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物理学研究生拟被聘为南航苏州附属中学的勤杂工;
3名硕士被聘为云南保山学院的宿舍管理员;
博士竞聘小学教师,北大毕业去当保安,……
学历贬值,已然如此!
这是大材小用吗?是。
这是专业与工作不对口吗?是。
但是官媒说:
大众对这一事件的质疑反映出社会观念的滞后。很多人还在用传统的学历观念,来评判一个人的职业选择。
在现代社会,职业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不同类型的岗位都在不断发展和变革。传统的学历与职业的对应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们应该认识到,高学历人才的加入可能会为一些看似普通的岗位带来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
很多官媒否定以上问题,我觉得这是态度问题——不正视问题。
先得承认问题的存在,才能认识问题。
说明两个事实:
一,大学这几年扩招,为了延迟就业,延长研究生学制,导致“本研倒挂”现象普遍——某些大学里的研究生的人数超过本科生。
二,就业难,经济下行,各行各业就业困难,学历供应过剩,为了生存,求职者们不得不“大材小用”将就一下。
到底是不是“委屈”了人才?得从“是心甘情愿还是被逼无奈”这个角度去看:
如果是心甘情愿,那么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委屈,也不浪费。
因为,学校的学习生涯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知识,提升思考能力,为了成为更好的人。找工作,只是能力和学历的结果之一,或者是目的之一,不是全部。
如果一个人喜欢当保安,我觉得那就去当好了,没什么的,只要开心,他就能获得正面的情绪价值,也能活成他自己——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自己做主,而不该被社会和外界定义,活成别人的傀儡有什么意思?
如果是出于被逼无奈,那就有些委屈和浪费了。
因为干着与自己的学历不匹配的活儿,还要承受内心的不情不愿的煎熬和情绪负担,那就是承受双重的打击。
——说白了,就是他们自己因为不是真的喜欢这份“勤杂工/保安”一类的工作,所以他们从工作中得不到正面的情绪价值,得不到自尊感。这就是浪费和委屈的根本原因所在。
眼下,很多大材小用的大学生或研究生,应该都是出于“被逼无奈”吧。
他们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对口的工作,各行各业太卷了,僧多粥少,才不得已找了一份不需要他们那么高的学历就能干的活儿,只为了挣钱,只为了糊口。
这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浪费,这才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当然了,现在已然如此,形势比人强,我们只能是给予彼此一个更包容的就业评价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