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皇帝,为何平均寿命不到30岁,对现代人想长寿有什么启示

翰林编修馆 2020-10-21 11:55:17

在我国历史上的主要王朝中,东汉皇帝的平均寿命,可以说是最低的。

生卒年份可考的皇帝一共有13位,平均寿命不到29岁,比之前西汉的37岁低了将近10岁。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东汉皇帝的普遍短寿?给现代人有什么启发?

原因一:两位皇帝被人所杀,拉低了整体平均值

东汉的皇帝,普遍幼年继位,所以皇帝经常会被权臣和外戚控制。权力不在,就加大皇帝死于工伤的风险。

汉质帝刘缵,7岁时时被权臣梁冀拥立为帝,但一年之后又被梁冀毒杀;汉少帝刘辩,13岁继位,但只干了一年,就被董卓干掉。

如果没有这两位皇帝,东汉皇帝的平均年龄达到32岁。

▲东汉皇帝寿命图示

原因二:两位皇帝婴儿继位,直接夭折

东汉有两位皇帝继承帝位没多久就夭折了。

汉殇帝刘隆,刚过百天的时候就继位,但不到一年就在皇位上夭折,所以只活到了1岁;

汉冲帝刘炳,1岁继位,第二年夭折。比刘隆没强多少,只活到了2岁。

▲刘邦雕像

大多数朝代,在选择继承者时,大多会选择年龄较大的皇子继位,这样可以避免皇帝突然夭折的情况发生。

但东汉时,因为皇帝本身去世较早,下一代的年龄普遍偏小,导致14位皇帝,有两位夭折。

如果去掉这两位夭折的皇帝,那么东汉皇帝的平均寿命就达到了33岁;如果去掉夭折和被人所杀的4位皇帝,平均年龄达到38岁,甚至超过了西汉皇帝的寿命。

▲光武帝刘秀(影视剧形象)

原因三:东汉皇帝生活习惯不好

因为东汉政权基本被权臣和外戚把持,皇帝多为傀儡,所以这些人希望皇帝越无能越好。便联合宦官,引导皇帝沉溺于宫闱,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只知道寻欢作乐,过早地掏空了身体。

“昼则以醇酒淋其骨髓,夜则房室输其血气。”(《昌书》)

再加上当时的医疗条件落后,中医还远远不够完善,造成了皇帝有病无医的情况。

▲东汉名医张仲景画像

原因四:东汉皇帝普遍担惊受怕

皇帝被累死的不多,像朱元璋、雍正这种天天熬夜加班的,活的年龄也不小(朱元璋70岁,雍正57岁)。

但皇帝被吓死的多。东汉皇帝除了前几位之外,从东汉中段开始,都是由他人掌权。

▲东汉末年人物关系图

比如:孝和帝时窦皇后掌权、孝安帝时邓太后掌权、孝顺帝时阎太后掌权。

东汉末年就更不用说了,皇帝就是随时可能被干掉的吉祥物。在这种环境下,皇帝天天担惊受怕,想长寿都没机会。

▲朝代纪年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东汉皇帝的短寿告诫我们,要想长寿,需要做到:

第一,生活要有规律,不能沉溺于酒色;

第二,心理负担要小,每天为了工作担惊受怕,不利于长寿;

第三,珍惜眼前,避免意外,刘辩和刘缵身为皇帝,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第四,定期体检,现代的医学水平,远超东汉时期,大部分病症可以医治,但是要早发现,早治疗。

以上。

0 阅读:6
翰林编修馆

翰林编修馆

飞雪连天冰三尺,每天来点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