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90后海归硕士,30岁攒44万裸辞职场去流浪,想体验100种生活

真实人物采访 2024-08-12 16:56:54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560位真人故事

我叫陈拉里,从小在一个父母“撕扯”的环境中长大,是一个标准的乖乖女。大学时,去国外读书,让我领略了多元文化的魅力,从此发生了彻底的“蜕变”。

毕业之后,工作成为我最大的重心,只为了向自己、向父母证明自己。而即使以每年升职一次的速度,5年内工资翻了3倍,我也没有听到任何认可。30岁的这一年,这一切对我彻底失去了意义,我再也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自己。

这些年里,我的足迹遍布了32个国家的壮丽山河,让我深刻体验到了世界的多彩与不同文化的独特韵味。在埃及,更有一段难忘的插曲——一位店铺老板竟在街头向我求婚。

于是,带着我的旅行基金,我踏上了体验100种生活方式的旅途。目前,已经体验了陶艺学徒、摆摊摊主、缝纫学徒3种职业和生活。

(我是陈拉里)

1995年,我出生在浙江东阳这座充满古朴韵味的小城里,这里是我成长的摇篮,也是我性格塑造的起点。我的家庭,一个由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共同编织的温馨而又复杂的网络,让我在爱与束缚中蹒跚学步,逐渐成长。

我的原生家庭,爸爸严厉而沉默,常以否定待我,而妈妈温柔且支持,是我心灵的港湾。

爸爸,那个在我心中既威严又陌生的存在,他总是忙于生意,很少有时间陪伴我。他的爱,如同他沉默寡言的性格一般,深沉而难以捉摸。每当我满怀期待地向他展示我的成绩或分享我的快乐时,他不是默不作声,就是一句“这有什么啊!”

(拍于2004年,我10岁)

在爸爸眼中,我似乎总是那个需要严格监督才能前进的孩子。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自律与自觉,我渴望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知识,去挑战自我。

那种不被认可的感觉,像是一把无形的锁链,束缚着我渴望被理解和肯定的心。正是这份来自父亲的挑战,让我学会了坚韧,以至于长大后,我总是咬紧牙要证明我可以。我曾暗暗发誓,总有一天要让他看到我的光芒。

相比之下,妈妈则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温暖阳光。她总能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用她那温柔的话语和坚定的眼神给予我无限的力量。

(拍于2016年,我23岁,去撒哈拉旅行时的场景)

妈妈从不轻易评判我的选择,她总是耐心地倾听我的想法,即使她心中有所担忧,也会化作一句句鼓励的话语,让我勇敢前行。

在妈妈的怀抱中,我找到了归属感,也学会了如何爱与被爱。她的支持,是我追求自由、摆脱束缚的最大动力。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我时常感到一种矛盾的情绪,爸妈就像两种力量,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在拉扯着我。

母亲作为独立强大女性的榜样让我看到女性可以如此自强不息、追求自我,但由于缺少父亲角色的鼓励和勇气,我又从心底里缺乏自信、不敢真正做出行动。我的前二十年就在这种矛盾拧巴中度过。

(拍于2024年2月,我在墨西哥出差)

多年之后,偶然看到一部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时,我被其细腻描绘的女性生活困境深深触动,几度泪流满面。这部电影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悲悯,更是对普遍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让我在感动之余,也陷入了对性别平等与女性境遇的深思。

高中毕业,我考入了苏州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大三大四期间,我有幸作为交换生前往英国,不仅领略了异国文化的魅力,更在国际化的学术环境中拓宽了视野。

初抵英国,我满怀着期待与憧憬,然而,现实的复杂与多样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在这个外向、开放的国度里,英国人好像天生都是社牛,他们特别重视社交。而我有社交恐惧症,所以,每次有同学邀约,我总会下意识地拒绝。我感觉自己的言谈举止,与周围人格格不入。

(拍于2015年,我22岁,到利物浦的第一年自己坐在码头边吃三明)

