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有五大总前委,缘何谭振林能位列其中,平衡二字是关键

史说新读 2023-11-29 10:09:44

1948年12月16日,淮海战役总前委的五位领导(即陈毅、刘伯承、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在华野指挥所驻地萧县蔡家洼村会面。

这是自淮海战役开战以来,总前委的五位领导首次全部聚在一起。

暂且不说五位领导在当天都对接下来的战役走向如何规划,我们单来说说这五位成员之一的谭震林。

相比于陈刘邓粟四位,谭震林在名气上和职务上,都不及其他四位,所以问题就来了,名气和职务均较低的谭震林,为何会被安排进总前委呢?

实际上,把谭震林安排进总前委,表面看起来似乎有些突兀,但结合当时的情况却十分合情合理。

这话怎么说呢?得从三个方面来讲。

一、名气、职务虽低但资历老经验足

谭震林参加革命的时间很早,在1913年时,只有十几岁的谭震林便接触到了革命思想,并在之后不久,参与和组织了家乡攸县以及附近茶陵的工人斗争运动、

到了1926年,谭震林正式入党,而一年后,粟裕才成为党员。

不仅如此,在1927年秋收起义后,谭震林又跟随毛主席投身到了建设井冈山根据地的工作中,而我们都知道,井冈山根据对于我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有多重要呢?这么说吧,井冈山根据地,是在秋收起义之后,我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所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也正是因为井冈山根据地的成功建立和发展,才有了1928年的井冈山会师。

而上井冈山,在当时可不是说上就能上的,期间毛主席多方奔走,费了相当大的精力,才最终把上山的一系列工作做到位。

比如当时,为说服驻守在井冈山一带的袁文才、王佐两支绿林式农民武装,毛主席更是亲自冒险前去,靠着过人胆色以及与二人斗智斗勇,这才成功说服二人。

之后,便是井冈山根据地的建设以及著名的三湾改编,在这期间,袁文才、王佐两支武装也在毛主席教育下被改造为革命队伍。

井冈山根据地的成功建立,历史意义极为重大,在毛主席带领下,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被证明可行,而这也为我党领导下的各地武装斗争树立了一个榜样。

正因为如此,能在这期间一直跟随毛主席的谭震林,自然是深得毛主席的信任。

同样,正是凭借着参与过井冈山根据地建设的资历,谭震林的职务得到了快速提升,在1930年时,他不仅担任了红12军政委一职,同时还是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委员之一。

要知道,这个中革委,是当时直接由中共苏区中央局领导的单位,换句话说,是由毛主席、朱老总直接领导的,这么一来,就意味着谭震林在当时是核心圈子中的一个成员。

而到了抗战时期,谭震林更是一度成了粟裕的领导。

他先是开拓了江南抗日根据地,之后又担任了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当时粟裕带着抗日武装加入新四军时,便是被整编至了第二支队。

更重要的是,谭震林还是山东兵团的灵魂人物。

所以,既有资历,且常年在一线,同时具备丰富指战经验,且取得过多场胜利的谭震林,能成为淮海战役五大前委之一也就并不奇怪了。

而在一些公开的资料中,所看到的谭震林做的一些战报就会发现,谭震林确实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全面型人才。

既深得毛主席信任,同时也有一定的能力,让他担任淮海战役总前委之一,实在是太正常不过。

二、平衡的关键

当然,深得毛主席信任和具备一定能力,在当时可不止谭震林一个,满足这样条件的人也比比皆是。

而谭震林之所以能胜出,这背后则关系到平衡二字。

众所周知,淮海战役是我军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加上部分其他军区的部队以及地方武装协同作战的的一场战役。

这其中,主力部队为华野和中野两部分的部队。

正因为主力部队是华野和中野,因此,总指挥机构(即总前委)自然不可能单独让某一个野战军去全部担任,必须两者均有。

所以我们就看到,当时在中野担任政委的邓公,以及当时在中野担任司令员的刘伯承刘帅,就成了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成员。

这其中,邓公还担任了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对整场战役进行指挥,说的简单点,淮海战役的总指挥官是邓公。

当然,关于淮海战役究竟谁才是总指挥官这个话题,历来有不少的说法,不过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所以就不再展开,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央军委下达的电报中,是明确邓公为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这么一来,淮海战役总前委班子中,中野就有了两个名额,因此就必须把华野的人也加进去。

