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后,中堂李鸿章为何还能翻身?从此走上了坚定的亲俄之路

历使鉴赏者 2024-11-18 10:25:31

李鸿章的事业起点,主要是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原本他只是曾国藩的弟子,跟着老师在湘军中充当一名幕僚。这么混下去,虽然饿不死,但也绝对不会成就大业。

是曾国藩提点了他一番,让他主动回到家乡,组建起了一支类似湘军的淮军。淮军不仅在平定太平天国之乱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对后世中国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

大体上我们可以这么看,淮军是北洋陆军和海军的前身,北洋陆军和海军,又是北洋军阀的前身。北洋军阀曾统治中国16年之久,而且为中国走出封建王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说李鸿章迈出的一小步,决定了中国未来半个多世纪的一大步。最让李鸿章感到自豪的,自然是组建了赫赫有名的北洋水师。

按照当时的吹嘘,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李鸿章没事儿就派遣北洋水师到世界各地耀武扬威,彰显清朝的武力值。直到1895年甲午海战结束后,这一切都成了梦幻泡影。

甲午战争后,李鸿章几乎被一撸到底

北洋水师每年花费几百万两甚至上千万两白银,而且是合理合法合规的花钱,毕竟要添置军舰炮弹以及各种训练装备等。

所以说,那时候清朝是集全国之力在帮李鸿章打造一支私人兵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北洋水师的用人方式粗暴简单,淮军将领一律重用,你再有能力,也得屈居其下。

因为淮军是李鸿章一手拉起来的乡勇,多数将领都来自李鸿章的老家。电视剧里有人指责李鸿章任人唯亲,结果他还义正辞严地反驳:我不任人唯亲,难道还要任人唯疏吗?

这逻辑就是没有逻辑,纯粹是看个人好恶来用人,缺乏相对完善的用人制度,这集团能好才怪了。

不管怎么说,李鸿章凭借北洋水师,在清廷高层牢牢占据着一号臣子的位置,可谓是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10年老李的小日子别提多滋润了。

不过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以后,老李开始紧张了。他兜里就这么一张王牌,如果轻易打出去,万一打输了,那他的仕途可就彻底完了。

因此,在甲午战争中,李鸿章迟迟不肯下决断,让北洋水师全面出击,与日本正面交锋。结果错失了最佳的反击时间,导致北洋水师几乎全军覆没。

那些年,让日本人仰望的北洋水师,居然就这么稀里糊涂被日本的海军给灭了。从此以后,李鸿章丢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等一系列实职。要不是在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老李挨了一枪,可能连文华殿大学士的虚衔都保不住。至于说他挨了一枪,导致赔款减了一亿两白银,纯粹无稽之谈,只是在为他脸上贴金。

凭借亲俄思想,李鸿章再次崛起

按道理说,老李的仕途算是走到头了,打了这么一个大败仗,把清朝北洋务运动以来数十年的积攒几乎都给赔光了,慈禧怎么也不可能再用他了吧?

结果大家还是低估了李鸿章的手段。

李鸿章对自己的未来还是有想法的,他觉得既然过去亲英美,没能取得理想的结果,要不换个方向,开始亲俄吧!

为此,李鸿章悄悄让自己的儿子联系上了俄国,双方很快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李鸿章打算借沙俄的力量来遏制日本,从而让自己借力再上青云。

沙俄这边也不傻啊,凭啥你想借就借?他们自然也是有所求的。俄国人最爱的当然是土地,所以李鸿章必须要默许俄国人染指中国的土地,否则这项合作是无法达成的。

在1896年《中俄密约》签订之前,其实双方就已经谈妥了,接下来就是走个流程。沙俄需要拉李鸿章一把,李鸿章则需要在上位后,切割一部分国家利益给沙俄。

1896年,沙皇尼古拉二世举办加冕礼,特地邀请中国代表参加,但是沙皇指定要求让赋闲在家的李红担任此次出访俄国的大使。

好家伙,清廷高层都震惊了,沙皇怎么会和李鸿章混到一起的?不管怎么说,人家老李可算是找到了门路,就这么再次得到了清廷的重用。其实回顾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这场加冕礼,或许就是为了李鸿章的到来而办的,包顿饺子就是为了那口醋。

