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指导美军打仗,有人当场就吹上了,不过是专业人士玩剩下的

卢忠诚TALK 2025-02-12 10:29:56

硅谷大佬们最近似乎对五角大楼的预算表产生了浓厚兴趣。前FACEBOOK高管帕里哈皮提亚在社交平台X上向美国海军的“烧钱计划”开炮了:“1.2万亿美元买364艘船,不如用零头买1万架无人机!”马斯克紧随其后转发评论:“美军武器项目全是‘古董级’战略,再不改革就等着输吧!”这两位科技大亨的言论瞬间引爆网络,有人高呼“这才是未来战争的答案”,甚至喊话“中国需要马斯克”。然而,那两位一番指点江山的背后,真的全是“创新”吗?

我们先看看,两位大佬提出的“无人机万能论”有多少含金量?帕里哈皮提亚的核心逻辑很简单:用更便宜的无人机替代昂贵的大型军舰,实现“低成本覆盖全球”。他算了一笔账:30年1.2万亿美元买船,不如用“一小部分”钱买1万架无人机,每架成本仅需数百万美元。马斯克则进一步抨击美军“花大钱造少量武器应对过去战争”的模式,认为这种“过时思维”会让美国在下一场战争中惨败。

表面上看,这套说辞要用技术杠杆撬动传统军事霸权。但细究起来,不过是把美军内部早已争论多年的“分布式作战”概念换了个包装。例如,美军2021年就提出“复制者”计划,主张大规模部署低成本无人机群对抗“高端对手”(暗指中国)。美军印太司令帕帕罗更曾叫嚣“要让中国尝到无人机地狱的滋味”。说白了,帕里哈皮提亚和马斯克的“高见”,不过是把美军内部的PPT金句搬到了社交媒体上。

然而在马斯克的帖子下,一些国内网友激动万分:“中国需要这样的科技狂人!”“美国有马斯克,我们有谁?”这种论调暴露了对我国技术实力的无知。其实在军用无人机领域,中国早已不是“追随者”。从“翼龙”、“彩虹”系列察打一体无人机,到无侦-7、无侦-8,以及隐身无人机,再到蜂群无人机技术,以及最近曝光的“神雕”无人机,解放军的多层次无人机体系早已覆盖战略到战术层级。

解放军早在2018年就提出“智能化战争”概念,将无人机视为“改变游戏规则”的关键装备。相比之下,美国五角大楼2023年才成立“无人机特遣部队”,而美国国会仍在为“该买航母还是无人机”在扯皮。可以说,美国科技大佬们擅长用“颠覆性叙事”包装商业野心。他们的言论或许有技术合理性,但本质上仍是资本扩张的烟雾弹。我们不能盲目追捧“马斯克式救世主”,否则可能落入“技术依赖”的陷阱。

我们有自己的底气,底气在哪里?很简单:中国有自己的“马斯克们”——他们隐姓埋名在研究所里打磨发动机叶片,在戈壁滩上测试蜂群算法,在实验室中迭代人工智能模型,我们还有一套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从顶层设计到产业链协同,从人才培养到实战检验,每一步都稳扎稳打。当美军还在为“要不要买无人机”争论时,解放军已用“无人机+卫星+人工智能”编织出一张立体作战网。去年珠海航展上,某型无人机可同时指挥上百架僚机执行任务;东南沿海演练中,蜂群无人机瞬间“淹没”防空系统的画面,早已不是科幻场景了。

所以,帕里哈皮提亚和马斯克如今的“建议”,本质上是一场“硅谷公关秀”,要用科技光环掩盖美军的结构性矛盾,顺便为自家生意铺路。而对我们来说,与其对着“美国大佬”喊“666”,不如多看看自家军工展台上的硬核成果。记住:无人机不是“未来战争”的全部答案,真正的答案,藏在那些默默无闻却永远站在人民背后的国防工业工程师手中,要感谢我们的军工人!

0 阅读:1
卢忠诚TALK

卢忠诚TALK

开源情报主任,从事前沿军工装备与技术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