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蒙古回来后,俄国高层直言不讳:第二个乌克兰,就在中俄眼皮底下

梦想不熄 2023-09-30 03:40:3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今年九月,俄罗斯高官向中国发出警告:“美国近些年在蒙古国境内活动频繁,似乎要在中俄两国眼皮底下打造一个‘乌克兰式’的蒙古。”

原因是绍尔班·卡拉-奥尔在出访蒙古的时候发现,蒙古境内俄语标识越来越少,与美国的文化联系却越来越多,“去俄化”进程似乎在潜移默化中一点点推进。

咖啡代替奶茶

从名字上就知道,蒙古国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本就是同根同源,是一片曾经相连的沃土。

清朝末年,中国领土被西方列强瓜分殆尽,现今蒙古国境内的大片土地被俄国所占领,也就成了历史课本中的“外蒙古”,随着清政府的倒台,大部分割让出去的土地都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但是蒙古国地区开启了独立运动,但始终没有被袁世凯政府和中华民国承认。

苏俄政府也曾多次与中华民国进行磋商,但外蒙古地区的主权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直到1960年,在联合国的承认之下外蒙古地区才被列为真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并正式改名为蒙古国。

值得一提的是,1971年,蒙古国也为中国重返联合国贡献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也是中蒙关系的小小缩影,中国与蒙古国因为文化上的共通性,在近年来一直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平等外交关系。

可是,中蒙友好关系并没有减慢蒙古国“全盘西化”的进程。

美国与蒙古国的亲密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八90年代,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冷战结束后,蒙古国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第三邻国”。

“第三邻国”外交政策的关键点在于,在中俄之间引入一个第三方国家来平衡中俄关系,并且这个第三方国家也许就是要保障蒙古国的领土主权与国家利益。

而美国就是蒙古国选定的“第三邻国”。几十年来,蒙古国与美国之间的交流十分广泛。

经济上,蒙古国的金融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并不发达,但是其拥有着全球领先的畜牧业与矿业,而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恰恰是美国所需要的。

每年,蒙古国都会向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出口大量稀土、铁矿石和煤炭,单凭出口资源就已经占据了蒙古国年GDP的近四分之三。

从短期来看,大力发展矿物出口业,确实为蒙古国带来了大笔财富。但是,对矿物的过度开采也直接推动了蒙古国境内土地沙化进程。如今,蒙古国土地沙化程度已接近70%。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本土并不缺少稀土资源。只不过,美国不会对本土资源进行大力开采,蒙古有着极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开采成本,从蒙古直接进口稀土对美国来说性价比更高。

综合来看,所谓的经济扶持不过只是利益交换的一种表达方式。美国愿意帮助蒙古从根本上就是因为有利可图。

政治上,蒙古国也参照美国的模式进行西化,甚至于完全地照搬照抄,不进行本土化改革。

蒙古国境内党派纷争十分混乱,几十个政党之间并没有达到相互促进的结果,反而会让一个政策被来回否定得不到解决。在这样的党政环境之下,蒙古国的任何一个决策想要正式实施都非常艰难。

文化上则更能体现蒙古国西化程度之高,在蒙古国赴美留学是一件非常值得推崇的事情。有媒体爆料,蒙古国政府官员中至少有三分之一都有过美国求学经历。

漫步在首都乌兰巴托街头你会发现,这里街头巷尾满是咖啡店,而蒙古传统美食奶茶则被遗忘在历史长河当中;这里就餐的年轻人都在使用刀叉,筷子这种餐具已经完全被抛在脑后。

在乌兰巴托你甚至可以找到名为“美国中心”的建筑。

可笑的是,这并不是一种文化入侵,美国文化是被蒙古国人民所接受的,是被蒙古国政府主动引入本国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蒙古国主动放弃了本国的根基,选择成为美国的附庸。

标语只是开始

与绍尔班·卡拉-奥尔访问蒙古后,通过旁枝末节体会到蒙古国“去俄化”不同,中国政府早就意识到了蒙古国的亲美倾向。

只不过中国是一个尊重他国主权的国家,我国不会以任何方式干涉他国内政。亲美也好,亲俄也罢,都是蒙古国的选择,中国无权也无意进行干涉。

大概在近十年间,蒙古国政府开始推行蒙文改革行动,用回鹘文慢慢代替西里尔字母出现在蒙古国境内的所有场合。回鹘文是蒙古族的传统文字,至今仍在我国内蒙古地区流通使用,并且内蒙古地区的中小学也会将回鹘文列为学习课程,甚至在牧区回鹘文还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语言。

所以,蒙古国政府选择让回鹘文重回历史舞台,并非难以理解的一件事。才是吗?

