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在目,有画面感的一首好诗,温庭筠《苏武庙》

凝萨 2024-08-19 22:50:48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怀古咏史是古诗中的常见题材,这首《苏武庙》看诗名就知道也是这类题材。有意思的是,这首诗的作者是温庭筠,他不写儿女情长花前月下,舍弃擅长题材之后写得怎样值得细品。

苏武是汉武帝时期的使臣,奉命出使匈奴被强行扣留19年。史书上说,苏武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后人不断歌颂苏武的事迹,建立庙宇纪念这位功勋之臣。这首诗提到的苏武庙位于武威,地理位置接近边塞。温庭筠游历四方见到纪念先贤的庙宇当然会祭拜一番,这首缅怀苏武的诗句由此而来。苏武的事迹流传极广,人人耳熟能详,想要写出自己的风格特色难度很大。温庭筠一改华丽哀婉的风格,言语力求通俗,写出了质朴雄浑的韵味。

苏武在北方极寒之地牧羊,从长安出发的西汉使臣找到了他。新老使臣在匈奴人的领地见面,心情相当复杂。朝代更迭,时光流逝,这些都成了历史往事。当温庭筠来到了苏武庙,他作为后人“见到”先贤,内心充满了敬仰之情。驻足肃穆庄严的庙宇,温庭筠的思绪闯入了历史时空。

他在历史长河中看到了很多场景,苏武羁留北海跟长安断绝音讯,孤独的苏武头顶胡天胡月,在荒野上牧羊。远方似有炊烟升起,等待苏武的只有寒风阵阵。他又看到了苏武返回汉朝的场景,物是人非汉家宫苑依旧人已老去。

苏武奉命出使匈奴的时候正值壮年,当他重回长安的时候已经年老体弱。他还看到了苏武回朝祭拜汉武帝的场景。汉武帝派遣苏武出使,苏武再回来的时候汉武帝已经葬在茂陵。君臣不能相见,苏武只能哭泣哀悼先帝,感慨时光一去不回。

读到这里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温庭筠祭奠苏武,之后写了一篇短小的苏武传记。这还算是诗吗,用诗的形式写短文可以吗?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温庭筠的诗句画面感极强。从文字描写就能感受到历史画面一一浮现,这个特点经过他反复强调,从而让作品有了历史沧桑感。这也是诗,走叙事风格的古诗。

不写闺阁之情,追忆历史人物,让人看到了温庭筠的创作能力。他不是只会写情情爱爱,他心中也有家国情怀。他摆脱了华丽精致的文风,尝试用画面变化构成整首诗的脉络。这种写作手法,让作品的条理性更强。尤其是结尾那句“空向秋波哭逝川”一下子把情绪推向高潮,从历史往事跳脱出来,温庭筠的情感主宰整首诗的基调。

温庭筠写过很多诗词,开创花间派。在众多作品里像《苏武庙》这样的怀古佳作不多,诗中用到的时空跳跃手法让人看到了他的文学功底。

0 阅读:13

凝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