放,预示着来年又一个丰收的季节。
“一盒牛奶换两袋水果”,这笔账或许在物质上不算什么,但在情理上却是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亏空。让我们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理解老人们质朴的付出,因为这世间最珍贵的,不是果实的甜美,而是那份用心浇灌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