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为什么斗不过毛泽东?他们如何改变中国历史走向

彼岸紫竹 2024-04-10 08:22:56

我前两天去了一趟蒋介石故居,可以说对蒋介石的了解又更深了几分。毛泽东与蒋介石,可以说是整个20世纪,对中国改变最大的两个中国人,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胜败决定了中国未来的走向,所以比较他们两人的异同,具备非凡的意义。

先说两件有意思的事情。

溪口小镇不大,这是我第二次来玩,还没走到溪口老街,一个大姐走上来问我要不要导游,说没有导游讲解,只是看一些房子没什么意思,价格不贵,150块钱,我答应了。导游大姐就是溪口当地的,姓蒋。讲解途中向我们介绍了溪口三大姓,我是第一次听说,竟然是“毛、周、蒋”,此三人在上个世纪恩怨情仇一辈子,竟然在溪口小镇,蒋介石的老家和谐并存,真是造化弄人。

还有件事,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与毛泽东是同族,湖南湘潭与奉化溪口的两支毛氏是同宗同族,都是从江西迁移而来。这么说来的话,蒋介石与毛泽东竟然还是亲戚关系,这次溪口之行长了见识,不虚此行。

毛福梅(左)

不苟言笑与天马行空

两人在生活习惯方面有很大不同。蒋介石周围的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包括他的衣着,办公室和居家都是如此。毛泽东恰好与蒋介石相反,他的书房摆满了书报,方便随时翻阅。

蒋介石从来都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腰板笔直,连风纪扣都扣得一丝不苟,他非常在意自己的军人气质和军人仪态。

蒋介石一向生活简单严谨,每天5点半到6点之间必定起床,活动筋骨,然后早读。他在听汇报和开会时,除了必要的讲演之外,通常很少讲话,总是坐在那里听汇报和讨论。

《西行漫记》的作者斯诺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是在陕北保安。那里的条件相当艰苦,因为是黄土高原,天旱水缺,人们很难得有洗澡搞卫生的条件。当时两人坐在院子里,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毛泽东一边与斯诺谈天说地,一边捉虱子,一边把吸满了血的虱子用指甲挤破,挤得啪啪直响。美国人心想:这个人好潇洒呀!

从这个小例子可以看出来,从人格魅力上说,蒋介石那是不及毛泽东之万一。

仔细思考后,发现毛泽东与蒋介石一些相同与相异之处。他们都是南方人,都出身平民,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完全凭自己的奋斗。

蒋介石和毛泽东都擅长以退为进,不过毛泽东是在军事上以退为进。蒋介石则在政治上以退为进。蒋介石在政治上通过3次下野以退为进,毛泽东则通过在军事上以退为进,使弱小的红军多次打败强大的国民党军队。

不同的地方就更多了。毛泽东喜欢吃辣椒和红烧肉,蒋介石则吃的比较清淡,毛泽东晚睡晚起,睡眠不规律,蒋介石则早睡早起,非常有规律;毛泽东喜欢抽烟和喝茶,蒋介石最讨厌抽烟,下属,甚至宋美龄都不敢在他面前抽烟,也不喝茶,平时只喝白开水。

导游大姐讲到蒋介石生活习惯的时候,提到蒋介石与宋美龄生活习惯差异很大,蒋介石是早睡早起,蒋美龄是晚睡晚起,两人作息时间不同,蒋介石跟蒋美龄住在文昌阁,那是在溪口溪水中间的一座小别墅,抗日战争之间还曾被日军炸毁。蒋介石早起之后在窗口眺望老家,老家升起炊烟,就能过去吃早饭了。

宗教信仰呢?蒋介石人生中更换过一次信仰,他9岁跟大哥蒋介卿分家,蒋介卿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欺负蒋介石母子,只分给他们三间祖屋,现在祖屋的门槛上还刻着两个标记,一个是一枚铜钱,蒋家世代经商,喜欢钱;还有一个是万字印,蒋家世代信佛,他应该也不例外,后来蒋介石为了娶宋美龄受洗成了虔诚的基督徒,据说抗战期间每天祷告,从未间断。

如果真的有主的话,中国人民受此劫难的时候,主在哪里?