那时候,他们对中国人有偏见,偶尔我还会遇到歧视,加之英国的娱乐活动很少,我觉得自己很难融入人群之中,就整天躲在家里听音乐。

从小,大人们就告诉我,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稳定的好工作,然后买房买车,结婚生孩子。这就像是给我们设定了一条人生轨道,大家都觉得这样走就是成功。

抵达英国后,我仿佛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自由包容的文化氛围让我深感震撼。英国的文化很开放,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与生活方式,无需过多地顾及他人的眼光。这种环境的转变,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

(拍于2016年,我23岁,假期的时候走出门去探索英国)

曾经,我是那个循规蹈矩、被贴上“乖乖女”标签的学生,但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我逐渐意识到,每个人都有权利去探索自己的边界,去挑战那些曾经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规则。我开始质疑自己的过去,思考那些被束缚在保守观念中的岁月是否真正让我成为自己。

在英国,我亲眼见证了女性对于自我表达和自由的追求。无论年龄大小,她们都敢于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我看到那些年长的女性穿着吊带,皮肤或许已不再紧致,但那份从容与自信却让她们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在海滩上,她们更是毫不吝啬地穿上比基尼,享受阳光与海浪的拥抱。这种自在随性与松弛感,让我深受触动。

(拍于2016年,我23岁,假期的时候走出门去探索欧洲)

在英国的这段经历让我明白,女性应该勇敢地活出自我,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我们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权利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深入反思后我发现,当我们将成功仅仅局限于一个标准、一个模式时,人生便如同流水线上的产品,失去了其独有的色彩与活力。追求这样的成功,往往让人在无法达到预设目标时感到无尽的痛苦与挫败。

(拍于2024年4月,我在景德镇给陶瓷上釉喷釉)

我渐渐认识到,文化本应是多元而包容的,它应允许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才能与价值观去定义成功。钱,固然是衡量物质成就的一种指标,但绝不应成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

我觉得真正的成功,应该是多元化的,它可能体现在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中,可能展现在对艺术的热爱与创造里,也可能藏匿于对家庭与社会的贡献之中。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不管是想成为科学家、艺术家,还是环游世界、做公益,只要是自己真心喜欢的,那就是成功。

(拍于2016年,我23岁,在撒哈拉)

这段经历,不仅让我领略了不同文化的魅力,更让我在内心深处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蜕变。我学会了更加自信地面对自己的选择,勇敢地追求内心的声音,不再被外界的标签所定义。

步入研究生阶段,我迎来了一段全新的学习与社交旅程。与本科时期不同的是,我的同学们大多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的年龄也相对较大。这样的背景差异,起初让我有些许的不适应,但很快,我发现这反而成为我融入他们生活、建立深厚友谊的契机。

(拍于2017年,我24岁,研究生时期刚结束一篇论文汇报)

经过本科两年的学习与成长,当我进入研究生阶段时,我发现自己的性格发生了显著的转变。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在专业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也让我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成熟与自信。

人生有时候就是博弈。

在申请研究生的学校时,我同时拿到了2个offer,2所学校的排名分别是英国前5和英国前150。150名意味着以后求职很多条件也许与我无缘,但它在这个专业的综合实力是全英最强的。

(拍于2017年,我24岁,研究生时期在伦敦金融城参与研学活动)

纠结良久,最后我只用一个理由便说服了自己:用什么标准去筛选学校,就会遇到一群同样以这个条件筛选学校的人。

事实证明,我赌对了。

我遇到了一群有工作经验、有社会阅历、有思想深度却也愿意与我知无不言的同学,至今与我仍然是受益匪浅的挚友。

环境是人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这段研究生生活真正意义上见证了我性格上的蜕变。我学会了与人社交、自信地表达观点,甚至爱上与人深度交流。我们探讨思想,也一起钻研。

(拍于2024年4月,我背上徒步包开始我的流浪计划)

