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钦文夺冠,能否为举国体制下的中国体育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024-08-04 22:18:58

恭喜郑钦文为中国拿下第16枚金牌,而这枚金牌含金量之高,不仅仅在于它是中国网球史上的第一枚奥运金牌。对于举国体制下的中国体育而言,它为竞技体育的市场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毋庸讳言,郑钦文绝对是天赋型选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老天爷赏饭吃。少年成名后,一路高歌猛进,且不提未成年阶段获得的成绩,成人后的首个赛季,连夺四个女单冠军,其后的发展也是较为平顺。然而即便如此,哪怕在闯进本次奥运会女单决赛后,好多人仍旧下意识觉得已经创造历史,不太敢奢望更多。而郑钦文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证明,她值得更好的。

这块金牌含金量之足远超我们想象,它的出现,成功证明了市场体制下的竞技体育仍是大有可为。可能很多人仍不知道,中国网球作为中国竞技体育改革的先行者,已经实行举国体制和市场体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与前辈们如李娜、郑洁和彭帅们相比,郑钦文的成长过程更加依赖市场化运作,而非传统的选入省队、国家队集训,获得优秀成绩后再选择单飞。

当然,市场化的背后,是天价的投入,不管是启蒙老师,还是选择教练团队,家庭的支出必不可少。无法否认在这个过程中武汉市体育局、湖北省体育局和国家队的帮扶,但是帮扶的前提是能够看到成绩,而成绩的获得则需要前期巨量资金的投入。

或许很多人觉得哪怕到这一步,意义仍旧不大。简单来说对一个家庭而言,能为孩子投入多大体量的资金,从不取决于孩子的天赋,而是取决于一个家庭的收入。但是罗马从不是一天建成的,郑钦文的成功,起码证明了这条路即便再坎坷困难,却还是有成功的曙光。对于中国网球而言,也证明了之前选择的市场化道路的正确性。

很难说这一枚金牌,能不能够继续推进中国体育改革,就如同八十多年前牺牲的烈士,也不敢肯定自己的满腔热血,就能够推动这个国家更好一点。可现在屏幕前的你我能够证明,他们的牺牲和付出,构筑了我们如今这个和平富足年代的最坚实基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枚金牌砸不开改革的序幕,后续还会有更多的金牌、银牌,更多的成绩去证明,去推动体育改革。

在计划经济时代,甚至在市场经济前期,举国体制下的体育培养模式最大程度节省了资源,选拔了人才。甚至可以说,现今中国体育的辉煌成绩,都是举国体制造就的。一夕间想要切换成市场体制,引发的动荡、成绩下滑和保守势力的反击都是应有之义,严格来说可能也没有必要。毕竟俄罗斯的休克疗法珠玉在前,怕是没人想重蹈覆辙。但是从投入产出比、更大程度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节省资金的角度考虑,竞技体育的市场化是必须要走的道路。或者说,支撑举国体制的根基:政治因素在变得越来越淡,一个强盛起来的国家,不再需要通过奥运会上的金牌数量来提升国民自豪感、加强凝聚力。与之相应的,新时代的体育战略需要更多考虑如何提升国民参与度、提升个人主观能动性和节省有限的资金。

提到中国体育改革,不得不提的一个话题就是中国足球。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改革从1992年提出,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改革的成果是一地鸡毛。甚至国家队已经从改革前的亚洲杯的有力争夺者,改成了能够参加亚洲杯淘汰赛已经烧高香,对手从日韩变成了越南泰国。原因无他,换汤不换药,联赛改制、俱乐部市场化,都抵不过足协的一纸政令。98年万达退赛,到20年再次退赛,到23年国家队主教练李铁、足协主席陈戊源先后落马,再次证明了现有体制下的竞技体育模式,根本无法适应市场化的联赛运营,也就是俗称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放大视角后,我们会发现中国体育改革也只是深化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足协内部的顽固势力,也只是时代大背景下不思进取、抱残守缺进而注定要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保守贵族而已。体制但凡无法改革,绝大部分人进去后成为既得利益者,都会变成保守势力。而将改革的希望寄托于一群既得利益者,去推翻自身所处的阶层,无异于缘木求鱼。只有借助外部势力的冲击,才能有效推动改革进展。而这枚金牌,就是第一波冲击波。

我们不奢望一举建功,但是我们希望这枚金牌可以带来更多思考,带来更多尝试,即便这些尝试是失败的。但是失败本身,就是最大的收获。愿竞技体育给我们带来更多欢乐,愿竞技体育发展普及更多普通人,愿竞技体育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最后,还是为郑钦文祝贺,为所有参加巴黎奥运比赛的中国运动员鼓掌。

0 阅读:84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简介:二十年书虫,随意写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