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课文《葡萄沟》奇特的改写轨迹,遗憾的是改出了大病句

文学私秘 2022-10-21 22:48:18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课文《葡萄沟》可谓是一篇老课文了,很多做了爷爷的“老生”,对这篇课文,还记忆犹新,看到孙辈的“新生”还在读这篇课文,既觉得如同见到老朋友一般的亲切,又勾起了当初读这篇课文时情不自禁留下来的馋涎。

《葡萄沟》这篇课文很短,作者署名为权宽浮。那么,这篇文章究竟是什么时候进入教材的?又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似乎并没有人去多想、多问。

其实去关注一下《葡萄沟》这篇文章的来龙去脉,往小了说,很有一点羊肠九曲的波澜起伏,往大了说,一篇几百字的小课文,却烙印着时代的深刻的印痕。

我们先来看一看,这篇小文的作者权宽浮是谁。

我们先来拷一段权宽浮的生平履历。

下面摘自《中国文学家辞典:现代第2分册》(1980年版):

——【权宽浮】当代作家。1931年11月17日生。陕西省蒲城县南贾曲村人。1945年入西安高级师范学习。1948年到长安县新东乡第二小学教书。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十六师文工团从事文艺宣传工作。曾随队参加过扶廊战役。兰州战役后随军进驻新疆。在文工团,开始主要是写演唱、歌词、快报和剧本,曾与别人合作创作过大型歌剧《伊吾保卫战》和多幕话剧《在胜利中前进》等。1952年起开始写小说。1953年调新疆军区政治部文化部任创作员。1955年调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宣传部任文艺助理员。195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新疆分会。1958年调作协新疆分会《天山》文艺月刊做编辑。196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62年《天山》改为《新疆文学》后,他任编委。1978年加入作协西安分会,1979年被选为理事。现在西安市文化局从事专业创作。

他的作品,多以新疆部队生活和新疆兄弟民族生活为题材,主要短篇小说有:《老英雄下山》、《白金的家乡》、《牧场雪莲花》(1960年被教育部编入当年高中语文课本)、《农场电话员》、《葡萄园的故事》以及火红柳树》等。另有报告文学《大战塔克拉玛干》和《农星战士的幸福》以及散文《火焰山中葡萄沟》等。这些作品结集为《春到准噶尔》(1956年,新文艺出版社)、《牧场雪莲花》(195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和《葡萄园的故事》(1962年,新疆青年出版社)。此外,他还會与王玉胡等人合作,创作过反映维吾尔族农村斗争生活的电影剧本《绿洲凯歌》(1959年4月号《电影创作》;1960年,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

在鱼茂胜、万少平主编的《陕西蒲城文学丛书:散文》(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中则对作者有如下的介绍:

——南贾曲人权宽浮,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经担任西安市作协副主席,他的小说《牧场雪莲花》和游记《葡萄沟》在60年代初即被选入高中和小学《语文》课本,当时在广大师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茅盾曾对他的文章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根据这条信息,我们找到了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小学课本。

在1957年版《初小语文第5册》上找到了一篇名叫《葡萄沟》的课文。

课文全文如下:

新疆有个地方叫葡萄沟,出产的葡萄很多,很甜。

葡萄沟有一条河。沿河二三十里,到处都是葡萄架。

八月,正是葡萄成熟的时候。一串串的葡萄在葡萄架上挂着,一串足有一尺长。社员拿着剪刀,带着筐子,忙着收葡萄。你要是到葡萄沟去作客,好客的维吾尔族农民就会热情地招待你。他们在葡萄架下面,摆出许多白葡萄、红葡萄、马奶子葡萄,请你都尝尝。

摘下来的葡萄有的用汽车运到城市去,有的用牲口运到山上的干燥房里去。干燥房四面透风,晒不着太阳。葡萄放在干燥房里,慢慢地被风吹干,就成了很好吃的葡萄干。

葡萄干放久了也不会坏,可以运到全国各地去,还可以运到国外去。——

这篇课文的结构,与现行的小学课本里的《葡萄沟》有一点相似,但是在文学性的描写用语上则完全不同。

1957年版的教材里,没有注明作者,因此,这个教材里的《葡萄沟》我们无法确定是否出自权宽浮之手。

在《吐鲁番葡萄志》(吐鲁番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辑室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 , 2015年版)一书的书首“大事记”中称:“1957年《葡萄沟》(作者,权宽浮)一文收入初级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第一版。”

