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首诗,走过半生,才读懂其中的深意,可惜早是诗中人

飞兰说情感故事 2024-11-02 04:16:33

每天读一首好诗

▶ 事业 ◀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王安石,北宋真正的“孤勇者”,他锐意改革,却屡遭保守派围剿,就连曹太皇太后和高太后都说他乱天下,但是他却从未退缩。

他制定的“青苗法”是受诟病最多的,在未变法之前,宋廷平衡物价的举措是“遇贵量减,遇贱量增”。

也就是说,丰收年时,为防止谷贱伤农,国储各仓会抬高粮食价格;遇灾歉收时,国储会大量投放低价粮,以平衡物价。如此一来,朝廷稳赔不赚,所以北宋到神宗时就很穷了。

而王安石的办法是,把储粮折算出成本,放贷给农户,让农户实行“十户联保”,并由上三等户监责,这就大大降低了风险。等粮食打下来后,朝廷收回成本和利息,稳赚不赔,这也打击了地方官僚、地主对农户的高利贷盘剥。

本世纪初,农村信用联社沿用的就是此法,所以王安石的思想,超越时人近1000年。上个世纪,美国经济大萧条,采用的就是王安石的熙宁变法,农业部长华莱士访华时,特意提了这件事,对王安石大为激赞。

如果一件事你认为是对的,就要去坚持,这是成功的必备元素。

王安石这首诗作于30岁这年,知鄞县任满后回临川故里,途经杭州时有感而发。三十而立,正是思想逐渐成熟,开创基业之时。

不过,人可以有狠劲儿,却不能蛮干,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对世界、对人际关系、对自我的认知,决定了你未来的高度。

正如王安石在诗中所写,“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如果你不想被世俗裹挟,受规则所累,那就要努力成为制定规则的人。

当你站到巅峰时,心胸自然开阔,必能高瞻远瞩。

▶ 家人 ◀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蒋士铨《岁暮到家》

蒋士铨出身微寒,但父亲是一位秀才,母亲亦知书达理,所以蒋士铨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他4四岁时,母亲折篾点画,攒簇成文,教之识字。等他再大一点时,便教习四书五经等古史典籍,无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甚至在他病中,母亲也会抱着他,为他诵读唐诗。

一晃到了10岁,蒋士铨的父亲便带着他遍游燕、赵、秦、魏、齐、梁、吴、楚之地,登三山跨五岳,以增长见闻。

志学之年,父母尽出家资,为他请了名师,因此蒋士铨22岁中举人。然而那一年的除夕夜,家中仅存五斗米,生计茫然。

所以次年开春,蒋士铨便外出求仕,奔波了一年并没有什么进展,临近年关,母亲便写信催促他回家。刚一进门,母亲就问,“你怎么都这么瘦了,在外面一定吃了不少苦吧?”

蒋士铨摇摇头,回屋后喊着热泪写下了: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可怜天下父母心,人无论有怎样的成就,都不应该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一晃人近中年,最怕的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 婚姻 ◀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韦应物《简卢陟》

韦应物,出“五姓十家”,是真正的名门望族,时人有云,“京兆韦氏,去天尺五”,因此他15岁就成为了玄宗李隆基的贴身侍卫。史书有载,少年韦应物飞扬跋扈,横行乡里,司隶不感捕,衙门不敢问,可以说是无恶不作。

但是20岁那年,他遇见了一位姑娘,一见倾心,因此决定浪子回头,为她学做一个儒雅的诗者。

这位姑娘,就是17岁的元苹,北魏拓跋部皇族后裔,父亲元挹官吏部员外郎,大家闺秀,精通琴棋书画,温婉贤淑。

婚后,韦应物入太学苦读,适逢“安史之乱”,夫妻俩只得避难,因没有俸禄,生活贫苦异常。

然而,就算他们什么都没有时,也还有爱情。

遗憾的是,天妒良缘,36岁时,元苹因病不幸离世,韦应物因无钱行丧,只得将爱妻暂停官舍内,两月后才入葬,并亲手撰写了墓志铭:

“每望昏入门,寒席无主,手泽衣腻,尚识平生,香奁粉囊,犹置故处,器用百物,不忍复视”

此后,韦应物宦海沉浮,期间因思念妻子,作悼亡诗十余首。这首《简卢陟》就是元苹过世10年时,韦应物在写给外甥卢陟的信中所附: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自你走后,世间再无知音,何以解忧: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有人说,这世上最好的修行,就是渡了枕边人。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有些人光是遇见,就已经很幸运,何况相依相偎,白首一生。

▶ 朋友 ◀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白居易《梦微之》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元稹已经过世9年,某一天夜里,白居易梦见故友,醒来后长叹不已。

元稹是一个复杂的人,因小时候吃过很多苦,所以人生信条就是往上爬,最终也站到了巅峰,位极人臣,成为一朝宰相。

但是,爬的过程元稹非常孤独,除了白居易,他几乎没有能交心的朋友。

当然,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据不完全统计,元白这一生,互相酬唱的诗作多达300多首,更有许多长文。当初元稹遭遇贬官时,白居易写: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而元稹也在给白居易的诗中写:

愁肠欲转蛟龙吼,醉眼初开日月明。

唯有思君治不得,膏销雪尽意还生。

实际上,元稹是个苦命之人,他早年丧妻,育有五子全部夭折,后再娶才续有香火。而白居易诗中的“阿卫”,则是元稹的小儿子,“韩郎”为元稹的女婿,在元稹过世9年后,也都相继离世了。

元稹的墓志铭,是白居易亲手撰写,他死后,白居易因思,还特意去他在洛阳住过的老宅看了看。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与子同袍,岂曰无衣?

阅读更多经典古诗词:

2 阅读:213

飞兰说情感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