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妈谈育儿
压岁钱,或多或少,都隐含着亲人的心意,还有来自家人的祝福
春节将至,小朋友们又可以开开心心收红包了
这本来是喜气洋洋的期待时刻,和单位同事聊天时她说出了积攒已久的心里话
同事小李告诉我,现在的新年红包已经失去了以前的淳朴,包个红包就像送礼一样让人有压力
打个比方,某亲戚给了你家孩子500元红包,而她家有两个孩子,那么就少不了1000元的红包(每个红包装500元),并且这些还只是孩子的压岁钱,还不包括走亲戚时的酒水钱
还有朋友会直接抱怨,每年辛辛苦苦挣钱回家过年,你买些东西、我提些东西,都是直接给商场做生意了
其实,亲戚之间串门走的热闹、聚的是情义,给孩子红包这件事情,也是长辈给晚辈送上祝福和心意
而红包的金额多少,对于多数人来说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图个新年祝福、互相见面的开心热闹
话虽如此,可有的时候红包金额多了也是一种压力
奶奶给孙女4000元压岁钱,哪料被孩子随手一扔来自山东的宝妈小陈,女儿萌萌今年已经5岁了
说起即将过春节收红包这件事情,小陈的脸上写满了“压力”两个字
怎么回事呢?原来,萌萌去年春节收到了奶奶的一个“大红包”,里边包了4000元钱
当时年仅4岁的萌萌拿起红包看了看,然后就随手一扔,大概也因为数目多了,红包一经扔出,马上就下起了现金雨
看着一张张现金飘落在地上,萌萌甚至还嫌碍事,把盖住玩具的几张现金随手扔进垃圾桶
这一幕,可吓坏了小陈,赶忙对着孩子教育说“你这孩子眼里只有玩具”
话音刚落,奶奶就接话说:“你赶紧替萌萌先收着红包,她这一脸视金钱如粪土的模样,哪里有你们小时候收压岁钱时的惊喜”
压岁钱本来就是对小朋友美好祝福的一份情怀寄托,可现在孩子的压岁钱红包,似乎跟过去的年味一样,回不到当初,也失去了原本的味道
有位朋友就告诉我,她和丈夫在外面奋斗了一年,一年到头的礼尚往来、经济开销,到了来年开春后甚至连自己孩子富裕都没有
还有一些朋友,为了“套路”孩子的一些压岁钱也是煞费苦心,像万元的天价烤鱼看起来是一个搞笑段子,却也反映了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
即为,现在的小朋友普遍都缺乏金钱观,如果万元天价烤鱼说拿就拿,那将来会形成怎样的消费观呢
小陈的故事,同样也让我陷入了一段回忆记得小时候最期盼的事情就是过春节,穿上新衣服,把收到压岁钱放在兜里小心翼翼保护着,哪怕和伙伴们玩得上蹿下跳,也会时不时地摸一摸才能心安
有一次春节,还发生了一件如今回忆起来能破涕为笑、又忧伤的事情
11岁的时候,老妈给我买了一件衣兜在后背的棉袄,当时还被爷爷奶奶打趣说“这就是专门用来收压岁钱的”
那一年,通情达理的爸爸也觉得我长大了,可以自己去保存收到的压岁钱,为了纪念与众不同的一年,他还给我了50元压岁钱(这是老爸第一次给我压岁钱)
穿着新衣服、握着老爸第一次给的压岁钱,仿佛走路都带风、空气都是甜的
没过两分钟,堂姐也穿着漂亮的新年衣服找我去放鞭炮,为了保护好老爸给的压岁钱,我让堂姐帮我把压岁钱装在后背的衣兜里
可那个时候正是贪玩的我们,谁也不愿意多浪费几秒钟,堂姐也是随手把压岁钱往我帽子里一装
就那样,在贪玩的年纪里谁都是满身活力,上蹿下跳、你追我赶,等到吃团年饭的时候老爸看着满手漆黑的我,问了一句“给你的压岁钱呢”
当时,我还乐滋滋地说“堂姐帮我放在帽子里了”
老爸听后,在我帽子里翻了又翻,结果什么也没有
他开始有些严肃了,带着不满的语气说“你放在帽子里跑来跑去,肯定是被风刮跑了”
关于老爸的严肃,当时我并没有埋冤,更多的是自责,因为50元钱,在当时可是不少的数目了
而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收到过老爸的压岁钱,每年收到其他亲戚的压岁钱也会乖乖上交给老妈
同样都是收压岁钱,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有种视金钱如粪土的感觉?在以前,压岁钱就是压岁钱,即便是没有红包的仪式感,也能激动好几天
可现在,压岁钱比以前翻倍,还有独特风格的红包装饰,也没有什么惊喜感
关于以前和现在的不同,我觉得最大问题就是时代在变迁、观念也在改变
比较明显的一点,以前的春节是传统,现在的春节更像是送礼
小时候过春节,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年一度最期盼的日子,可以穿新衣服、收压岁钱,还可以吃很多好吃的、玩好玩的鞭炮…
而这些,在如今的时代早已是寻常得不能再寻常了,想穿新衣服、想吃好吃的,也不再是节日化,什么时候都可以满足孩子的需求,就连压岁钱都是别人给100,就要回礼200
再来说说以前的春节传统,那个时候规矩比较多,团年饭前不能吃灶台前的食物,初一不能回娘家拜年,大年三十还要守夜