但此说没有更多的可靠的证据证实,因为很显然,1957年的课文与现行的课文大部分内容不同。故我们暂且存疑,弃之不纳。

接下来,我们继续到权宽浮的作品里寻找蛛丝马迹。

经查证,权宽浮在《人民文学》1959年第1期中,刊发过一篇报告文学《火焰山中葡萄沟》,正是这篇文章,节选出来了部分内容,然后插入到1957年版小学课本里的《葡萄沟》框架中,从而形成了现在的《葡萄沟》这篇课文。

1957年版的《葡萄沟》课文,是按照时间、地点、背景三个层次,交代了葡萄沟的特点,但这篇课文相对而言,语言比较朴素简单,未多采用修辞手段。

现在无从确认1957年版的《葡萄沟》课文的作者是哪一位,但根据这一版教材的总主编蒋仲仁的回忆,当年在编写教材的时候,是编写组的成员,搜集多方的材料与素材,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写加工,编写出适合儿童阅读与学习的课文。

按照这一流程我们大致作出判断,1957年版的《葡萄沟》课文,很可能是编写者根据当时的流行时文,进行了改写。

到了1959年,《人民文学》杂志上刊登了权宽浮《火焰山中葡萄沟》,文质俱佳,于是编写者,立刻从这篇长篇纪实文学中,摘取了相关的段落,插入到1957年版的《葡萄沟》课文中,形成了目前教科书里采用的《葡萄沟》课文。

这样,现行的《葡萄沟》课文,还保留了1957年版的《葡萄沟》课文的基本框架,有两句很关键的话,在1957年版的《葡萄沟》课文里就已经存在,权宽浮的原文中,并没有此项内容。

这两句话在1957年版的《葡萄沟》课文中是这样的:

1、你要是到葡萄沟去作客,好客的维吾尔族农民就会热情地招待你。

2、摘下来的葡萄有的用汽车运到城市去,有的用牲口运到山上的干燥房里去。

在现行的《葡萄沟》课文里,这两句话同样非常醒目,但与1957年版教材中的句式,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我们看看现行的《葡萄沟》课文里这对应的两句话是如何表述的:

1、 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2、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

权宽浮《火焰山中葡萄沟》现在看来,算是一篇纪实散文,说报告文学也能说得通。文中注明的写作时间、地点为: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日于吐鲁番雅尔湖。

这个时段,正是大跃进进入如火如荼的阶段。《火焰山中葡萄沟》这篇纪实散文,记录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走访过程,重点反映了大跃进时期,当地的群众投身到大炼钢铁的时代热潮中,而留在葡萄沟劳作的多是未去参加炼铁的妇女们。

文章的主题是相当地配合那个时代的社会主潮的,文中有一段话,很代表那个时代的典型性语句:

——钢铁远征营在山上很好。艰苦是艰苦一些,但是男女战士們的决心都很大,表示坚决要超额完成炼铁任务。他們提出:不完成任务,不超过英美,誓死也不回葡萄沟。现在,种葡萄的农民已经在山上炼出了第一炉铁水。为了及早超额完成任务,他(村里的副主任)要再动员一个排上山,明天一大早就走。——

在如此激越的主题之下,文章以生花妙笔,描绘了葡萄沟的现实盛景,这些包含着文学色彩的词句,被教材的编写者摘录出来,插入到1957年版教材的课文里,就完成了一篇新课文的打造。

现行的《葡萄沟》课文里,描写沟里的葡萄盛景的地方,原文是这样描写的:

——廖慧(散文里的女向导,一位来自内地的农技人员)告诉我们,葡萄沟是个花园,也是个果园。一年四季鲜果不断。五月有杏子,六月有石榴,七八月有香梨、桃子、沙果、银白色的桑椹、又香又甜的无花果,到了九十月份,鲜葡萄就成熟了。——

在原文中,这段介绍,出自女技术人员的介绍,到了现行的《葡萄沟》课文里,成了第一段。但内容上有所删节。我们看看现行的《葡萄沟》课文相关的这一段: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原文作者接下来,在《火焰山中葡萄沟》里描写了葡萄沟一片惊艳的硕果累累的收获美景,原文如下:

——葡萄都生长在斜坡上的梯形田里。……葡萄的枝条和叶子向四面摊开,就像是山坡上撑满了一张张绿色巨伞。在那枝叶重重交叠的华盖下面,结满了一大嘟噜一大嘟噜熟透的葡萄,密密满满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青的、绿的、暗红、淡绿、鹅黄,有琥珀珠子大的,也有象珍珠粒那样小的。——

这段原文,变成了现行的《葡萄沟》课文的如下内容: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火焰山中葡萄沟》里介绍葡萄干的制作流程是如此描述的:

