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加勒比海小国海地发生惨案,一群神秘政变者闯入海地总统的住宅,把时任总统莫伊兹乱枪打死。
在莫伊兹的家被入侵时,总统打电话给警察局,让警察局长带人增援,但警察局无动于衷。
莫伊兹又打给军队,希望军队支持,但军队还没行动,总统就被匪徒12枪打死——头、胸、腹都血肉模糊。
总统在家中被政变暴徒杀死,国家军警毫无行动,这种情况在20世纪的非洲时有发生,但在现代世界已经很罕见。
事后,包括美国在内,不少国家批评海地“已经失去了一个主权国家的职能和尊严”。
其实在海地政变前,中国政府就罕见地在联合国批评过海地:这里消耗了80亿美元的国际援助,国家依然贫穷不堪,人们吃土为生。
2010年海地大地震后,当地不仅真的吃土,还闹出人肉市场的丑闻,让全世界咋舌。
别看这个小国今天基本“无可救药”,在百年之前,小小的海地也算是“拉美之光”,是民族独立的火炬,是自由民主的灯塔。
但作为黑人主体国家,海地在20世纪和非洲兄弟一样陷入动荡和腐败的深渊,隔壁美国的干涉于事无补,甚至间接加速了海底的堕落。
那么,海地现在有多糟糕?该国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向堕落的?现在的海地还有振兴的希望吗?
【一】
生活在海地,到底是种什么体验?
海地共和国,位于加勒比海的“海地岛”上,海地岛面积7.6万平方公里,但海地只占西部三分之一,面积不到3万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
这里是拉美地区非常罕见的纯黑人国家,黑人占人口数量的90%以上,其余人口也是混血人。所以行走在海地的街头,人们会感觉在非洲,当地的文化和物产也跟非洲西部相似。
但在今天,哪怕和非洲西部相比,海地都显得非常不入流,这里的人民自从2010年海地地震以后就没有过一天好日子。
一个海地平民每天早上起来,首先要为当天的食物而发愁。
如果是海地的城市居民,城里还有联合国的补给散发点,联合国每个月从海外运来大米和其他副食,争取喂饱海地的平民。
但可惜的是,这些物资大部分被政府或者民间的权势集体瓜分,只有很小一部分分发给人民。大量的物资被贪官污吏送往黑市,榨取老百姓为数不多的资产。
海地城市里没饭吃,农村地区的海地人日子也不好过。
当地的农业水平不高,仅仅靠农作物是不足以让全家吃饱的。所以农民们会去附近的山脚下挖土,加水搅拌后加入盐、黄油或植物油,做成泥浆,然后晒干成泥饼,这就是他们的主食。
就连海地儿童,都在吃这种几乎没有任何营养,而且极难消化的食物。
解决了吃的问题后,年轻人们还要去找点活儿干,赚点钱买生活必需品。因为哪怕是吃土,里面的盐和黄油也是要用钱买的。
海地国内1000万人,约有500万人完全没有生计,有800万人每天都需要赈济。
当地有极少数的工作岗位,基本都和外国产业有关,海地人要么在工地或者码头上打杂,要么进入工厂或种植园打短工。
如果放在一个正常的国家,这些工作岗位会挤破头。但在海地不太一样,年轻人们愿意工作的寥寥无几。
长期以来,当地人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哪怕穷一点,只要饿不死,就不愿意改变。当然,海地人也不是完全不愿意“奋斗”,只不过他们的“奋斗方向”有点特殊。
海地是世界上犯罪最猖獗的国家之一,和中美的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差不多,当地黑帮横行,甚至控制着地区的生死命脉。
黑帮们平日走私、勒索、绑架,主营业务则是贩卖毒品——海地靠近美国,是南美毒贩在加勒比海上的重要转运站,每年有50吨以上的南美可卡因从这里发往美国南部。
海地黑帮以武力为贩毒作掩护,并用毒资收买年轻人卖命,买武器和政府对抗。
2022年12月底,一个叫“亡灵帮”的黑帮就袭击了海地首都太子港附近的村庄,和当地的武装人员发生交火。
黑帮分子在村里杀死20多人,纵火焚村,然后逃跑。等海地的军警赶到时,只能帮助村民处理后事。
海地的年轻人,尤其是男性喜欢在黑帮里捞一票,然后拿钱去“走线”,即前往中美洲后辗转偷渡美国。
当然,在黑帮里挣钱是刀口舔血,九死一生。这倒不是因为海地政府多厉害,剿匪多成功,而是因为海地有100多个大小帮派,竞争激烈,火拼起来死伤无数。
【二】
海地的堕落,是殖民地悲剧的缩影
暗无天日的海地,近几十年就这样拿走了联合国80亿美金的补助,还有美洲国家组织和美国的大量补助。
对于这个不到3万平方公里的小国来说,这些钱足够把1000万人安顿好,起码不至于顿顿吃土。可是海地政府向全人类展示了无能的底线在哪里,这里依然是赤贫状态。
