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张学良刚上位就敢打苏联,为何两年后对日本却选择不抵抗

小南分享 2024-12-14 18:55:48

世人皆知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却鲜有人知,就在事变前两年,这位"少帅"曾指挥东北军与苏联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战争。1929年,刚刚接掌东北大权的张学良,为了收回中东铁路的主权,不惜与实力强大的苏联兵戎相见。那一战,让东北军损失惨重,一个旅几乎全军覆没。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仅仅两年后,面对日本关东军的突然袭击,这位曾经敢与苏联硬碰硬的少帅,却下令东北军不准抵抗。同样是外敌入侵,为何张学良会做出如此截然不同的抉择?这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少帅初掌权:新官要显威

1928年6月4日,奉系军阀领袖张作霖乘坐南满铁路专列返回沈阳时,在皇姑屯遭遇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的炸杀。这一消息传到北平,正在此地的张学良立即召集亲信商议对策。

不料,就在张学良准备启程返回沈阳之时,一份来自东北的密电却让他脸色大变。原来,奉系元老杨宇霆已经开始部署兵力,准备接管东北军权。这位曾经被张作霖称为"东北第一智囊"的老臣,此时俨然有了与少帅分庭抗礼的打算。

张学良当即命令亲信将领于珍,火速率领骑兵第一旅赶往沈阳,抢在杨宇霆之前控制住了奉天城防要地。这一手棋,为少帅后来的顺利接班打下了关键基础。

可是,权力交接的问题并没有就此结束。东北军内部的各派势力蠢蠢欲动,尤其是张作霖时期的老臣们,对这位年仅27岁的新任掌门人颇有微词。

"少爷年轻,难当大任啊!"一位老将在军事会议上公然质疑道。这样的声音在东北军中并不罕见,甚至有人开始暗中联络其他将领,准备另立新主。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张学良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召集东北军各部将领,在沈阳举行了一场空前盛大的阅兵式。

这场阅兵式上发生的一幕,让所有人都记忆犹新。张学良身着戎装,策马来到临时搭建的检阅台前,突然翻身下马,向台上的东北军元老们深深鞠躬。

"诸位长辈,学良年轻,还请多多指教。"这一番姿态,立刻赢得了在场将领们的赞许。但紧接着,张学良又话锋一转:"不过,军令如山,违者必究!"

这一软一硬的手段,显示出少帅并非只有年轻气盛。随后,他又采取了一系列稳定军心的举措:保留老将领的职务,提拔忠心将领,并大幅提高士兵待遇。

然而,这些举措并没有完全平息东北军内部的不满。一些将领仍在私下抱怨:"少帅太年轻,做事冲动。"更有甚者,开始暗中与日本、苏联等外国势力勾结。

这种局面让张学良意识到,仅靠笼络人心是不够的,他需要一场真正的胜仗来确立自己的威信。而此时,中东铁路的主权争议,恰恰为他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1928年冬天,当张学良得知苏联在中东铁路沿线增设了大量武装人员时,他当即决定采取强硬态度。这个决定,不仅是为了收回铁路主权,更是为了向东北军内外展示自己的决心和能力。

二、中东路之战:年轻将领的轻狂之举

"苏联在中东铁路的特权,就像一根钉子钉在东北的心脏上!"1929年春天,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张学良如此对东北军高层表示。

而此时的中东铁路,确实已经成为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这条横贯东北的铁路不仅承载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更是苏联在东北地区势力延伸的重要支点。

当年5月,一个看似普通的事件成为了导火索。哈尔滨站的一名苏联籍站长,拒绝执行东北当局的调度命令。这本是一件小事,但张学良却借此机会下令逮捕了这名站长。

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立即提出强烈抗议。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张学良不仅没有释放该站长,反而派兵包围了苏联领事馆,并以"清查共产党"为由,强行搜查了领事馆。

这一举动立即引发了外交危机。苏联外交部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立即停止这种"挑衅行为"。但张学良却收到了来自南京的一份密电。

电文中,蒋介石亲笔写道:"若苏方不肯让步,我中央军必予以全力支援。"这份承诺给了张学良极大的信心。

6月底,张学良召集东北军高层,商讨对策。会议上,大多数将领都支持强硬路线。一位师长甚至拍案而起:"苏联军队早已不是当年的沙俄雄师,我东北军未必就怕了他们!"

