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至今有一个疑问,积极鼓励同学和朋友们前往法兰西和苏俄学习的毛泽东为什么不出国留学?这位曾经在北大管理过图书、创办了《湘江评论》的高个子湖南青年在想些什么?
人们或许可以从奔涌的湘江找到答案。这是毛泽东生命中一条不可或缺的大河。
青年毛泽东,1925年被湖南省长赵恒惕通缉,他不得不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避难,途中路过长沙橘子洲头的时候,他感慨万千写下著名的诗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沁园春·长沙》一九二五年
最终,毛主席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张;通过唤起民众,中国共产党把曾经“一盘散沙”的民众组织起来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民整体和长远利益最大化,实现中国人民决定自己的命运,所以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青年毛泽东塑像《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925年秋,32岁的毛泽面对湘江,他发出了对中国革命前途和命运的追问。最终毛主席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
青年毛泽东塑像《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青年毛泽东说: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青年毛泽东塑像《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在中国近代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在寻求真理,探索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毛泽东同志说过,有三本书使他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中之一就是复旦大学的老校长陈望道先生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毛泽还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仁人志士一下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可以让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走上政治舞台。也就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所说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青年毛泽东塑像《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32岁的时候,也就是1925年为当时的一份杂志叫《政治周报》撰写了一个发刊词,他是这样写的: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那么十月革命的成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成功。这使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中国仁人志士一下子看到,中国人民可以通过共产党组织起来,实现他设想的三个目标;民族的独立解放,人民的当家作主,百姓的富裕安康。那么,这三个目标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初心。
回望党的百年奋斗,这种初心和认知其实还只是第一步。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主要还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为主的政党。1924年开始国共合作,当时,党内主要是两种倾向,一种是走上层的精英路线,聚焦与国民党的合作;另一种倾向是关注工人运动,忽视农民。而毛主席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思考。
青年毛泽东塑像《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在1925年至1926年这段时间里,就号召中国共产党人,立刻下决心把农民问题开始研究起来。毛泽东号召大家,跑到你那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乡村中间去,夏天晒着酷热的太阳,冬天冒着严寒的风雪,搀着农民的手,问他们痛苦些什么?问他们需要什么?从他们的痛苦和需要中引导他们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向土豪劣绅进行斗争,引导他们参与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
青年毛泽东塑像《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又是多次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就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了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那么,毛泽东的这些观点,当时在党内,在整个共产国际范围内,都是受到排挤的,都是非主流的观点。但历史证明,毛泽东的判断是正确的。后来的革命实践也应证了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心思想是实事求是的,符合中国国情的。
自1921年建党至1949年建国,28年艰苦卓绝的历程,我们人民的力量摧枯拉朽,日本战败投降,国民党兵败如山倒。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宣告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