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官至正国级,在三年困难时期挺身而出,曾带头平反冤假错案

历史的八音盒 2024-07-31 18:03:18

建国后的三年困难时期,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各省市粮食产量急剧下滑,多地出现了粮荒现象,亿万老百姓遭受到饥饿的威胁。危难关头,姚依林挺身而出,他举全国之力进行物资调配,将粮油副食等划拨到灾区赈济受灾群众,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吃饱肚子,将灾害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

姚依林早年的经历比较波折,父亲病逝之后,他便跟着母亲辗转多个城市生活,17岁那年他顺利考入清华大学,就读期间经由好友介绍加入党组织,曾参与领导了多次请愿活动,要求国府停止“排共”,出兵驱逐日寇,光复被侵占的国土。抗战爆发后,他当即转入地下,在河北省委的领导下从事救亡工作。

1938年,他与其他几位同志组织了一场大规模暴动,周围许多伪军、民团闻讯后纷纷赶来投诚,暴动队伍巅峰时竟多达数十万人,极大震慑了日寇。1939年,他与宋时轮将军率领一支人马在平西开创根据地。当地老百姓当时还不了解八路军,不敢贸然向我方提供帮助,以免惹上麻烦。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姚依林一边挨村挨户的宣扬红色思想,讲明人民武装的作战主旨,一边要求战士们严格遵守纪律,禁止侵扰老百姓,买粮食等物资必须要按照市价公平交易,不许仗势欺人。

一段时间后,老百姓们对八路军的态度果然发生了转变,开始主动帮助我方。有了群众基础之后,八路军迅速在平西站稳脚跟,将根据地建设的风生水起。当年下旬,姚依林因为身体有恙,无法继续执行作战任务,遂被由平西调往中共北方分局工作,前往分局总部报道途中,他不幸因蚊虫叮咬患上了疟疾,很快便发起了高烧,并伴随有腹泻等症状,短短一个月时间,就瘦得不成人形,性命岌岌可危。正当大家以为他挺不过这关的时候,他又突然奇迹般的开始恢复健康。

然而,没过多久,敌人突然向分局驻地发动扫荡,姚依林此时还无法行走,战友们便用担架抬着他一起撤退。某天晚上,战友们急着赶路,走得十分颠簸,导致姚摔下担架,掉进了一旁的沟里。好在沟比较浅,他也没有受伤,战友们连忙将他重新放回担架上,抬着继续走。直到1940年中旬,他的身体才完全康复,他当即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当年下旬,姚依林与其他指战员一起,指挥部队突袭敌人数个据点,歼灭了200余日军,同时又数次破坏敌人把控的铁路干线,迟滞其调配兵力和物资的速度,极大缓解了河南、山西一带八路军所面临的军事压力。这激怒了敌人,其当即调集重兵猛扑向姚依林所在的根据地,以施加报复。

姚依林与机关单位以及警卫连不幸被困在一个小山沟里,队伍里有很多年轻人,经历比较少,面对如此紧急的情况一下子慌了神,生出了畏惧之意。姚依林见状,立即开展政治工作,稳定大家的情绪,凝聚军心。7天之后,聂帅派来救援部队接应姚等人,他们这才逃出生天。

建国后,他被安排在国务院领导商贸、财经等工作,困难时期,他在周总理的指导下执行物资大调整政策,通过国家的力量对所有工农产品进行统购统配,确保人民群众能正常生产、生活。动荡时期,他被划分为“右派”,随即遭到严重冲击,不仅职务被革除,甚至连自由都受到了限制。

直至1973年,在毛主席的关怀下,他方才恢复名誉,重新复出工作。动荡结束后,他曾任中办主任,联合陈云等人带头进行拨乱反正,为一些老同志正名,同时有条不紊的推行思想解放运动,纠正“左”的错误,平息意识形态上的矛盾与争端。后来,他担任政治局常委,官至正国级,成为人民政权的核心人领导人之一,90年代初,他因为身体健康状况不佳,选择隐退,1994年,他不幸离世,时年77岁。

抗战绝对不是当今“神剧”所演绎的那样简单、幼稚,而是充满了鲜血与牺牲,红色阵营面临着诸多困难,在夹缝中苦苦生存,最终在姚依林等无数同志的努力下,实现了逆风翻盘,击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独立。在此,让我们向那些在抗战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烈们致敬,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0 阅读:6

历史的八音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