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做生意除了需要有经商头脑外,还得靠天时地利,一帆风顺,才能财源滚滚,然而,在安徽皖西南山区有一位大叔,他做传统生意很多年,不讲究地理位置,也不怕刮风下雨,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收入2000元以上,他说,他没有生意秘诀,不过,生意的好坏关键在于一件事。
大爷做的生意是制作米粑,米粑是当地的传统美食,虽然农村很多人都会做这一行,但真正将其当作生意来做的人并不多。过去,每年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做米粑,如今,过年的时候做米粑的村民也已经不多了,大家都嫌其制作过程繁琐,操作起来麻烦。
正是有了村民们的这种“麻烦”心理,于是,大叔便有了生存的空间。不过,平时,人们将米粑当饭来吃的情况不多,只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想“改改胃口”,话说回来,大叔仅靠过年、过节做米粑,那自然是无法将生意撑起来的。近些年,当地人办红白喜事吃米粑,送米粑,用米粑打发客人,回箩(即给客人回赠礼品)等。
十多年前,大叔来到县城,在公路边租了一间平房的店面,购买了相关设备,做起了米粑的生意。还别说,由于做这种传统生意的人很少,开张后,生意特别红火,每天来买米粑吃的人不少,可是,一段时间过去后,前来买米粑的人越来越少,生意一下子清淡了下来,就在他不准备再做的时候,生意突然又红火了起来。
原来,开张后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在购买米粑吃的同时,你传我、我传他,一传十、十传百,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大叔开了米粑店,渐渐有人办喜事时来这里买米粑。他清楚地记得,有一天,有多户人家办喜事,他和妻子一天制作了数千对米粑,一对米粑是两个,收入数千元。
如今,大叔总结出他生意好与坏的原因,只要日子好,生意便不会差,特好的日子,办喜事的人家就多,他的生意就多,一般的日子,办喜事的人家略少,他的生意便要清淡一些,如果是特别差的日子,他的生意几乎没有。
当然,大叔说的日子好与坏,并非指天气的好坏,不是晴天和雨天,也不是刮风或下雪,日子的好坏在他们的心里。通常情况下,大叔是拿历书来看一看,然后就能分析出来所谓的好日子和差日子。因此,每个月的月初或月末,他都会看一看历书,预料一下近期生意的好与不好。
“干我这一行,有时忙得晚上没时间睡觉,有时闲得白天都没有活干。”大叔说,遇到特别好的日子,购买米粑的人需要提前向他预订,不然的话,他根本不知道要做多少,因为办喜事,需要米粑的个数特别多,最低是数百个、上千个,遇到大户人家,甚至要数千个米粑才够,所以,随时来就有货的情况不多。
两个米粑合在一起称为一对,大叔的妻子将每个米粑点上小红花。大叔和妻子两个人做米粑,分工明确,一人制作,一人打包。虽然很辛苦,但还是很开心,方便了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有一份不错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做他这一行,几乎没有人赊账的,多好!
大叔购买了很多蒸粑的笼子,一个笼子一次能蒸15个米粑左右,最忙的时候,他一次将15个笼子叠在一起蒸米粑,一次就能蒸200多个米粑,不一会儿蒸熟后,收入就有100多元。别人说他蒸的不是米粑,而是叠起一叠叠高高的钞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