这种轻视苏军的态度,在东北军中相当普遍。许多将领都认为,苏联正处于内部动荡时期,军队战斗力已大不如前。

7月初,张学良一举强行接管了中东铁路的行政权。苏联政府随即宣布与中国断交,并开始在边境集结军队。

战争一触即发。8月中旬,苏军首先发动了进攻。他们派出了当时最先进的坦克和轰炸机,对东北军阵地进行猛烈轰炸。

东北军将士奋起反击。在黑龙江省的同江地区,第三旅旅长韩光第率部与苏军展开激战。但苏军的火力优势实在太大,东北军伤亡惨重。

"打得那个惨啊!"多年后,张学良回忆这场战争时仍然痛心不已,"一个旅全军覆没,韩旅长战死沙场,其他将领要么自杀,要么战死。"

战事进行到9月,张学良开始频繁向南京发出求援电报。然而,此时的蒋介石却改变了态度,只派了一个李济深来"督战",连一颗子弹也没有支援。

到了10月,战况更加恶劣。苏军的轰炸机几乎每天都在满洲里上空盘旋,将这座边境重镇炸得面目全非。就连日本人开设的旅馆也被炸毁了。

11月,寒风凛冽。在边境线上,东北军将士仍在负隅顽抗。然而面对苏军的钢铁洪流,他们只能且战且退。这场战争最终以《中苏伯利会议草约》的签订而结束,东北军不得不接受苏联方面的条件。

这次失败给张学良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不仅暴露了东北军在现代化装备上的巨大差距,更让他认识到了国际形势的复杂性。这些认识,都将影响他在两年后面对日本时的决策。

三、意外发现:从未公开的秘密谈判

"老实说,中东路战争之后,我就开始注意收集情报了。"1973年,在台湾的一次访谈中,张学良这样说道。这句话背后,却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秘密外交活动。

1930年初,一位名叫菊池武夫的日本军事顾问频繁出入张学良的府邸。这位顾问表面上是来协助东北军进行军事改革,实际上却带来了一份来自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的秘密建议。

关东军的建议十分"诚恳":只要张学良同意在满洲里地区给予日本特殊贸易权益,日本就愿意帮助调停中苏争端。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美国驻华大使约翰逊的耳中。

约翰逊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外交机会。他随即约见张学良,提出美国也愿意参与调停。一时间,东北的局势变得扑朔迷离。

1930年3月的一个夜晚,张学良的私人别墅里举行了一场秘密会谈。与会者包括日本关东军参谋长武藤信义、美国驻华大使馆武官,以及几位东北军高层将领。

会谈的内容从未对外公开,但根据英国驻华使馆情报官员赫德的秘密报告显示,日本方面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由日本出面与苏联谈判,将中东铁路的管理权转交给一个中日合资的公司。

这个提议立即遭到了美方的反对。约翰逊认为这将进一步加深日本在东北的影响力。他转而建议成立一个由中美日苏四国共同管理的国际委员会。

就在各方争执不下时,一份来自苏联的密电改变了局势。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通过秘密渠道向张学良表示,莫斯科愿意就中东铁路问题重新谈判,条件是中方必须限制日本在东北的扩张。

这个意外的转折让张学良看到了新的希望。他随即派出心腹王家祺秘密前往莫斯科,准备就此展开谈判。然而,就在王家祺启程的前一天,又一个意外发现让局势急转直下。

东北军的情报人员截获了一份日本关东军的密电。电文显示,日本方面一直在暗中策划占领东北的计划,他们提出调停中苏争端,不过是为了麻痹中国方面的警惕。

这个发现让张学良陷入了两难。一方面,他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来制衡苏联;另一方面,日本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就在他犹豫不决之际,南京方面又传来了新的指示。

蒋介石在密电中告诫张学良:"日俄之势不可不防,但更要防范其联手。"这句话暗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国际局势:如果中国在东北采取过于强硬的态度,极有可能导致日苏联手,这对中国来说将是灾难性的。

四、形势剧变:日本的野心显露

1931年春天,一位名叫董立勤的东北军情报员递交了一份惊人的报告。这份报告详细记录了关东军在奉天城外的异常调动:大批军械被秘密运入张作相机场附近的仓库,几个重要路口也部署了日军岗哨。

