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最终还是选择了背叛!​

牛头湖人世界 2025-03-12 15:27:12

2025年3月26日,首尔高等法院即将公布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的二审结果。这位曾带领支持者翻墙冲击国会、绝食抗议日本核污水排海的韩国最大在野党领袖,如今被检方指控“背叛选民”。支持者称他是“司法迫害的牺牲品”,反对者则嘲讽“连自己人都投赞成票抓他”。真相究竟藏在哪一方的说辞里?

案件核心:两年刑期背后的政治博弈

2021年12月22日,李在明以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身份接受广播采访时,否认与城南市开发案关键人物金文基存在关联。检方指控这一陈述构成“虚假信息误导选民”,并于2022年9月提起不拘留起诉。

2024年11月15日,首尔中央地方法院一审判决李在明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若终审维持原判,李在明将失去议员资格,且无法参加2027年总统选举。

共同民主党指责检方“虚构罪名”,称李在明从未发表过被指控的言论。2025年2月26日二审中,检方将求刑加重至2年,引发党派激烈对抗。

尽管缓刑无需实际服刑,但根据韩国《公职选举法》第57条,终审定罪将自动剥夺李在明的议员身份和参选权。首尔大学法学院教授崔钟勋分析,这一判决实质是“通过司法程序消除政治对手”。

李在明的政治轨迹:从草根到权力漩涡

李在明1964年出生于庆尚北道农村,小学毕业后因家贫辍学打工,18岁因工厂事故致残。通过自学考取中央大学法律系后,他投身人权律师工作,2004年参与创建城南市贪污腐败检举中心。

2010年当选城南市长后,李在明推行无偿校服、青年分红等政策,兑现了90%竞选承诺。2020年新冠疫情中,他强令搜查新天地教会总部,获取1.2万名教徒名单,成为韩国防疫标志性事件。

2021年总统选举中,李在明以0.73%的微弱差距败给尹锡悦。共同民主党内部文件显示,其“反对萨德部署”“批评财阀垄断”的主张,导致保守派财团集体支持对手。

关键事件中的民意分化

2023年8月31日,李在明在国会前绝食24天,要求尹锡悦政府反对日本核污水排海。韩国盖洛普民调显示,其支持率在抗议期间上升7.3%,但住院治疗画面被部分媒体质疑“作秀”。

2024年1月2日,李在明在釜山遇袭,袭击者金某称“阻止其当总统”。共同民主党指控事件存在政治背景,但警方调查认定系个人行为。

2024年12月3日,尹锡悦宣布全国戒严后,李在明直播带领议员翻墙进入国会。该事件直接导致尹锡悦次月被捕。

司法判决与韩国政治未来

若3月26日二审维持原判,共同民主党将面临党内分裂风险。该党2024年国会选举中获175席,但民调显示67%的30岁以下选民对政党信任度不足。

2025年1月,尹锡悦因“戒严令”被捕,成为韩国首位在任被捕总统。首尔大学模拟预测显示,保守派可能利用司法判决削弱进步派,重演2007年李明博上台前的政治乱局。

李在明多次公开反对萨德部署,主张平衡外交。但韩国国家情报院数据显示,2023年韩美联合军演规模同比扩大40%,驻韩美军基地扩建费用90%由韩方承担。

写在最后

首尔街头樱花初绽的三月,国会大楼外的游客仍在拍摄李在明翻墙的打卡点。很多民众表示:“总统换谁不重要,能把牛肉价格降下来就行。”电视里重播着李在明绝食的画面,右上角“直播回放”的灰色标识微微闪烁。

参考资料:

人民网:李在明二审检方求刑2年(2025年2月27日)

中国新闻网:韩国检方加重求刑(2025年2月26日)

网易新闻:李在明司法争议(2025年2月26日)

百度百科:李在明政治履历(2024年11月19日)

韩联社:司法程序与党派声明(2025年2月)

0 阅读:171
牛头湖人世界

牛头湖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