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宝钗,这位红楼梦中的才情美人与德行典范,若置身于今日,或许会让人觉得过于完美,宛如镜中月、水中花,让人觉得有些不真实。她完美到几乎没有一点的瑕疵,如同一块无暇的美玉。史湘云曾对林黛玉说:“你能挑出宝姐姐的错来?我就服你!”这无疑是对薛宝钗的极高赞誉。连赵姨娘那样的人也赞叹道:“怨不得别人都说宝丫头好,她哥哥带的东西,她挨门送到,也不显现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有时运的,她都想到了……”
· 在那个时代,德行被看得比相貌更为重要,“娶妻娶德,纳妾纳色”,德行和相貌显然不在一个水平上。而薛宝钗不仅在德行上出类拔萃,在样貌上也同样让人惊叹。她的判词“可叹停机德”是对她品德的极高赞扬。而她的肌骨莹润,让贾宝玉都为之倾倒,仿佛她是完美的化身,无论德行还是容貌,都达到了极致。
· 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点或不足之处。然而,薛宝钗几乎从未显露出自己的任何短处,这不禁让人感到有些惊悚。她的大善大恶,大奸大德,越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就越能证明她隐藏的秘密之多。她自娘胎里带来的那份热情,其实是她内心阴暗面的淤积。而她平时的伪装,使得这份热情无处释放,因此只能依靠冷香丸来缓解内心的压抑。
· 一开始,她带着待选的期望踏入这场选秀的舞台。她的每一次展现,都如同璀璨的星辰,点亮了别人的眼眸,也点亮了自己的梦想。此时的她,宛如一位优雅的舞者,用伪装的美丽为自己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 然而,命运的车轮却无情地碾过她的梦想。哥哥薛蟠的犯事,让她失去了待选的资格,也让她失去了伪装的理由。从那时起,她的微笑中隐约透露出一丝苦涩,她的眼神中闪烁着难以言喻的失落。她的伪装,如同破碎的玻璃,刺伤了旁人的心,也刺伤了自己的灵魂。
· 黛玉,这个敏感多疑的女子,却因为燕窝的事,对宝钗的芥蒂烟消云散。她敞开心扉,坦诚地对宝钗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谁知竟是个好人。”这一刻,黛玉的心被宝钗的真诚所打动,她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曾经让她心生疑虑的女子。
· 宝钗的伪装,或许是出于无奈,或许是出于自我保护。但无论如何,她都没有在燕窝里动手脚。因为那不仅仅是道德的沦丧,更是对生命的漠视。我相信,宝钗的智慧和胆识,不会让她做出如此愚蠢和危险的事情。
· 我更愿意相信,宝钗对黛玉的伪装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上的摧毁。这种摧毁,比食物里的毒药更可怕。它悄无声息地侵蚀着黛玉的内心,让她在无尽的猜疑和恐惧中挣扎。而这种心灵的创伤,或许比身体的疾病更能致命。
· 选秀失败后,她明白自己嫁人的最佳人选便是贾宝玉。她哥哥曾在争吵中点破她的心事,“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捞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这表明她对宝玉抱有深深的情感,且她的家人对此心知肚明。
· 然而,宝玉的心中却有着黛玉这块难以逾越的巨石。黛玉有贾母的庇护,与宝玉的感情深厚,这都成为她与宝玉结合的巨大阻碍。她曾在宝玉沉睡时悄然进入他的房间,这一幕让袭人都惊惧不已。在蒋旭解读《红楼梦》时,他提到此时的宝钗显得异常诡异,仿佛在暗中窥探什么。而这次,她听到了宝玉梦中的真情流露,“都说是金玉良缘,我只认木石姻缘”,这无疑证实了她心中长久的疑虑——宝玉深爱着黛玉。自此,黛玉在她心中已彻底沦为敌手。
· 在扑蝶的那一刹那,嫁祸黛玉是她在情急之下的本能反应,这也揭示了她真实的一面。这个总在阴暗角落里若隐若现的女子,展现出了她性格中复杂且真实的一面。
· 在薛姨妈和王夫人的精心策划下,那金玉良缘的传言如同无形的锁链,紧紧缠绕在林黛玉的心头。她的心神几乎被这无端的流言蜚语熬干,而薛姨妈更是变本加厉,与黛玉同住一室,看似关怀备至,实则监视与摧残并行。黛玉自幼便缺失亲情,母亲早逝,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她深感无依无靠。尽管贾母疼爱有加,但终究无法弥补她内心深处的空虚与迷茫。
· 薛姨妈的甜言蜜语如同利刃,直刺黛玉心扉。那声声“我的心肝肉”,加上薛宝钗亲手奉上的燕窝,让黛玉在感动之余,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然而,每当黛玉对未来抱有一丝期待时,薛姨妈便轻描淡写地提及将她许配给宝玉的打算,却又迟迟不见实际行动。这使得黛玉的精神支柱摇摇欲坠,心事被反复蹂躏。
· 紫娟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忍不住出言相劝:“姨太太既有此心,何不早与老太太说去?”是啊,黛玉虽然有贾母的庇护,但贾母年事已高,未来的路终究要靠自己来走。薛宝钗的优秀与金玉良缘的传言,以及宫中元妃的暗示,都让黛玉倍感压力。她深知自己的处境堪忧,风刀霜剑般的困境让她心力交瘁。而这其中,薛宝钗的所作所为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