张学良立即派出心腹实地查探。结果发现,不仅是奉天,在长春、哈尔滨等地,日军都在进行类似的军事部署。更令人担忧的是,大批日本"浪人"开始涌入东北各大城市。

"这些浪人可不是普通的流浪汉。"一位东北军的老情报员在给张学良的报告中写道,"他们都受过专业训练,很可能是关东军的特务。"

6月间,张学良收到了来自北平的一封密信。信中提到,日本驻华武官本庄繁频繁出入关东军司令部,并多次与关东军参谋长板垣征四郎秘密会面。

这个消息引起了张学良的高度警惕。他随即召集东北军各部主官,讨论应对之策。会上,大家的意见出现了分歧。

主战派认为应该立即调兵增防,加强军事部署。但另一些将领则持相反意见,他们担心贸然增兵会刺激日本,反而加速冲突的爆发。

就在东北军内部争论不休之际,南京方面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变化。蒋介石在一封密电中指示:"目前国内尚未统一,切勿轻启战端。若日方有所要求,可以协商解决。"

这份电报的措辞,与此前蒋介石在中东路事件时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蒋介石曾信誓旦旦地承诺支援,但最终却置东北军于不顾。

7月下旬,一个更令人不安的情报传来。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在旅顺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满蒙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张学良的情报网络也发现,日本军方在东北的铁路沿线秘密设立了多个军火库。这些军火库的位置,恰好构成了一个包围奉天的包围圈。

8月中旬,又一个重要情报传到张学良手中:关东军参谋部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军事行动计划,代号"柳条湖"。这份计划的具体内容虽然未能获知,但从种种迹象表明,日本方面很可能在策划一次重大军事行动。

面对这些不祥的征兆,张学良向南京发出了紧急警报。但此时的南京政府正忙于"剿共",对东北的警报并未给予足够重视。

9月初,形势进一步恶化。大批日本平民开始撤离奉天市区,关东军则借口"保护侨民",在城内增设了多个武装哨所。这些异常举动都在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五、最终抉择:不得已的考量

1931年9月18日下午,张学良正在北平养病。这一天,他连续接到了三封来自东北的加急电报。第一封报告日军在奉天城外集结;第二封提到日本特务在北大营附近活动频繁;第三封则直指关东军可能在当晚采取行动。

面对这些警报,张学良立即致电奉天,命令东北军各部队进入戒备状态。然而,他同时发出了一道看似矛盾的命令:"务必保持克制,不得轻举妄动。"

这道命令的背后,是张学良对东北军实力的清醒认识。经过两年前的中东路之战,东北军的家底已经折损不少。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东北军主力大部分都被调往关内"勦匪",留守东北的部队不过十余万人。

"光是在奉天城防地区,东北军就不如日军。"东北军参谋长曾在一份秘密报告中指出,"我军步兵师只有六个,而日本关东军却在附近集结了相当于八个师团的兵力。"

装备上的差距更是惊人。东北军虽有飞机,但多是过时机型;虽有坦克,却是从苏联购买的二手货。反观日军,不仅拥有最新式的战斗机,还装备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97式坦克。

就在张学良犹豫之际,南京方面又传来了一个不容乐观的消息。蒋介石在一份密电中明确表示:"目前中央军主力在江西剿匪,短期内难以北调。东北若有事,只能靠你们自己。"

这份密电,让张学良想起了两年前中东路战争时的情景。当时蒋介石也是这样,先是许诺支援,等到战事吃紧时却袖手旁观。

国际形势的变化也让张学良倍感压力。英美等国正忙于应对经济危机,对远东事务兴趣寥寥。苏联则刚与日本签订了一份秘密协定,承诺在日本处理"满洲问题"时保持中立。

深夜时分,柳条湖方向传来一声巨响。张学良接到报告:日军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铁轨,并以此为借口,开始向北大营进攻。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张学良当即下达了那道著名的命令:"各部严守防地,未奉命令,不得擅自抵抗。"

这道命令传达到各部队时,很多将士都难以接受。北大营的守军指挥官甚至发出了请战电报:"就算是死,也要打一仗!"

然而张学良坚持自己的决定。在他看来,此时贸然抵抗不仅无法改变战局,反而会给日军提供借口,加速其占领东北的进程。更重要的是,一旦开战,东北的工业基地和数百万平民都将陷入战火。

就这样,在东北军的不抵抗政策下,日军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控制了整个东北地区。这成为了张学良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沉重的一页。

0 阅读:71
小南分享

小南分享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