——只有修筑在山根和山坡上的葡萄“荫房”,一座座昂然屹立,显得清清楚楚。这种房子是用土坏砌成的,形状很象碉堡,四壁留着无数小孔,上面没有屋顶,屋里钉着很多木架子。老乡們就把成串的葡荷挂满在架上,利用高空流动的热空气,使葡萄的水分蒸发,制成葡萄干。初来葡萄沟的客人,不知道“荫房”的作用,他会奇怪为什么山坡上修了那么多的确堡。——

这一段成了现行的《葡萄沟》课文里的如下一段:

——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注意一下,原文里的正确的语句,到了课文里,却改成了一个大病句。

上面一段课文里的这句话,大家重点品味一下:“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

这句话的主语是“葡萄”,接下来是“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我们想一下,“葡萄”怎么可能会“利用”?

再看看原文,“老乡们就把成串的葡萄挂满在架上,利用高空流动的热空气”,这里的主语是老乡们,是“老乡们”利用了“热空气”,这里的主谓搭配是无可挑剔的,但是现行的《葡萄沟》课文却改出了一个病句,把原文中的“人的主体”删去了,形成了现在主语换成了“葡萄”,主谓搭配就变成了“葡萄利用了……”这样的错误的不当句式。

《葡萄沟》这篇课文,曾经收入到不同的教材之中,这样的大病句,有没有人看出来?

有。

有个别的课本,悄然地将这个大病句作了修改。

我们在《小学语文课本大讲解:三年级语文(上册)(北师大版,王晓琳,李鑫主编,2008年版)里,可以看到没有病句的这篇文章:

改正了的这句话为:

——人们把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空气,使水分蒸发,晾成葡萄干。——

这句话里,主语是“人们”,谓语是“利用”,主谓搭配完全正确。

如此看来,《葡萄沟》取材的原文没有语法错误,但改编过的课文里,却包含着一块很硌眼的病句,实在不应该。

3 阅读:6797
评论列表
  • maimai 24
    2022-10-22 10:03

    现在统编版教材,我也发现一些病句,而且还是必背的病句,那怎样还是得背。

  • 2022-10-22 09:55

    只是觉得别扭,经过你这么一说,觉得是病句

  • 飞羽 10
    2022-10-26 12:21

    穿凿附会,吹毛求疵。主语省略懂不懂?

  • 2022-10-22 10:03

    上了课本的,错的也是对的!没有为什么!但是这句话没错。穿成金色项链!

  • 2022-10-29 03:03

    那一自然段都是省略了主语人们,包括第一句话,应该是人把葡萄运到……或葡萄被运到……

  • 2022-10-28 19:57

    文章总体写的贴切。但最后对病句的描述过了点,这里对主语省略,不能说是病句,算是正常语句。

  • 2022-10-22 10:11

    没觉得有毛病啊,因为我就一直理解用线穿过孔

  • 2022-10-28 23:33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讲究行云流水,灵动飘逸,看看散文诗,从头到尾病句,那就是一种美。非要这么刻板就没味道了。

  • 2022-10-29 09:18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斯人,是人,死人,私人……

  • 2022-10-22 09:34

    这么较真! 多背点单词更合算,分数高,还要一直考到大学毕业。 葡萄的事就考一单元

  • 2022-10-28 23:32

    原文中斜坡二字不如山坡好。坡本来就是斜的啊,加个斜字是多余。

    候鸟 回复:
    [笑着哭][笑着哭]
  • 2022-10-29 00:02

    发现最近非常多当年的学渣出来质疑这个质疑那个

    吊儿郎当姑姑我是过儿 回复:
    文坛巨匠你来了[捂嘴巴][捂嘴巴]
  • 2022-10-31 01:29

    现在的孩子还知道什么是碉堡吗?不会变通一下,改改吗?

  • 2022-11-02 08:37

    今年的很前两年的又不一样,颜色少了暗红色[笑着哭]

  • 2022-10-22 08:18

    都改了好几次了。

  • 2022-11-12 07:38

    完了,这些人乱改啥!

  • 2022-11-17 10:28

    荷马都有打瞌睡的时候!

  • 2022-10-22 09:52

    穿珠子,没毛病

  • 2022-10-29 03:04

    怎么说呢,最大的病句就是这些:看病去,看医生,晒晒太阳

  • 2022-10-31 00:44

    主语省略

  • 2022-10-30 00:29

    没记忆

  • LEAF 1
    2022-11-01 09:03

    我家门口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

  • 2022-11-03 08:51

    现在语文课文改的都掉沟里了[得瑟][笑着哭]

文学私秘

简介:文学是人学,关注人类的所有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