李鸿章和沙俄签订的《中俄密约》中,允许沙俄在东北修铁路,同时沙俄用这条铁路运兵马物资,无需清廷同意。这无异于是将东北卖给了沙俄。不过能换来老李的第二春,他觉得这买卖划算极了。

坚定走上了亲俄之路

李鸿章的亲俄之路,也由此拉开了序幕。得到重新重用后,李鸿章和沙俄的利益基本就捆绑在一起了。

因为沙俄和过去一样,坚定支持这个代理人,清廷也不敢拿他们怎么样。

1858年签署《瑷珲条约》的黑龙江将军奕山,曾经被清廷一撸到底,但是由于沙俄的力挺,人家没多久就再次恢复了御前大臣的身份。

1878年崇厚前往俄国签署《里瓦几亚条约》时,擅自将7万多平方公里割让给了沙俄,让清朝损失惨重。

等到崇厚回来以后,立刻就被弹劾下了大狱,结果呢?沙俄逼着清廷必须要把崇厚放出来,并且官复原职。为啥?那可是俄国的好朋友啊!

这回沙俄如法炮制,再次与李鸿章达成了协议,双方互帮互助,各取所需。李鸿章再次重回巅峰,成为了清廷的柱石大臣,而沙俄也开始步步紧逼,谋取东北的利益。

首先,沙俄在东北开始修铁路,建教堂,建俄语学校,建银行。甚至在每个车站附近,划出一大块地,打算修建俄族村。

紧接着,沙俄又在1897年年底,强行将海参崴的海军,开到了旅大港,霸占了辽东半岛。第二年沙俄和清廷补签了一份《旅大租地条约》,美其名曰是在帮清廷防备胶州湾的德国人。实际上沙俄和德国当时是串通一气干这事儿的,一个占胶州湾,一个占辽东半岛,大家各取所需。

局势已经十分不稳了,英国在1898年,和清廷签了《拓展香港界址专条》,将新界给租借走了。法国在1899年又与清廷签署了《广州湾租界条约》,将湛江给租借走了。

美国人一看急了,俄国、德国、英国、法国,轮番从清朝手里租借土地,这么搞下去,大家各玩各的,清朝的版图早晚被列强瓜分干净了。到时候还有他们美国人什么事儿?

那时候美国还不算太强,所以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也就是列强在华的现有利益,美国就认了。但接下来,大家应该实现贸易机会均等,利益均沾的策略才对。

不管美国人是出于什么目的,但这一政策的确避免了中国被列强们进一步瓜分的厄运。中国这才没有沦为奥斯曼土耳其的下场。简单来说,就是所有列强都盯着中国这块肥肉,那谁也不敢轻易瓜分走一大片领土。

李鸿章与沙俄签约完成后,顺利达成了清俄军事同盟,这可把清廷高层给高兴坏了。慈禧更是自认为拿到了一张护身符,所以对李鸿章更是赞赏有加。

其实打了败仗,割走一些土地,对慈禧来说,没什么好痛心的。只要自身的地位和安危不受影响,她倒是乐于继续重用李鸿章。李鸿章正是看到了这一点,知道老太太的小心思,所以才会坚定走上亲俄之路。

李鸿章:沙俄误我

《中俄密约》中,有两条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是日本及其同盟国,如果入侵中俄任何一方领土,那么双方就应该一同御敌。第二是但凡任何国家入侵中国,沙俄必须要协力御敌。

这才是慈禧最高兴的地方,毕竟沙俄在西方也是赫赫有名的列强。除了英法德以外,沙俄还真没几个忌惮的对象。

按道理说,清廷应该高枕无忧了。结果到了1900年,意外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沙俄不仅没有帮着清朝,反而成为了其中的主力。

沙俄在入侵京城的队伍中,出兵数量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但是沙俄还出动了17万大军入侵东北,正儿八经的第一名。

1901年李鸿章奉命与列强们签署《辛丑条约》,发现沙俄索要的赔款,居然占了八国联军总额的近三分之一。老李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这就是当年自己心心念念所依仗的盟友。这回他的仕途算是彻底完了,心灰意冷的老李,在签约结束后没多久便驾鹤西去了。

1 阅读:103
历使鉴赏者

历使鉴赏者

深耕历史,解读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