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张玉凤去韶山主席纪念馆,发现主席遗物潮湿,当场捐赠10万元

半青说历史 2023-11-30 14:03:14

1999年,在湖南韶山毛主席纪念馆中,一位老人正在认真参观着伟人的遗物,每到一处,她都会停下脚步,仔细观摩,目光中满是深情,似在追忆,又仿佛是在倾诉。

而当老人无意中发现主席的部分遗物因保存不当而变得潮湿时,那原本温柔的目光瞬时变得严肃起来,在向工作人员询问之后,她当即决定为纪念馆捐赠10万元,专门用于添加防腐设备。

这样一个不寻常的举动立马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大家纷纷猜测着眼前这个老人的身份:她是谁?她和毛主席有什么关系?她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

面对众人的猜疑,老人笑了,淡定地说道:“我叫张玉凤,曾经是毛主席身边的一名秘书,毛主席永远是我的亲人!”

说完,张玉凤又情不自禁地看向毛主席的画像,喃喃自语道:“主席,我来看您了!”

意外结缘

1960年秋天的一个早晨,年仅16岁的列车服务员张玉凤像往常一样到达自己的工作岗位,她本以为这又会是再寻常不过的一天,却不想一场意外的缘分正在等待着自己。

那一天,张玉凤被临时调度到一辆专列上工作,这种工作调度本身没有什么特殊的,但让她感到惊喜不已的是,她居然在这辆车上见到了毛主席,原来这竟是毛主席的专列。

初见伟人,张玉凤自然是有些忐忑不安的,但是主席那平易近人的笑容立即化解了她心中的紧张,一段时间接触下来,生性爽朗的她居然跟主席开心地交谈起来。

就这样,本来只是临时借调过来的张玉凤因为表现出色而留在了毛主席的专列上,成为一名专职列车服务人员。

能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这对于张玉凤来说实在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她不敢有丝毫马虎,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尽心尽力地为毛主席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直到此次行程结束。

与毛主席的第一次相处让年轻的张玉凤感到永生难忘,而毛主席呢,也对这个快人快语且热情能干的列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后,张玉凤继续留在铁路工作,而这段为毛主席工作的经历也成为了激励她更加奋进的动力,与此同时,她也在心中暗暗期待着有朝一日可以再见到毛主席他老人家,到那时,她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心得汇报给他听。

或许是冥冥中自有安排吧,谁也没有想到,在十年之后,张玉凤与毛主席的这段意外缘分居然可以再度重启。

当张玉凤得知自己可以有机会竞选毛主席身边生活秘书一职时,她不禁欣喜若狂,立即着手准备起来。

而另一方面,毛主席也在一众秘书候选人中,一眼便认出了张玉凤,虽然已经过了十年,当年那个小丫头已经长大了,但是他老人家还是能依稀记起小姑娘那爽朗的笑声和亲切的话语,当下便选定了她。

这一天,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之下,张玉凤第一次走进了中南海,最终来到毛主席面前。

望着办公桌后面端坐着的老人,张玉凤不禁愣住了,十年的光阴深深地雕刻在毛主席的面容上,让他早已不再如从前那般精力十足,无论是那花白的头发,还是那日渐憔悴的容颜,所有的一切都在告诉她,她心中无比敬爱的毛主席已经老了。

事实上,自1970年以后,毛主席的身体确实大不如前,眼见着身边老战友的离世,让他的整个精神状态也陷入到了一种低迷之中。

看着张玉凤发呆的样子,毛主席笑了,一脸慈祥地说道:“怎么?丫头,不认得我了?是不是觉得我老了?”

张玉凤连忙走上前,用一口熟练的湖南话说道:“没有,主席您一点儿也没老!从今天起,我就是您的生活秘书!您放心,我会努力工作,把您的身体照顾得好好的!”

从那一天开始,张玉凤作为毛主席的生活秘书正式上岗,她像照顾家人一样照顾着毛主席的饮食起居,同时也暗暗发誓要用自己的一切力量让主席尽快恢复健康。

胜似亲人

自从做了毛主席的生活秘书,张玉凤几乎每天都陪伴在主席身边,长时间的相处让他们彼此之间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而她与主席的个人感情也更为深厚。

毋庸置疑,张玉凤在工作上是非常尽职的,在有些方面甚至是颇为苛刻的,这一点在最初阶段是让毛主席感到不太适应的。

就拿毛主席的饮食来说吧,他是土生土长的湖南人,自幼便喜欢吃辣椒,这个习惯已经伴随他几十年了,可现如今他的肠胃已严重老化,不宜再食用辛辣食物,于是张玉凤便做主严禁在主席饭菜中放辣椒。