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年我学到的是:人应该享受生活。在英国的街头巷尾,我品尝了各式各样的美食,体验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些经历让我明白,作为女性,不应该被角色限制,也让我更加懂得如何平衡学习与生活的关系。

这段经历,促使我深刻反思起我的原生家庭架构:父亲常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存在,家中琐事几乎与他绝缘,甚至对孩子的抚育也视为分外之事;而母亲,则如同不知疲倦的陀螺,家务的重担悉数落在她瘦弱的肩上,无论身心疲惫,或是偶有怒气,这份责任都未曾有丝毫减轻。

(拍于2017年,我24岁,研究生时期在街头吃海鲜饭)

这种家务分工,在家里就像是铁打的规矩,根深蒂固,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最让人心疼的是,我妈她自个儿也把这堆活当成了自己的使命,不管多累多烦,都放不下。

每次我带妈妈出去玩,她心里总惦记着老爸,念叨着说老爸在家可能又攒了一堆脏内裤没洗,那话里话外,全是她默默地付出和说不出的苦。

(拍于2019年,我在练习摩托车)

看到这些,我心里真的挺不是滋味。我开始明白,这种习惯和自我限制,比看上去的要严重得多。它就像温水煮青蛙,慢慢地破坏了家庭的温馨和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感。我们都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追求平衡生活的动力和梦想。

过去,家庭角色分配明确,男性多承担经济责任,而女性则侧重于家庭内务。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在职场上的崛起和经济独立,使得这种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逐渐受到挑战。

如今,女性不仅能够自给自足,甚至在经济上能够独当一面,拥有属于自己的房产和车辆。在这种情况下,她们开始重新审视婚姻的意义,思考为何需要步入婚姻,以及为何需要嫁人。

(拍于2024年4月,我在景德镇学陶期间在后山发现一条小溪)

因为当她们已经能够承担起生活的全部责任时,婚姻所带来的传统角色分配似乎不再具有绝对的吸引力。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许多女性对结婚生子持谨慎态度。她们并非抗拒爱情和家庭,而是更加理性地评估婚姻对她们个人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影响。她们希望婚姻能够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共同成长,而非仅仅是传统的角色束缚。

研究生毕业后,我回到了国内,在一家头部的市场调研公司做数据分析——通过分析洞察消费者心理。我觉得这个工作与心理学有关,又与我感兴趣的数学相关,我很喜欢。我从小喜欢数学,觉得它充满了理性与逻辑的魅力。

(拍于2020年,我27岁,拍于第一份工作)

我在这个公司干了5年,一直不断升职加薪,月薪有1.5万元。

在同样的岗位奋斗了5年之后,我想尝试一些不同的事情,同时能让我的职业生涯再上一层楼。于是在慎重思考之后,我选择去了知名车企的战略部门做战略规划与产品企划。

可是在这里,我感受到的是管理上的机械与冷漠,制度之下难觅公平的曙光。

(拍于2024年5月,我在上海摆摊卖自己做的陶瓷)

我第一次想到裸辞,从前的我再累再苦也没有觉得人生还有这个选项,在工作的第6年、人生的30岁我才意识到——原来我可以休息。也许30岁就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年纪,有了一些社会阅历以及底气、同时还未丧失生活的热情,于是我们才可以重新选择。

最初有裸辞念头时我也充满了恐惧感,对于脱轨充满不安。为了消除这种焦虑,我开始思考裸辞后我应该做些什么。于是学陶艺、缝纫立刻跳入了我的脑中。

综合这些我想做的事情,我思考了好几个月做出了我离职以后的计划,我把这个计划称为“流浪计划”(见如下图片)。当有了详细的计划之后,我的恐惧感立刻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只有兴奋感。

(我的流浪计划)

人生难得这么勇敢一次,我也想记录我离职以后的体验计划,一方面作为自媒体运营的素材,一方面也想传播更多正向力量给有同样困惑的同龄人,还有考虑慢慢尝试以此为谋生方式。