对于蒙古国来说,虽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蒙古与俄罗斯都维持着友好的外交关系。可这也不代表,蒙古国需要保留曾经的殖民历史留下的痕迹。

俄罗斯方面将之解读为“去俄化”行动的推进,可是客观来说,也可以将之当成蒙古国对于独立意识的探索。

从全局分析,俄国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多年来美国不仅仅与蒙古维持着经济政治友好关系,还一直向蒙古输出着“自由”“民主”等观念。

美国与蒙古思想高度一致,并不利于中蒙俄三国之间的和谐发展。

美俄争端从20世纪延续至今,中美关系也在近些年陷入冰点,亲美的蒙古国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埋在中俄交界处的一颗炸弹。

并且美国在蒙古国境内埋下的棋子已经逐渐起了作用,今年八月,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与美国副总统哈里斯进行了友好会晤。两国正式签署了一系列相关协议,其中就包括了《开放天空协议》。

由此可见,美国在蒙古国的一些部署已经初初见雏形。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奥云额尔登访问美国之前,这位蒙古总理首先对中国进行了访问。

蒙古政府虽然支持全盘西化,但他们也十分明白想要平稳富足的生活,就不能够与任何大国在正面起冲突,所以说现在让蒙古国站到中国的队列地面是不现实的。

中俄积极应对

对于蒙古国的亲美主张,中方早就采取了一系列全方位的对策。

首先,中方与蒙古国加强了在经济、文化、环保等方面的合作,有意地将两国利益绑在一起。比如,中国有着相对丰富的治沙经验,于是乎,“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项目正式落地。

在经济上,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立,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蒙古国和俄罗斯轻工业上的不足,并且也为中国引入了大量物美价廉的进口粮食作物与畜牧商品。

“新丝路”电商网络的建立,也直接推动了蒙古国地区商品的销售进程。在中国的帮助下,蒙古国进入了区块链新纪元。

文化上,我国推进了内蒙古与蒙古国的文化交流行动,两方毕竟同根同源,无论从文字交流上,还是文化体系上都能够相互补充,相互发展,相互完善。

其次,中国主动将蒙古国纳入中俄发展大环境中。无论是“西伯利亚力量2号”,还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那都将蒙古国拉入了共同富裕,共同发展的集体之中。

虽然该举动也让美国成功找到了机会,在美国眼中,只要将蒙古国拉到自己的阵营,中俄就不得不重新计划,找新的出路。

事实确实如此,可问题在于。蒙古国真的会牺牲本国根本利益,因为远在太平洋另一边的美国,而得罪站在自己国家两侧的庞然大物吗?

要知道,蒙古国只有两个邻国,那便是中国和俄罗斯。

甚至可以说,蒙古国一旦与中国和俄罗斯交恶,即进出口贸易将会遭到严重打击。这对于以出口贸易为经济基点的蒙古国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

俄罗斯政府也针对蒙古作出了一系列具有积极意义的行动,比如俄罗斯坚决支持蒙古国加入上合组织。

一方面,对于蒙古国来说,加入上合组织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上合组织的贸易网络和合作机会,可以让蒙古我看到更多的可能,得到更多的贸易伙伴。

而另一方面,对于中国和俄罗斯来说,蒙古加入上合组织也意味着中国的牵绊将更加紧密,一旦蒙古选择站边美国,那么对其经济和政治影响将非常严重。

不管是出于何种主观目的,从客观结果来看,中俄双方的建议和支持对蒙古国的发展显然都有着正向的积极作用。

此外,在去年的年底,蒙古国境内曾爆发人民游行抗议蒙古政府过度亲美,虽然主要争议点还是集中在过度采矿与破坏草场之上,但不得不说,这对于中俄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中蒙俄本身就具有积极的地域政治关系,没有必要因小失大,因为眼前的利益,放弃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和谐地缘关系。

5 阅读:3623

评论列表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3
2023-09-30 16:04

肉夹馍一个

石岩

石岩

1
2023-10-05 08:19

当年斯大林的杰作

梦想不熄

梦想不熄

凡是我能做的,我都想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