一辈子的生活习惯突然被中断了,这让毛主席非常不满意,好几次都在饭桌上发脾气,可是为了主席的健康着想,张玉凤全然不理会,就是不让主席吃辣椒。

几个回合下来,毛主席也彻底没有了脾气,他知道眼前这个小姑娘是真心为自己的身体考虑,所以每每发脾气之后,还是乖乖地听从张玉凤的安排。

随着年岁日渐加深,毛主席的病情也愈发严重,为了能更好地照顾他,张玉凤便利用空暇时间,苦学医疗护理知识,时刻关注着主席的身体状况。

那时的毛主席虽然已上了年纪,但对工作的热忱却丝毫没有减退,经常不顾劳累,坚持工作到深夜,这让张玉凤非常担心。

夜深人静时,毛主席依旧在伏案工作,寒夜侵袭着他的身体,让他因受凉而咳嗽。

听着主席的阵阵咳嗽,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很心疼,但他们也知道毛主席在工作的时候是最忌讳别人前去打扰的,所以大家虽然心疼,却也不敢去劝阻他。

每每这个时候,张玉凤都会挺身而出,直接端着汤药走进毛主席的办公室,将药放在主席桌上。

毛主席见状,头也不抬,冲着她摆摆手,示意一会儿再喝,可张玉凤却不管这一套,直勾勾地杵在那里,一副你不喝药我就不走的架势,两相对峙之下,最终还是毛主席让了步,只得无奈地放下工作,乖乖地把药喝了。

张玉凤偶尔不在的时候,毛主席还会同别人小声抱怨,他说自己哪里是请了一个生活秘书,她分明就是管着自己的一个“紧箍咒”。

后来,张玉凤也知道了毛主席给自己起的这个外号,她不但不恼,反倒有几分得意,她知道这是主席对她认真工作的一种认可。

而毛主席呢,也对这个一心只为照顾自己的张玉凤感动不已,不止是在生活上,甚至是在个人感情上,都更加依赖和信任她。

当毛主席的前任机要秘书因故离职时,工作人员想要再为他寻找一位新人接替,可是毛主席却拒绝了,他坚持让张玉凤一人身兼两职,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事,也足以见得主席对于她的信任。

在那段特殊的时光里,张玉凤成为了毛主席身边最为亲近的人,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

以书为任

1976年9月9日,万民敬仰的毛主席因病离世,永永远远地离开了我们。

伴随着毛主席的离去,张玉凤在中南海的工作也正式结束了,她擦干了眼泪,收拾好行囊,婉拒了党中央对自己的工作安排,选择回到铁路部门,带着主席生前对自己的教导,重新做起了一名普普通通的铁路乘务人员。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如今的张玉凤已然垂垂老矣,但是却依旧精神抖擞,自从退休以后,在安享晚年之余,她的心中也开始萌发了一个新的计划,那就是着手整理毛主席的藏书,余生她将以书为任,来缅怀自己对于主席的敬仰之情。

在张玉凤的印象中,毛主席是手不离书的一个人,他好读书,也好藏书,在他的书房之中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书籍,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及,不仅如此,在每一本藏书中都有毛主席亲笔写过的批注,可谓是珍贵至极。

在毛主席最后的那段时光里,他经常会躺在摇椅上看书,兴趣来时,还会给张玉凤讲述书中的故事,因此上,对于张玉凤来说,这些藏书都仿佛是她的亲人朋友一般。

更何况,面对这样一笔文化财富,张玉凤觉得自己有义务将它们整理好,留给后世子孙们认真阅读,为此她亲自与出版社取得联系,并亲力亲为地参与书籍整理,最终从毛主席生前藏书中精选出一百余种,汇编成一部《毛泽东藏书》。

这部鸿篇巨制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共有24卷,累计5000万字,虽然只是沧海一粟,但却也意义深远。

正如张玉凤自己所说的那样:“我终于觉得自己为主席做了一件事,一件有意义的事!也算是了却了我的一桩心愿!”

为了更好地普及这部藏书,张玉凤专门举行了签名售书发布会,而募集的这笔费用,她都好好地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1999年,张玉凤受邀来到湖南,她不顾旅途劳顿,执意要去参观韶山毛主席纪念馆。

在纪念馆中,张玉凤认真地观摩每一样展品,就仿佛又回到了主席身边一般,而当她看到主席的一些遗物因馆内设备条件简陋而出现泛潮现象时,她难过极了,当时便向工作人员询问原因。

工作人员对此也很为难,他们表示纪念馆已经尽最大努力来保护主席遗物了,但是耐于设备条件条有限,只能做一些简单的防腐处理。

闻听此言,张玉凤再也忍不住了,她第一时间想到了此前的那笔书费,心想现在不正是使用这笔钱的最好时机吗?

于是,她主动找到纪念馆的负责人员,向他们提出自己要捐款10万元,专门用于纪念馆购买恒温防腐设备。

而当众人得知张玉凤的真实身份时,也都不禁为她对主席的这份深情而感动不已。

当纪念馆负责人向张玉凤提出感谢时,她却摆了摆手,淡淡地说道:“这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

是啊,回想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那段岁月,张玉凤感慨万千,主席对于自己的言传身教可谓罄竹难书,而自己所能回馈给主席的却只能是一份尽心尽力。

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原本张玉凤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铁路乘务员,但却在因缘际会下成为了毛主席身边的生活秘书,而在伟人的影响之下,她的思想和才识都有了长足进步,最终成长为一名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3 阅读:43

半青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