在离职前的3个月,我就开始按照我的规划开始我的自媒体副业,在离职的时候已经攒到了2K粉丝。截至目前,5个月已到8K粉丝。

很多人留言说很羡慕,他们也想裸辞可是不敢。

在我看来,裸辞需得满足3个条件。首先,对目前的生活足够厌恶;其次,手头有点小钱,能够抵挡得住焦虑;最后,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未来总能赚到钱。满足以上这3个条件,裸辞这个决定就一点也不难下。

(我自己为这次流浪计划做的海报)

这只是裸辞的条件而已,但如果想裸辞之后能够保持热情与快乐,只有这三个条件是不够的。这背后的本质是:有一件事情这一生都很重要——我的热爱是什么?

人生走到第30年,也许我就是对这个问题极其明确,才义无反顾地想要辞职吧。

辞职的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对未知旅程的憧憬。我深知,这不仅仅是对现有工作的告别,更是向着内心深处那份渴望与梦想的勇敢迈步。我早已规划好,接下来的日子,我要背起行囊,踏上旅程,去流浪,去远方,感受这个世界的广阔与多彩。

(拍于2024年1月,我在杭州周边独自露营)

同时,我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确保在享受自由的同时,生活得以安稳过渡。我积攒了一笔旅行基金——存款32万,公积金12万,这笔钱足以支撑我一段时间的探索与体验。

更重要的是,我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凭借我的能力和努力,定能在旅途中或是之后的日子里,找到新的职业方向,继续前行。

而我最大的梦想,便是亲身体验100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体验100种生活方式(身份),是我给我的流浪之旅的提案。100种,不过是个虚词。

从起号之前,我就对账号进行了全盘的规划,就像在做一个项目一样。而这一次,这个项目是我自己的人生。我们上班做项目都那么认真,为什么不用心把自己的人生看做一个项目来做呢?

(拍于2024年6月,我在学缝纫过程中遇到的同学,以及我的师傅)

我想好了我要讲什么故事,我要给大家传递什么样的价值,我与别人不同的是什么。

我想:一,我是一个INFJ,我从给世界正向影响力从得到满足感;二,我是消费者洞察的数据分析从业者,我喜欢理解人的心理;三,我的人生有很多故事和经历,我敏感所以经历过很多你们经历的痛苦曲折,但是我现在还站在这里就说明我都赢了,所以你们也能赢。

普通的旅行对我而言已经没有魅力,所以这次我想要一个不同的方式去旅行,一个有更多故事、更多经历的旅行,这次旅行的名字叫做流浪。

(拍于2024年6月,我与我的缝纫师傅)

辞职后,我紧锣密鼓地踏上了既定旅程,从晨光初照到夜幕低垂,每一刻都充实而满足。尽管日程紧凑,我却乐此不疲,享受着这份由自我主导、充满无限可能的自由与探索。每一天,都是对未知世界的勇敢触碰,每一次尝试,都让我离心中的梦想更近一步。

辞职后,我踏上景德镇之旅,心中满是对陶艺的热爱与期待。

记得大学时的陶艺体验课上,我满怀兴奋地捏制了一只小猪。那过程中,每一下按压、每一道刻痕都凝聚着我的专注与情感,小猪逐渐成型,它的憨态可掬让我忍俊不禁。

(拍于2024年4月,我在景德镇的陶艺工作室)

当我将这只独一无二的小猪送给妈妈时,看到她眼中的惊喜与感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创造的快乐——那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满足与幸福。

如今,我再次投身陶艺,正是为了重温那份纯粹的喜悦,以及那份亲手创造所带来的独特成就感。

在景德镇的半个多月体验中,我亲手打造了七十多件陶艺作品,其中一件尤为特别——我自己设计并制作的水杯。它的色彩淡雅而温馨,淡淡的粉色与青色交织在一起,如同晨曦中的一抹温柔,让人心生欢喜。