现在的春节就有些不同了,吃喝随意、团聚随意、也没有跨年守夜,团年饭后就开启了四方八路的走亲戚和“送礼”之路
前些年,因为没车一直都是跟着大部队一起窜门走亲戚,来到外婆家时刚坐几分钟,就被催促着“赶紧走,他们等着”
临别之际,外婆哽咽着说“你们要是来一下,还不如不来”
看到外婆的满头白发,我明白了,有家的感觉就是春节
而以前和现在的对比,让我体会到一种感觉,那就是“越容易得到越不懂得珍惜”,以前的春节虽然传统、规矩也比较多,但先苦后甜才是真正的品味人生
所以,同样是收压岁钱,现在的孩子多了一份红包仪式、却少了春节气氛
想要孩子重视压岁钱,除了金钱观培养,传统+仪式感也少不了说起孩子过年收压岁钱红包这件事,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不重视压岁钱就是因为日子过得太好了
其实,这就是缺乏金钱上的一种意志迷茫,对于孩子来说,压岁钱就是一个红包,而红包的作用是什么呢
曾经,我问6岁侄儿“你手里那么多红包,准备怎么用”时
侄儿一脸诧异地看向我,想了想之后又摇摇头
看着侄儿对压岁钱无欲无求的样子,我又问他:“难道你不想买玩具,不想吃好吃的吗”
侄儿告诉我“这些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经常给我买,我已经有很多了”
听到这里,我顿时就恍然大悟了,因为没有所求,所以也就没有所欲
当孩子所需之物应有尽有时,他们对金钱的需求和价值认知自然就会降低
这就是缺乏金钱观
而孩子对压岁钱红包的不够重视,除了缺乏金钱观的主观认知之外,还有来自对春节的传统+仪式感缺乏
当孩子感受不到春节的传统、和与众不同的仪式感时,春节的存在就会索然无味
而对于孩子来说,春节自然也就跟寻常日子没什么不同,那么从意志到心灵上自然也不会去重视
所以,培养孩子对春节压岁钱的重视感,除了主观上的金钱意志培养,还要注重春节的传统和仪式感
关于这些,我们可以分为两个大方面去影响:第一,传统方面:重视春节特色
传统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也是古老传统里比较盛大的一个节日
新年即将要来到我们的身边了,在告别过去比较特殊的一年里,想必家长们除了重视孩子对压岁钱的金钱观培养重视之外,也希望让孩子体验与众不同的年味
那么,一个有意义、又有快乐的年味春节,莫过于回归传统的那些风俗习惯、和传统特色了
有个同事告诉我,一定让小孩经常回到农村去体验生活,否则他们长大后可能连韭菜和小麦都分不清
同样的道理,孩子能不能重视春节、继承文化传统,也可以从带着孩子回老家过节开始慢慢培养
在那里,孩子能体验到不一样的传统习俗、人文环境,这些都会影响孩子重视春节的一种情怀感染
比如,带孩子逛集市买年货,春节穿红衣服,贴对联、剪窗花,大年三十守夜,以及拜年说吉祥话等等
虽然现在大多数地区都不允许放鞭炮了,但丝毫不影响春节传统、以及习俗带来的年味和快乐
如果实在不知道如何让孩子重温当年的那些年味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折纸、做花灯、剪窗花,这些有趣的手工制作比较符合孩子的贪玩和探索需求
大年三十也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看春晚,当我们真正放下手机陪着孩子享受年味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和孩子之间的春节快乐有很多
第二,仪式感方面:体现红包价值
有一年春节的前几天,表姐忙不过来时,把她的女儿笑笑送来让我照顾一天
考虑到快要过春节了,我带着笑笑去挑新年礼物,并且还告诉她“过年有惊喜哦”
笑笑一脸稚嫩地盯着我问“小姨,是什么惊喜呀,先告诉我嘛”
我拿出提前左挑右选的精致红包,指着它说“当然是给小可爱们包红包啦”
没想到,笑笑不仅没有惊喜,反而沮丧地嘟嚷着“我还以为什么惊喜呢,如果是我最喜欢的芭比娃娃就好了”
那一刻,我明白了
小朋友的快乐就是那么简单,喜欢他们喜欢的东西,也只有喜欢的东西才能体现节日的仪式感、和气氛价值
所以,春节红包的形式不止是红包,可以是孩子喜欢的芭比娃娃、仿真厨房玩具,也可以是孩子朝思暮想的某一份需求
把这份礼物放在一个地方,然后把礼物的所处位置,留点悬念地写在卡片上并装进红包
这种带着探宝悬念的卡片,既体现红包价值,又可以避免孩子因为金钱观缺乏而视金钱如粪土的随处乱扔
不过,这种以兴趣为主的对号入座实物是比较适合小朋友,挑选礼物不需要太贵重,符合孩子的兴趣即可最大化红包的价值
而对于上初中、高中、或大学的大朋友来说,他们有自己的需求、爱好和主见,这个时候压岁钱就是最好的红包方式
只不过,为了避免尴尬、体现压岁钱的价值,最好和亲朋好友们统一数额,大伙们都准备100、200的红包,没有所谓的攀比,也没有所谓的红包压力
那么,关于春节给孩子红包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