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国新政府上台以来,给中国加征的关税已经累计到了54%。
美国的单边霸凌行为可见一二。
那么在2025年四月四号,中国对外宣布了对美国的反制措施,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商品加征34%的关税。
不仅如此,还限制稀土出口,甚至暂停了部分美国农产品企业的资质。
力度可谓是非常的大。
当然这不能怪中国,毕竟美国做了初一,就得允许中国做十五。
那么今天就围绕这件事来说一说。
反制之后,美国出现的问题。
中国的反制裁是在四月四号对外宣布的,到了四月五号美国直接就炸了锅。
全美一共有五十个州,结果五十个州直接爆发了示威游行,据说爆发的场次有一千二百多场,超过五十万人参加。
五十万人的规模不可谓不大,要知道全美超过五十万人的示威游行可不多,不超过十次。
比如在1969年的反越战游行,就有五十到六十万人。
所以从参加的人数上,就能看出美国民众的愤怒。
毕竟这场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美国民众也看清了,最后背锅的是美国民众,他们要面对物价飞涨的局面。

不说别的,就说美国近期爆发的抢购中国商品潮,包括电视、保温杯、充电宝、日用品等等,一部分超市居然出现了货架被清空的局面。
尤其是纽约的美国民众,想要抢购到一台中国品牌的电视机,去一家商店可不够,需要跑好几家才能买到。
面对这种局面沃尔玛超市,将中国商品售卖区的面积,还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了1.2倍。
这种抢购风潮,以至于让美国民众单日消费达到了三千美元。
从这一点其实就能看出来,中国制造已经完成了华丽的转身,品牌认可度是非常高的,至少在美国应该是如此。

其实德州的农机大学对于中国制造的满意度就有过调查,最终显示美国消费者更喜欢性价比高的中国制造。
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局面,估计美国政府是没有想到的。
目前美国总统已经出来喊话——挺住。
说的这里,不得不问一声,挺住?怎么挺?是脱离现实的挺住吗?
美国的一项经济指标是股市,那么看看股市又有什么反应。
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纳斯达克指数暴跌了五分之一,苹果的市值在股市中直接缩水了一个瑞士的全年GDP。
最终总的一算,差不忍赌,美国的股市直接就蒸发了五万亿美元,当然这个数字还不是最终数字,据说现在已经超过了五万四千亿美元了。

虽然对股市不是很了解,感觉就冲着这个数字,美国的股市是不是进入到了熊市?
当然了一次性蒸发五万亿美元的事情,在美国不是首次,但绝对在美国是少有的现象。
举例,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股市的市值就减少过七万四千亿美元,但这个减少是从2008年七月持续到2009年三月,这么长时间造成的结果。
而如今的这个超五万亿美元市值的蒸发,仅仅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
前后对比,就知道严重性到底有多大。
美国加关税的原因
美国的财政赤字让美国顶不住了。
那么什么是财政赤字呢?
财政赤字指的是政府的收支之差是负的。
那么美国的财政赤字是多少呢?
从2024年的十月份算起,截止到2025年的二月份,五个月的时间,美国的财政赤字已经达到了一万一千四百七十亿美元了,创下了同期历史最高记录。
以2025年二月份为例,赤字高达三千零七十亿美元,同比增长4%。
在整个2025财年,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赤字将占据美国GDP的6.2%。
甚至部分机构预测,2025年财年的赤字将突破两万亿美元。

除了赤字之外,美国还要面对居高不下的债务,去年底的时候债务已经突破了三十六万亿美元。
那么加征关税,对于美国来说不仅可以当做一个筹码进行谈判,还可以额外的增加美国政府的收入。
当做筹码的事就不用多说了,毕竟说的人有很多,就来说说增加美国政府的收入问题。
增加了吗?是增了,但根本不管用。
因为根本就解决不了美国面临的财政危机。
首先美国的进口额度仅仅只占到了美国GDP的12%左右,那么通过加征关税收入的钱,放在GDP的增长上连一个百分点都不够。

而上文提到了,美国赤字占到了美国GDP的6.2%,最关键的是,这个比例还增加,很有可能突破7%,那么两项比较一下,就知道通过加征关税来增加美国政府的收入,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最关键的是,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而且加征关税,虽然能让美国政府有了一项多出来的收入,但这项收入最终会转嫁给美国民众。
面对又要涨价的商品,出现文章开头一幕也就可以理解了。
当然随着商品的涨价,美国民众购买不到价廉物美的商品,只能接受涨价的商品,这就意味着美国民众在支出不变的情况下,购买力变小了。
最终的这个伤害,又会反噬到美国政府的身上。
这典型的就是捡芝麻丢西瓜的事情。
就连美联储也不看好,将美国的增长预期都下调至2%以下了。
再有一个,美国加征关税是为了解决贸易逆差的问题。

这就是一个伪命题,根本解决不了美国的贸易逆差。
比如在2018年美国对中国就开始加征关税了,结果呢?
截止到2024年美国的贸易逆差达到了九千多亿美元。
所以从事实角度上来说,美国加征关税根本就解决不了贸易逆差,反而会推高。
为什么呢?
因为加征关税不是解决贸易逆差的办法,而是转移贸易逆差的办法。
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是会减小,但这些减小的逆差会转移到其他的国家。
因为美国本身就生产不了这些商品,这是去工业化造成的结果。

中美之间的贸易减少了,那么需求的商品并没有减少,所以只能去其他国家购买,结果就是美国对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增加了。
最关键的是,中国的产品价廉物美,其他国家的产品不一定有中国商品的价格低,所以逆差扩大了。
居然扩大了?这估计是美国没有想到的吧!
现在美国对全球加征至少10%的关税,有些高关税甚至逼近了50%。
那么就问一声这种转移会怎么转移呢?
对外不行,当然就是对内转移了。
一旦出现对内转移,文章开头的一幕仅仅是一个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