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大洛阳半个月不下雨,酷暑难耐。米君不禁想到,古人是怎么避暑的呢?有什么黑科技高科技?没想到,还真有,不信你看。咱们从衣食住行四方面讲。
古代“葛优瘫”“无冰不欢”。
刘贯道《消夏图》
早在先秦那会儿,老祖宗就学会了用天然冰块制冷。周代还出现了最早的冰窑。周王室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负责人称“凌人”。
周朝冰窖遗址
穷人对于夏天只能跳河里洗澡了,而对富贵人家玩儿就丰富了,首推自动风扇车。这件神器汉朝时就发明了,一度是用来打仗的,后来军工转民用,接上水车,成了全自动消暑神器,英明神武的汉武帝就喝着酸梅汤,对着风扇车纳凉玩耍。
古代风扇车
米君最喜欢的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里就讲到了古人的冰窖,男三虚竹就是在西夏皇宫的冰窖里和公主做了不可描述之事。虚竹好害羞地哦。
罪过罪过
住凉屋也是古人消夏方式之一。西汉时,长安一巧匠丁缓为了祛暑,发明了名叫“叶轮拨风”的大型纳凉器具。此物把7个一丈长(3.33米)的大轮,连在一起,做成一把巨大的“七轮扇”。凉屋通常傍水而建,利用机械原理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水流沿着屋檐下淌,利用冷水循环降温,颇有点现代“空调房”的意思。
凉屋模型
凉枕也是古人必不可少的消暑利器之一。据说乾隆皇帝就很喜欢睡瓷枕,他曾题诗道:“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
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因为地处湿热的南方,发明了冰粥。大约到了唐朝末期,人们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降温到结冰,从此人们可以在夏天制冰了。到了宋代,商人们发明了水果冷饮。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酱和牛奶,马可波罗回意大利时把冰激淋带回了欧洲,从此风靡世界。
冰激淋
有了冰激淋,没有冰箱怎么行?哎,古人也想到了。智慧的古人又发明了一种原始的冰箱——“冰鉴”。
战国时我国最早的“冰箱” 曾侯乙铜冰
里外两层,外层放冰,里层就可以用来冰镇瓜果饮料了。外壳上开几个孔往外排冷气,成为冰箱空调一体机。
冰鉴结构图
到了明朝时候,冰鉴的材料变成了黄花梨和红木。冰镇西瓜,冰镇哈密瓜,甜着呢。《雍正王朝》里就有
明朝的冰箱
住和吃讲了,再说说衣服。古人为了避暑也是绞尽脑汁啊。汉朝时,男人们爱赤膊,女人们则推崇“开裆裤”。唐朝女子喜欢穿袒胸装。额,还有下面的透视装,竹衫(原来那时候就流行鱼网元素了)。唐朝以后,富贵人家喜欢穿丝绸的衣服,薄如蝉翼,非常精美。
古代渔网装
除了这些方式,皇帝们会建立避暑山庄,到夏天就跑过去住。
避暑胜地
清朝皇宫避暑有三宝:承德避暑山庄、北京冰窖胡同、四川牛皮席。除了没有电,古人也是很会避暑的。古人的避暑说明: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一点都不假,不服不行啊!
喜欢米君的文章,可一定要点赞转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