要知道在大航海时代,海地所在的海地岛是“欧洲的奶牛”,这里物产丰富,曾为欧洲供应优质的蔗糖、烟草、棉花、可可。
海地的富庶曾冠绝加勒比,但列强的压榨加上本国出了几个败家领袖,把海地带到了深渊。
实际上,海地堕落的过程,就是殖民地国家衰落的样本。
全人类都应该牢牢记住海地这片土地,因为在500年前,一个叫哥伦布的航海家来到了这里,宣布自己发现了“印度”。
是的,哥伦布最先登陆的是海地而不是美洲,这片岛屿当时住着印第安人。所以海地才是人类征服新大陆的起点,也是大航海时代的跳板。
海地的印第安部落当时处在内战之中,欧洲人加入了内战,最终以军事联盟的形式在海地站住了脚,进而侵略了整个加勒比地区。
由于海地的气候非常适宜热带作物生长,西班牙人在当地开垦耕地,屠杀了反对他们扩大地盘的印第安人,并逐渐把黑人运到了这里,完成了人口置换。
海地早期的明星作物是甘蔗和棉花、烟草,西班牙人的船每次都从海地满载而归。后来法国人赶来,分走了海地岛的西北地区,建立了“法属圣多明克”。
东部地区则在西班牙手里,史称“西属圣多明克”,这就是现在的多米尼加。
18世纪末,海地地区出产的蔗糖和咖啡占到全欧洲消费量的一半以上,当地有50万黑人奴隶在种植园劳作,吃着简陋的饭菜,还要经受奴隶主的鞭打。
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白人移民增多,一些白人和少量自由黑人居住在一起。久而久之,他们和黑人结合产生的“黑白混血人”团体渐渐壮大,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力量。
这个群体有白人基因,继承白人地位,所以天然不是奴隶,且很多受了良好的教育。
18世纪90年代,黑白混血人在美国、英国的支持下起义,打败了法国人,于19世纪初取得了海地政权。当地建立起黑人帝国,这是全世界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国家。
直到今天,海地政府都以此为傲,常在黑非洲国家面前吹嘘自己的“辈分”。
独立之后的海地政府雄心勃勃,但因中央权力太弱,海地进入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内乱。当地虽然都是黑人,但并不团结,既没有统一的语言,也没有统一的信仰。
海地在这期间建立了几个帝国,还陷入南北内战,严重影响国内生产,让海地失去欧洲农产品供应的龙头地位。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海地居然走马灯似地上台了几十个总统,一人上去一两年甚至几个月就下台,国家内政、经济没有任何进步,彻底沦为加勒比穷光蛋。
此时欧洲人趁机联合本地的买办,把分给黑人的土地又买了回去,造成土地兼并。随着种植园开了起来,海地贫民继续如奴隶般工作。
可不要小看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几十年,这是全球各大文明走入工业化的节骨眼。海地和西方接触很深,本应该抓住机会出口商品,换取资本,促进工业化。
但海地自己忙着搞内乱,经济不进反退。
到一战期间,海地被美国暂时“托管”,这是海地独立200年来唯一的高光时刻。
当时美国政府维护了政权稳定,搞了点经济建设,让当地的面貌焕然一新。20世纪30年代后,美国撤走,海地被独裁者文森特统治近20年,整治还算稳定。
但文森特在40年代下台后,海地再次内乱,50年代,该国出现了闻名世界的奇葩领导人杜瓦利埃。
杜瓦利埃和儿子两人统治海地几十年,他俩涸泽而渔地贪污,不管民间死活。最终杜瓦利埃父子成为拉美的富豪,但海地却几乎崩溃,在没打仗、没有天灾的情况下闹饥荒。
杜瓦利埃父子倒行逆施,但却稳定统治几十年,背后少不了美国的帮助。
美国此时深度介入海地的政治,控制着该国的经济命脉,狠狠倾销商品,低价购买原料,刮了海地人的油水。
直到小杜瓦利埃实在干得太过分,当地饿死人,美国才把他撵走。
90年代,美国再次插手海地事务,辅佐阿里斯蒂德神父当上总统。但他无法压制海地骄横的军警部门,10年内三起三落,最终在2004年下台。
由此开始到今天,海地的政治成为大商人和外国代理人的猎场,一共上台了5位总统,但没人能好好干完任期。
【三】
总统被乱枪打死,海地为何成为修罗场
海地政治的混乱,根源还是经济问题。
海地被杜瓦利埃父子祸害之后,国内的经济一直没能恢复,加上人口不断增长,任何一届政府都无法解决吃饭问题。
到这里有个问题:海地是热带地区,而且曾是农业大国,为什么会吃不饱饭呢?