(拍于2024年4月,我于景德镇)

每当我用它饮水时,都会不自觉地放慢节奏,细细品味那份由手作带来的宁静与美好。每次捧起它,我都能感受到那份独特的成就感,仿佛连杯中的水都被这份情感所感染,变得格外甘甜。

后来,我带着这些陶瓷制品来到了上海,尝试着在街头摆摊出售。这里的每一个杯子都出自我手,每一个对我而言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有裂痕也是独一无二的裂痕,而它们也只需要等待那个有缘人而已,也许有人就偏偏喜欢那个裂痕,我抱着这种想法去摆摊。

(拍于2024年5月,摆摊卖我的陶瓷们)

之后,我在上海体验缝纫,遇到了一群来自不同年龄层的姐姐们,她们之中有80后的活力四射,70后的沉稳内敛,甚至还有60后的优雅从容。这些姐姐们,如今都已步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孩子们逐渐长大成人,家庭也趋于稳定和谐。

她们中,有的人曾梦想成为一名设计师,却因生活的重担而不得不暂时放下画笔与剪刀;有的人则是为了家庭,亲手为家人缝制衣物,那份温情与细腻至今仍留在心底。

如今,有了更多的闲暇时光,她们决定再次拿起针线,不仅是为了重温旧梦,更是为了寻找一种心灵的寄托和自我实现的途径。

(2024年6月,学14天缝纫后我做成的5套衣服)

这些年,工作学习之余,我一直在旅行,用脚步丈量地球,如今已到过32个国家。

在撒哈拉沙漠,跟一群陌生人在星空下轮流自我介绍、倒上热茶,与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在零下的夜晚躺在毛毡垫子上一起等流星。

在印度,我仿佛踏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梦幻世界。古老的神庙与现代都市的摩天大楼交织成一幅奇异的画卷,展现了印度独有的文化交融。街头巷尾,传统服饰与现代时尚并存,空气中弥漫着香料与咖啡的香气,让人沉醉于这份神奇与多元之中。

(拍于2019年,我26岁,一个人前往印度出差)

埃及,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从巍峨的金字塔到深邃的尼罗河畔,无不散发着令人着迷的气息。在这片神奇的国度里,连埃及的男人也似乎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神秘色彩。据说,他们遵循着古老的习俗,一位男子理论上可以拥有四位妻子。

某日,我漫步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享受着这份异域风情。突然,一个店铺的老板微笑着走出,很突兀地问:“你愿意嫁给我吗?”这突如其来的“求婚”,让我微微一愣,然后我想逗一逗他,我说我在中国有一个老公,他非常有钱!

(拍于2019年,我26岁,拍于埃及)

在飞往墨西哥的漫长旅途中,我有幸邂逅了一位特别的小姐姐,她说自己是一个孤儿,一个人在环球旅行。她的言语间流露出对家的深深渴望,那一刻,我仿佛能透过她的眼眸,看见她内心深处那份对归属感的无限向往。我们分享了各自的旅行的经历,一起度过了13个小时的航程。

(拍于2024年,我30岁,拍于前往墨西哥的飞机上)

当时我就想,在中国,或许我的行为——独自游历四方——会被一些人视为勇敢或有些许疯狂,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对于许多外国人而言,这样的生活方式早已习以为常,它代表着自由、独立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我认为,人生的真谛恰恰蕴藏于其丰富多彩的过程之中,每一次尝试,每一份体验,都是生命不可或缺的色彩。正如旅行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沿途的风景与心情,人生亦复如是,它的价值在于我们如何勇敢地迈出步伐,去拥抱每一个未知,去感受每一次心灵的触动。记住,生命因体验而深刻,因过程而绚烂。

【口述:陈拉里】

【撰文:陌上花开】

【编辑:乌溪雾】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0 阅读:24

真实人物采访

简介:你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