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六十了才发现,一奶同胞、姐妹亲情就是那么回事,都是利益

艺情共鸣 2025-02-28 11:39:44

林秀兰今年 58 岁,和老伴赵德才住在老城区的一个旧小区里。赵德才是个老实巴交的退休工人,每月退休金 3000 块,林秀兰之前在一家小超市做收银员,退休金不多,也就 1800 块。他们有个女儿赵晓萱,在外地工作,已经结婚生子,生活过得还算安稳。

林秀兰有个妹妹叫林秀珍,比她小 5 岁,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老公是个小领导,家庭条件比林秀兰家好不少。早些年,两家关系还算融洽,偶尔聚聚,一起吃吃饭,聊聊家常。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林秀兰心里对这个妹妹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上个月,林秀兰家的老房子要拆迁了。这老房子是他们父母留下的,一直空着,以前大家都没怎么在意,可现在一听说要拆迁,能分不少补偿款,两家人的态度就有了变化。

拆迁办的人上门谈补偿方案的时候,林秀兰和林秀珍都被叫去了。拆迁办的工作人员说,按照政策,这房子能补偿 200 万左右,或者选择两套安置房。林秀兰想着,这房子是父母留下的,姐妹俩平分,不管是要钱还是要房,都好商量。可她没想到,林秀珍一开口就让她心里 “咯噔” 一下。

林秀珍说:“姐,这房子虽然是爸妈留下的,可这么多年我对爸妈的照顾也不少,我觉得这补偿款我应该多拿一些,我拿 120 万,你拿 80 万,你看怎么样?” 林秀兰一听,愣住了,她疑惑地说:“秀珍,这房子一直都是咱们两家一起照看的,怎么能你多拿这么多呢?平分才合理吧。”

林秀珍皱了皱眉头,解释道:“姐,你也不想想,我这些年为了照顾爸妈,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你离得远,很多事都没我做的多。而且我家条件虽然看着好点,但你也知道,我老公工作上也需要不少应酬,开销大着呢。你家晓萱都成家立业了,也不需要你再操心太多经济上的事了。”

林秀兰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反驳道:“我虽然离得远,但每次爸妈生病住院,我哪次没出钱出力?平时逢年过节,我给爸妈买东西、寄钱,也没少过。再说了,这房子是爸妈留给咱们俩的,又不是只给你一个人的。”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拆迁办的工作人员看场面有点僵,就说让她们先回家商量商量,过几天再给答复。

回到家,林秀兰心里一直堵得慌,她把这事跟老伴赵德才说了。赵德才劝她:“别太往心里去,都是亲姐妹,好好商量肯定能解决的。” 林秀兰叹了口气说:“我也想好好商量,可她这要求也太过分了。以前我还觉得姐妹之间感情深,现在看来,一牵扯到利益,亲情就变得这么脆弱。”

过了几天,林秀珍又打电话给林秀兰,说再约个时间一起去拆迁办。林秀兰想着,还是得把事情说清楚,不能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她妹妹占了便宜。

到了拆迁办,林秀珍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说自己多拿补偿款是合理的。林秀兰实在忍不住了,说:“秀珍,今天你要是还坚持这个方案,那以后咱们姐妹俩就别来往了。这亲情难道还比不上这几十万块钱吗?”

林秀珍听了,脸色也变得很难看,说:“姐,你别把话说得这么绝。我也不是故意要占你便宜,我是真的有难处。” 两人又吵了起来,拆迁办的工作人员赶紧把她们拉开,让她们冷静冷静。

最后,林秀兰和林秀珍还是没有谈拢。林秀兰回到家,越想越难过,她怎么也没想到,曾经亲密无间的姐妹,会因为这拆迁款闹成这样。

晚上,女儿赵晓萱打电话回来,林秀兰把这事跟女儿说了。赵晓萱安慰她:“妈,你别太伤心了。钱虽然重要,但也别因为这个伤了身体。要不这样,你先别管我姨怎么说,咱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咱们的诉求跟拆迁办说清楚,让他们来协调。”

林秀兰觉得女儿说得有道理,心里也稍微好受了一些。她对女儿说:“还是你懂事,妈听你的。本来以为老了老了,能和妹妹好好相处,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从那以后,林秀兰和林秀珍的关系变得很冷淡。每次林秀珍打电话来,两人也只是简单说几句,再也没有了以前那种亲密的感觉。

林秀兰常常想,难道一奶同胞的姐妹亲情,真的就这么经不起利益的考验吗?她心里很不是滋味,曾经那些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在利益面前,仿佛变得一文不值。

这件事让林秀兰明白了,生活中的亲情有时候也会因为利益而变得复杂。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姐妹亲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学会了更加理智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

0 阅读:0
艺情共鸣

艺情共鸣

探索艺术之美,共鸣心灵之声。打开艺情共鸣,一起感悟生 活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