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准备投降,日本先行一步,结果证明我们的路子选对了

卢忠诚TALK 2025-02-12 10:01:44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又一次挥向了盟友欧盟。面对特朗普的步步紧逼,欧盟可能用“滑跪”姿势向美国投降。英国《金融时报》披露,欧盟计划将美国汽车的进口关税从10%降至2.5%,并向美国增购液化天然气和军事装备,以求特朗普“高抬贵手”。欧盟的妥协方案堪称“诚意满满”。根据提案,欧盟将把对美国汽车的关税从10%降至2.5%,与美国对欧汽车关税持平,并承诺扩大美国天然气和军火采购。

然而,这种“示好”背后藏着两个致命问题:其一,特朗普的胃口永远填不满。早在2024年底,特朗普就威胁欧盟必须购买更多美国能源,否则“一律加征关税”。如今欧盟的妥协虽暂时满足了这一要求,但谁能保证特朗普不会在下一轮谈判中提出新条件?

其二,妥协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根据WTO规则,欧盟降低汽车关税的举措将自动适用于其他成员国,包括中国。而欧盟官员声称“对中国汽车已加征35%反补贴税,不会导致中国车涌入欧洲”,这种“双标”操作反而暴露了其策略的短视。更讽刺的是,欧盟一边对美“滑跪”,一边却将“反胁迫工具”(ACI)摆在谈判桌上,扬言若谈判破裂,将打击美国科技巨头的知识产权和数字服务。这种表态,看似“软中带硬”,实则暴露了欧盟底气不足——因为反胁迫工具ACI从启动到实施需要6个月,而特朗普的关税只需一条推文就能生效。

其实欧盟的困境,日本早已亲身体验。2月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带着“讨好套餐”访问白宫——承诺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炒作台海议题、甚至试图打感情牌。可特朗普的回应却是一记重拳:当场宣布阻止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还威胁下周将对“所有人”加征对等关税,直言“不会容忍美日贸易逆差继续损害美国经济”,这暴露了在特朗普的棋盘上,盟友的“忠诚”不值一提,唯有利益才是永恒。特朗普的逻辑简单粗暴:贸易逆差即原罪,顺差国必须“赎罪”。这种逻辑,注定让妥协者陷入“割肉饲虎” “以地事秦”的恶性循环。

其实,特朗普的“关税恐怖主义”看似无解,但历史早已给出答案。2018年中美贸易战中,中国选择以对等反制、扩大开放、加速产业升级的组合拳应对。结果如何?六年过去,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虽有所收窄,但全球市场份额不降反升;而美国的贸易逆差占GDP比重反而比2017年更高。欧盟若以为“投降”能换来和平,只会重蹈日本的覆辙。

真正的出路在于两点:

首先用实力来说话,加速内部改革,例如整合单一市场、发展清洁能源、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中国合作,而非对美妥协。其次用规则来反制,联合其他国家推动WTO改革,重建多边贸易秩序。

而目前欧盟的“投降”姿态,暴露了其面对特朗普时的战略迷茫;日本的遭遇已证明,对美国妥协只会助长特朗普的气焰。当特朗普的“关税恐怖主义”成为全球经济的阴云时,能驱散阴云的,不是让步,而是坚定的反击。中国的经验早已表明: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这条路,我们选对了。

1 阅读:142
卢忠诚TALK

卢忠诚TALK

开源情报主任,从事前沿军工装备与技术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