毛泽东没有宗教信仰,共产党人都是无神论者,我也是,他一生信奉毛克思主义,坚信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毛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一代代的中国人富国强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什么理论能救中国,我们就信奉什么理论。

几千年来,我们中国人都是这么做的,我们是最纯粹的实用主义者,什么宗教信仰,不灵的神,没有存在的必要。

这里还有个小故事,能够反映两人性格,重庆谈判后,蒋介石曾对秘书陈布雷说:“毛泽东此人不可轻视。他嗜烟如命,手执一缕,绵绵不断。但他知道我不吸烟后,在同我谈话期间,竟绝不抽一支。对他的决心和精神,不可小视。”

毛泽东为了谈判有一个好的气氛,竟有如此之大的毅力,在蒋介石面前不抽一支,而蒋介石在谈判过程中,竟然还能注意到对手的这种细节。

两位领袖,确实都非常人。

另外,虽然毛泽东亲手缔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但并不以军人自居,且从不带枪。曾说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并且谢绝了中央军委颁发给他的大元帅军衔。而蒋介石则无论什么时候,腰板都挺的笔直,头发也保持剃的光洁,时刻标榜自己是个标准的军人。毛泽东没上过军校,没有正规学过军事,却打败了读过军事学校,且担任过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

说到蒋介石与毛泽东在军事指挥上的差异就大了。

蒋介石虽然接受过军事教育,但是可能是因为接受教育程度较低,他总是把注意力放到一些行军打仗的具体事务,比如如何行军,如何扎营,如何布哨,甚至应该在哪里设置机枪点。在几次围剿红军和后期解放战争大会战的过程中,他往往亲自上阵,指挥前线部队,偏偏能力又不行,从连营到师,一番死亡微操,把几十上百万国军搞得全军覆没。

毛泽东从不关心前线将领具体的指挥,他只关心大的战略,比如著名的论断“抗日战争急不得,解放战争拖不得”,抓住美苏在欧洲对峙的有利时机,迅速发起三大战役,一举解放全国,这才是真正的战略家。具体到指挥上,毛泽东带领人民军队,大胆采用运动战的战法,穿插迂回,围点打援,总是能够在总体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在局部形成对敌人的优势,这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他不怕打烂坛坛罐罐,不跟敌人纠结于一城一池的得失,正所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进攻时大踏步前进,后退时大踏步后退,一切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宗旨,经常牵着国民党军队到处跑,把蒋介石耍得团团转。

这种战法,只学过较低层级军事理论的蒋介石不可能学会,也完全无法适应,只能丢盔弃甲,败退台湾。

组织不同

蒋介石与毛泽东建立或者参与建立的组织,国民党与共产党也有很大的不同。国民党虽说有三民主义这个政治纲领,但实际上,国民党员基本没有信仰,蒋介石又是个传统的中国人,国民党基本就变成了一个以利益为核心连结在一起的组织。

这在解放战争中就表现出非常大的弊端,蒋介石的各个重兵集团,一旦被围,都会呼叫其他集团来救,但是为了保留自身的力量,其他人往往见死不救,眼睁睁看着这些重兵集团被解放军一个一个吃掉。

以利相交,利益没了,组织也就散了。

共产党就不一样了,来参加革命的都是抱着相同的信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拯救这个苦难的国家,建立新中国。通过信仰凝聚在一起的组织,将会爆发强大的战斗力,所以从红军,八路军到解放军,志愿军,才能够做到令行禁止,军令如山,甚至经常出现为了完成任务,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这样的部队,在战争中将会爆发强大的力量,以利相交的国民党军完全不是对手。

结语

蒋介石与毛泽东之间的斗争,说大了就是两种阶级,两种思想,两种主义之间的斗争,说小了就是传统守旧的中国人,跟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人之间的斗争。

重庆谈判的时候,蒋介石曾经问毛泽东的卫士,跟毛泽东是什么亲故关系,因为他自己的卫士,不是黄埔生,就是浙江人。毛泽东的卫士回答,非亲非故,是为了革命,为了实现解放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走到了毛主席身边。蒋表示无法理解。

他当然无法理解,毛泽东一生为了革命几乎奉献了一切,蒋介石根本不敢让儿子上战场,输给毛主席天经地义。

毛泽东和蒋介石这两个曾经主宰过中国命运的巨人,逝世的时间也只相差一年,几乎是先后从历史舞台消失。至于他们的成与败,得与失,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3 阅读:435
彼岸紫竹

彼岸紫竹

挖掘真相,用冷静的理性温暖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