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记者探访乐山市夹江县马村镇碧山村,这里是夹江书画纸的发源地之一。沿着新开垦的土坯路蜿蜒而上,持续传来阵阵电钻声。山林间,工人忙着清理种植作业面,他们将在这片荒山里开出6000多亩的现代林竹产业基地。
夹江被誉为“中国书画纸之乡”。马村镇是夹江手工书画纸的主产区,年产值过亿元,拥有13家造纸企业,造纸作坊达120家、占全县手工作坊的90%以上。
近年来,马村镇探索出“纸文化+纸产业+纸旅游”融合发展路径。“产业要做大面临瓶颈。”马村镇副镇长孙晓秀说,目前镇里的竹林面积仅千余亩,原材料跟不上需求。随着现代林竹产业基地项目落地,一条从造纸到造林的新路径呼之欲出。
从造纸到种竹
“纸文化需要传承,造纸产业不能停,全镇早在2021年就开始规划恢复竹林。”孙晓秀说,以前马村镇满山遍野都是竹林,后来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减少等,竹林生长不成气候,甚至弃种成为荒山。
记者了解到,马村镇的造纸作坊大多从周边甚至全国购买原材料,运输成本相对较高,且荒山无法为村民带来经济效益。为突破困局,去年8月,该镇招商引资乐山禾生林业有限公司到碧山村投资8000万元建设林竹产业基地。
经政府部门前期协调,乐山禾生林业有限公司以每亩每年300元的价格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自去年9月起开垦荒山。“截至目前,基地规划的环山道路已全线修通。”该公司董事长余云磊介绍,预计2月初起将每天安排200余名工人清理出种植面,为首批竹苗播种作准备。
沿土坯路上行到山顶,一眼望去,成片荒山与茶山交织在一起。据介绍,林竹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开垦2000余亩,三期工程完成后将覆盖整个马村镇,预计到2026年,连片竹林面积将达6000亩以上,成为夹江县面积最大的竹林。项目投产后,年产竹原料约1.8万吨。
“竹子生长速度比较快,3年见效,可快速回本。”孙晓秀表示,建设林竹产业基地既能让荒山变为金山,产生更多经济效益,还能让夹江书画纸就地取材,进一步传承和发展纸文化。
为旅游增添更多新元素
随着马村镇的探索,夹江以“纸文化、纸产业、纸旅游”三纸融合发展思路,将非遗研学、度假、美术写生等全线打通,并衍生出“文家乐”民宿等新型文化元素业态。
“林竹产业基地项目通过集中连片式的竹林打造,能形成自然景观,具有极好的观赏价值,为马村镇的旅游增添更多元素。”孙晓秀表示,更长远的计划是在林竹产业基地发展林下养殖,结合全镇“文家乐”民宿、研学基地等旅游业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与此同时,建在家门口的林竹产业基地能解决夹江书画纸原料来源问题。余云磊介绍,出于环保考量,夹江严控审批浆板企业,目前全县仅一家。浆板是竹纸生产的重要原料,以往该企业需要从各地进行收购,林竹产业基地投产后企业可从家门口取材,降低运输成本。
“未来主要利用无人机管理林竹产业基地。”余云磊说,一亩地大约需要6名工人,长期来看,能解决两三万名劳动力务工问题。随着基地的建成投产,村民也能实现就地务工。“公司还计划建设竹子初加工厂,以提高竹子经济价值。”余云磊估算,相较于直接出售鲜竹,经过自家初加工厂加工成竹片后,每吨能增加约两百元的收益。
“路通了,连荒山都能赚钱了。”碧山村村民杨淑容高兴地说。她家背靠荒山,以前出行只能靠狭窄的小道,家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现在要重新种竹子了,我打算叫儿女们回家乡来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