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晤仅一天后,美国牵头14国,达成协议,想“卡死”中国产品!

大表哥侃呀 2023-08-29 02:01:03

“气球事件”引发的中美高层对话暂停,最近已经重新启动,这一次的三次会晤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中国外长秦刚会见了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接着,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会见了美国总统国安顾问沙利文;最后,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举行了会晤。这三次会谈在多个领域展开讨论,为中美关系的全面解冻铺平了道路。

然而,在双方需要共同努力、展现诚意以改善双边关系的关键时刻,美国却不合时宜地再次发起挑衅行动。据观察者网报道,在王文涛会见雷蒙多仅一天后,美国便宣布了“印太经济框架”部长级会议上的新协议,其中14个成员国在供应链领域达成共识,试图减少对中国产品的依赖。美国的这一举动显示出其意图,即深化与亚太伙伴的经济合作,以增强全球竞争力。

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智库多次提出建议,试图在遏制中国的战略中构建各种联盟,如由美日印澳组成的“四方安全对话”、美英澳组成的AUKUS军事联盟,以及以美日韩台为核心的“芯片四方联盟”。然而,在经济领域,美国似乎缺乏对华施压的工具,这成为其对华战略的一大缺陷。

随后,拜登政府在疫情未完全结束的情况下,宣布了“印太经济框架”的成立。该框架的初始成员包括美国、印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以及斐济,这些成员国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的40%。

然而,美国的企图可能并不容易实现。首先,尽管“印太经济框架”成员较少,仍存在内部分歧。美日韩印有可能会合力遏制中国,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难以做到,因前者正致力于改善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后者与中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另一方面,在供应链领域,美国本身也无法脱离中国。疫情期间,美国供应链断裂,许多商品供应短缺。此外,拜登政府刺激经济措施导致美国民众购买力增强,然而却选择购买廉价的中国商品,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工业产品制造国,几乎能生产所有类型的商品。因此,美国试图遏制中国产品的努力可能会适得其反。相比之下,受到协议限制而难以购买中国商品的国家才会陷入困境,如立陶宛的例子所示。美国及其“印太经济框架”成员无疑清楚这一点。因此,这个协议很可能只是一纸空文,不过是为了展示而已。

综上所述,美国试图通过“印太经济框架”来遏制中国的努力可能会在现实面前破灭。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强大的生产能力,使其具备了抵御外部压力的能力。而美国的挑衅行动只会让自己陷入尴尬境地,最终损害其自身利益。

0 阅读:1831
评论列表
  • 2023-08-29 11:30

    自媒体啥时候的过时新闻?

大表哥侃呀

简介:大表哥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