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活过了整个三国时期,目睹蜀汉的兴衰,后世却用一个典故来嘲讽

小僧乱翻史书 2024-03-11 23:48:3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叶友良

编辑|t

引言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豪杰林立。要说起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那真是要说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的这位豪杰,奸、勇、仁、义、智谋等方面在三国时期都未必能排上号,但他的名号却常出现在人们常说的俗语之中,他不是说到就到的曹操、他是蜀中无大将作先锋的—廖化。

(廖化 字元俭)

一、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廖化招谁惹谁了?

我一直有个疑问就是廖化到底是因为什么收到了这个评价,他是得罪哪位历史学家了么?后来一查才知道,廖化收到这个评价是得罪了这么一个老头。

(扫迷帚)

据了解“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一语是出自《扫迷帚》第二十四回,并非出自正史记载。原文大意为:

故事主人公资生正在编辑《县志》,《县志》大概就是古代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的这么一本书。

具体的内容编辑有多好没在文章中体现,但提到了资生很用心,查漏补缺、有用的留着、没用的删了。然后这时一个穿着松松垮垮的老头,撇着大嘴没等别人请就自己进屋往屋里走,而且还一屁股坐在那靠东椅子上,也是够没有礼貌的。

为什么说没有礼貌呢,是因为按照古代的规矩,主人才做东边呢。老头然后开始甩怪话了,原文为:“好,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你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来,怪极,怪极。”

(老爷子内心os:你算老几)

这是在清朝,一位老人用来讽刺年轻人才华和资历不够的比喻。

二、一腔热血、一身孤勇、险些爆头敌军司令官

那么廖化到底算不算大将呢?在此我暂不评述,我先讲几个故事给大家。

(司马懿)

三国演义第一百三回说到,时任魏军司令司马懿先生被廖将军追杀,追至一片树林间,司马懿没辙了,开始“秦王绕柱”围着树来回来去转,刹那间只见廖将军铆足劲朝着司马懿劈了一刀。

可惜没有劈到司马懿砍到了树上,趁着廖将军从树上拔刀的功夫,司马懿跑了,还把象征着司令的“金头盔”扔在了树林东边,自己奔西边跑了。值此一役,廖将军虽然没有喜提爆头敌军司令的成就,但获得敌军司令的“金盔”也可以能吹上一吹了。

(喜提金盔的廖将军)

关于廖将军的孤勇、热血的故事还不止如此,《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宗张杨传第十五》记载:羽败,属吴。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

几句只言片语,但细品却蕴含着很大的信息量。

这句话大意为关羽的部队被东吴击败,然后廖化也降了吴,但身降心还在刘备的蜀汉阵营中,于是谎称自己死了,偷偷拉着自己的老母亲往蜀汉跑。

注意原文还特意强调“昼夜西行”,在那个没有高铁、没有微信支付、没有滴滴打车的年代,昼夜兼程的赶路、还得一路照看着年迈的母亲。

(廖化)

不敢想象那是有多么不方便,甚至这一路上势必还有不少官军盘问、除了人为的阻拦和障碍,穿越吴蜀地区这地势也同样是个难以征服的障碍。能做到这一点仅凭武勇是断然做不到的、还势必得有智慧、以及坚定的信仰和信念。

后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据三国志记载,后来廖将军在秭归和刘备相遇,刘备见到廖化之后非常高兴,封为宜都郡太守。并给他独唱了一首歌,歌名无处可考了,但歌词还能查到,歌词是: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

(这首歌刘备当时应该不知道,但刘备肯定很感动)

三、见证蜀汉兴亡、蜀中无大将、廖化也不白给

廖化最早是关羽帐下一主簿,陪伴了关羽主宰过一州之地,后被东吴击败,后又逃亡回蜀汉。忠心耿耿的他,在这之后继续为蜀汉建功立业,也身兼要职。自然也经历过失败,最后也见证了它的湮灭。

