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厨师晚年称:市面上的“毛式红烧肉”的做法全是错误的

覃仕勇来说史 2025-03-19 10:22:15

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于1961年9月来华,和毛主席谈到了接班人的问题。

蒙哥马利是在1958年结束其军旅生涯退休的,分别于1960年和1961年两次访问中国。

蒙哥马利访问中国,是从促进世界和平的角度出发的。

他一直觉得,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在国际地位举足轻重。

则要维护世界和平,主要还得靠中国。

因此,退休之后,他就迫不及待地想到中国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

中英之间尚未正式建交,他只能通过私人关系,走民间途径,辗转联系到了毛主席,于1960年5月20日,得偿所愿地从香港转机抵达了北京,见到了毛主席。

不过,那次访问的时间安排得很紧,来去匆匆,纯粹是走马观花。

因此,他经过精心策划和筹备,于1961年9月开始了第二次访问中国之旅。

这次,他兴致勃勃地访问包头、太原、延安、西安、三门峡、洛阳、郑州、武汉等地。

蒙哥马利到达武汉的时间是1961年9月23日,入住于汉口胜利饭店。

当时,毛主席正好在武汉东湖宾馆,向他发出了邀请,说是晚上在东湖宾馆一起进餐。

晚餐的饭菜并没有特别丰盛,毕竟,毛主席一生都致力提倡勤俭节约,而在这三年困难时期,更是能省则省,有多简单就多简单。

但是,餐桌的几道茶肴搭配在一起,客人吃得唇齿生香,赞不绝口。

毛主席也同样觉得鲜美可口,声称是自己从来没有品尝过的世间美味。

饭后,两人长谈到21时30分。

客人告辞时,还一再提到了晚餐的饭菜,说:“今晚的饭菜太好吃了,我从没吃过这么多,这么饱。”

送走了蒙哥马利,毛主席转头对护士长吴旭君说:“今天的饭菜是东湖宾馆的哪位厨师做的?你去把他找来,我要见见他。”

吴旭君有些懵圈,反问毛主席:“我们的饭菜不是一直都由程汝明大师傅掌勺的吗?”

毛主席一听,傻眼了。

程汝明是山东莱州人,很小的时候就跟着一个在天津永安饭店打工的老乡到天津打工了。

他脑瓜灵活,爱琢磨事儿,先后在汇中饭店,犹太俱乐部,维克多利餐厅当学徒,掌握了中、俄、法、英等各系餐式的厨艺。

1954年,机缘偶合,他参与到了服务毛主席饮食的工作行列中,并于1958年进入中南海,直到1976年离开,为毛主席家庭服务了19个年头。

从1958年到1961年,毛主席单知道程汝明会做香喷喷的萝卜丝饼,而对程汝明的其他厨艺一无所知。

这也难怪,毛主席平时对吃的要求很低,来来回回都是那简单的几样,辣椒,萝卜干,外加一两样时令蔬菜,最“奢侈”的,不过是红烧肉。

他特别喜欢吃程汝明做的萝卜丝饼。

这种饼的材料也很普通,面粉、萝卜、葱花、油、盐。

但他有一次偶然知道做这种饼是很费时间和精力的,就不再想吃了。

他不愿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口腹之快而劳烦到身边的工作人员。

就因为他对厨师的厨艺要求太低,致使厨艺冠绝一时的程汝明空有一身本事而无处施展。

这次为了接待好客人,多也几种食材,程汝明不过是牛刀小试,就惊艳到了来访的英国元帅和毛主席。

所以,程汝明后来从吴旭君口中听说了毛主席对那晚的饭菜的称赞后,一时竟无语。

最后说一下,程汝明到了晚年,发现许多地方都开有打着毛主席旗号的毛家菜馆,而菜馆的当家菜都标榜为“毛式红烧肉”。但是,这些所谓的“毛式红烧肉”都无一例外地放了酱油。

程汝明对身边的人说,毛主席从来都不吃酱油,无论做什么菜都不允许放酱油。凡是放了酱油的红烧肉,都不是“毛式红烧肉”。

他说,真正的“毛式红烧肉”之所以会呈现出红色,并非酱油之故,而是将糖放在油里熬炒所形成的红色。

1 阅读:14
覃仕勇来说史

覃仕勇来说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