那么华野让谁担任呢?那首先必须是陈毅陈老总。

陈老总在当时,身上的职务可不少,他不仅是华东野战军的司令员,也是华野的政委,除此之外,他在中野,还担任着中野的副司令员。

因此,陈老总是必须在总前委有一席之地的。

而我们都知道,陈老总从1948年初,就很少在华野办公,而华野的具体工作,大部分都是交给代司令和代政委。

谁是华野的代司令和代政委呢?答案是粟裕。

在1948年的5月,粟裕曾被任命为华野的司令兼政委,但在他极力推辞后,最终,他出任了华野的代司令和代政委。

不过,华野大部分的具体工作,基本上都是由粟裕主持的,加上粟裕又是实际指挥大军的人,因此,把粟裕加到总前委里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这么一算,那总前委就是中野和华野分别占据两个名额。

说到这里,有人就会问,那谭震林不也是华野的吗(时任华野副政委)?而按照平衡的原则,总前委的构成不就成了两个中野、三个华野了吗?

实际上,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这里面有个问题,问题的根源出在陈老总的身上。

前文讲过,陈老总当时不仅在华野任职,并且在中野和中原军区也担任着职务,所以虽说他是必须要作为淮海战役总前委一员,但却是分别占了华野和中野的各半个名额。

而中野那边,已经有了刘帅和邓公,加上陈老总的半个,名额占据比例就是两个半,相比之下,华野这边只有粟裕的话,那么名额占比就仅达到了一个半。

所以,就必须从华野中再找出一个人出来加入到总前委班子里。

而当时的华野,最合适的人莫过于谭震林,别的不说,他当时的职务是华野的副政委,就有有资格成为总前委班子成员。

当然,当时副政委还有一个宋任穷,不过他主要长于政工,战役指挥方面并不是强项,自然就不可能进入总前委。

至于陈士榘,当时的他正忙着在前线,加上在资历上的些许逊色,更不可能抽调他上来担任总前委职务。

因此,最合适的人只有谭震林,不管是职务还是资历,都是成为总前委班子成员的最合适人选。

而谭震林的加入,就刚好让总前委的五位领导达到了一个平衡,即中野两个半、华野两个半的局面。

所以,谭震林被安排进总前委是必然的结果。

三、毛主席的深意

上述的前两点,是建立在一些外在因素上所形成的结果,而最关键的,也是最能体现毛主席高瞻远瞩和深思熟虑的,莫过于第三点。

这第三点总结来说就是,谭震林是粟裕的“警报器”。

众所周知,在淮海战役期间,毛主席授予了粟裕“临机决断”之权力,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粟裕可以根据战场上的情况,临时做出决定。

并且,为了配合粟裕的工作,只要是涉及到具体的兵力调动以及部队进攻方向等问题上,刘帅和邓公乃至陈老总,都会遵循尽可能的不干涉粟裕这一条原则。

此外,毛主席在此期间,甚至还会在牵涉到战役指挥层面的一些问题,直接发到粟裕处,曾经还有单发粟裕的情况出现。

能形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是因为淮海战役的复杂性所决定的,邓公等领导也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就为粟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以及充分的自主性。

但与此同时,就隐藏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在有着相对绝对的权力同时,“专断”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有一个担当“警报器”角色的人。

只有有了这个人,方能防止粟裕出现某个方面错误的“专断”。

而谭震林则是这样一个人,他的性格一向以原则性强和直率著称,不管是在任何时候,也不管面对什么人,他都敢说真话。

比如在南麻临朐战役后,因我军伤亡着实过大,因此谭震林就直言不讳的对粟裕提出过诚恳的批评,当时在信中他就说,“你是天才,但战术缺乏远见”。

由此可见,谭震林确实是一个直性子的人,并且他的直性子,并不是那种包含私心,而是完全站在了就事论事的立场上。

而他这个特质,毛主席是十分了解的。

正因为毛主席了解谭震林的这个特点,因此才会把他安排进淮海战役的总前委之中,这么一来,就等于是无形中给粟裕安装了一个“警报器”。

有了谭震林,就能让粟裕在战术上时时刻刻的警醒,更能让他在做出每一个决断的时候,能够从全局出发,从而避免出现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而事实证明,毛主席的这个安排确实是高明之举,他对淮海战役前委班子的每一个成员该是谁,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后,且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考量后,才得出来的结果。

而这五位前委在淮海战役打响后相互之间的配合,确实也印证了毛主席的高明,这场包含着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且形势变化极为复杂的战役,在五位前委的默契配合下,做到了及时正确的转换作战方针,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1 阅读:819

史说新读

简介: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