据三国志记载,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刘备白帝城辞世,五月太子刘禅即位,改元建兴。廖化升任丞相参军。相比廖化另外一位同样担任过丞相参军的老兄名号可能更加响亮,他叫马谡。然而相比马谡,廖将军可不是纸上谈兵之人。

(马谡)

延熙元年(238年)九月,在蜀国北伐战争中廖将军攻打魏国守善羌侯宕蕈驻守的营寨。魏国雍州刺史郭淮派王赟、游奕两路兵马夹击廖化。行军打仗“分兵”除非是有所侧重,互相能配合,否则就是兵家大忌,非常容易被逐一击破,

廖将军也深谙这个道理,并且他还发现游奕的部队营寨所驻的地方都是非险要之处,随即抓住机会击败了他,另一路部队的首领王赟也在战斗中身亡。

这段故事史书上是以第三视角去记录的,雍州刺史郭淮将这个战斗安排上报给时任魏国皇帝,皇帝给他的回复了四个大字“兵势恶离!”意思就是别分兵,然后连忙下诏书调整战略部署,结果诏书没到,两位大将的头颅已然落地。

延熙十二年(249年)廖化随姜维再次对雍州展开进攻,此次两军在白水南北两岸对垒。姜维令廖化在白水南岸扎营以牵制住对面的邓艾军团,自己打算去偷袭洮城。谁曾想邓艾识破了姜维的计谋,抢在姜维的前头抢占了洮城,蜀汉部队也因此不得不撤退了。

(姜维)

景耀五年(262年)秋,姜维继续北伐。这时廖化提醒姜维要正确考量敌我双方的力量,我们无论是从战略和战术上都比不了对方,如果还继续发动战争,那就是以卵击石呀!用兵不知道节制,必然将会受到惩罚的!

史书上记载的廖将军的原话更加短促铿锵有力,“兵不戢,必自焚!”但这时估计姜维的心里想的可能也是“哼,真当蜀中无大将了。你瞎显摆啥。”姜维并没有采纳其意见,最后也在同年十月再次被击败。

景耀六年(263年)八月,司马昭向蜀汉大举进攻。后主刘禅命廖化前去支援姜维。九月,姜维被邓艾所迫退往阴平,与廖化在此会师。

(刘禅投降)

然而此时邓艾、钟会的部队已经势不可挡。廖化、姜维等蜀将也是不断地且战且退,且退且战。最后退至广汉郡郪县一带不久后得知了刘禅投降的消息,至此蜀汉政权也算是彻底走下了历史舞台。景元五年(264年)春,廖化在迁徙洛阳的途中病逝。

从以上内容不难看出,廖化在无论是从宏观战略的判断,还是从战役中对战况的即时分析都是很有预见性、很果断的。因此就算蜀中无大将,廖化也不白给。

四、真正的行家,都闷声发财

或许各位包括上文提到那坐东边的老头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大将,更多的是从他的战功、名声所作出的判断,这确实也很讲理,但关于打仗这件事儿,善战的人可能还真没有那么响亮的名声。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提到,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

这句话大意就是真正善战的人,没有什么令人拍案叫绝的智谋,更没有那种后世称赞的勇武,因为他们在开始战斗前就已经处于不败之地了,已经将对手研究透了。他们在开战前就已经创造出了战斗必胜的条件,因此除了胜利也并没有任何的其他可能。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胜利之师和败军的区别也就在于此了。

(廖化)

明白了吗?闯进别人家还非得坐在东边座位那个老头。打铁还需自身硬,与其有那功夫上人家甩怪话,不如回家练练自己的本事吧。

资料来源:

陆传英.廖化的才干[J].职业,2013,(31):27.

陈之.廖化为何被冤[J].源流,2007,(01):50.

1 阅读:1550
评论列表
  • 2024-03-17 18:43

    算嘲讽吗,一把年纪了还能当前锋不是体现廖化的能力?廉颇老了还能吃几碗饭,难道还能说廉颇是老饭桶?

小僧乱翻史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