海地的确自然条件很好,以前可以说是富足的世外桃源,但是在20世纪末,这里的自然环境破坏严重,而且农业基础设施荒废,农产品产量非常低。
由于海地人口不断增长,导致海地人无序地开发山林,破坏大量山地的森林,造成水土流失、荒漠化。
当地的农业缺乏政府的支持和补贴,农民缺优质种子、缺化肥、缺农业技术支持,而海地政府没有能力组织这些事。
要知道,海地政府虽小,各部门却很齐整,军警人数不少,但他们无心管理国家,只是一心贪污。
在全球180个国家的清廉程度排名里,海地是倒数前5位,基本上高层官员无人不贪。在这里,贪污、暴富、移民才是国家上层的共识,他们对振兴国家没兴趣,他们根本不爱这片土地。
联合国每年给海地运去大量物资,该国的官员堂而皇之当起“二道贩子”,把联合国物资拿去黑市换钱,甚至整船开到别的国家去售卖。
以前还有一些国家站出来指责,但2010年海地大地震后,这个烂摊子彻底失控——当地开始人吃人,大部分国家都不好意思在这时候踩一脚。
海地在2010年1月的大地震造成30万人死亡,主要死亡人口来自首都太子港。这里的建筑质量太差,导致几十万人被活埋,地震后这里尸臭熏天,惨状震惊世界。
从这一年开始,海地再也没有恢复过来,每年联合国拉去无数物资,给予大量贷款,但这些钱都被政府贪污,底层百姓仍在苦苦挣扎。
然而,海地的人民居然也已经对痛苦感到麻木,当地8成人口是文盲,他们没有改变人生的机会,只能安心“吃土”。
2021年,多个国家在联合国大会上批评海地,让海地成为众矢之的。而没过两个月,该国发生政变,总统被乱枪打死。
这次刺杀是海地反对派政客组织的,他们以总统莫伊兹涉毒为理由,雇佣哥伦比亚军人将其刺杀,好让议会重新选举。
闹出这么大的事,世界主要国家却反响很小,因为谁都不知道怎么办,也没人想蹚浑水。
外网甚至讨论认为,对于今天的海地来说,最好的情况就是让联合国或者隔壁的美国接管这个国家。
国际上这么想,其实也并非空穴来风。
在海地历史上,本地人组织的政府都没有好下场,因为没有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来构建完整的官僚体系。就算有两个英明的政客,手下依旧都是蛀虫,他们的政府也注定长不了。
放在冷战时期,美苏肯定会争取这个小国,毕竟这里人口众多,且离美国很近。但苏联早已不在,美国没有对手。对美国来说,这个烂摊子只要不影响自己,自己就不想花费精力。
2021年,就连脾气很好的中国外交部都批评了海地,足见五大国为代表的联合国对海地的厌恶。
厌恶归厌恶,联合国没有放弃这里的千万人民,据说针对海地的新型援助正在计划中,这次不是光送钱,而是要深入当地的管理。
如果这一招奏效,未来20年,海地可能会脱胎换骨。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海地政治危机的由来与展望》,杨国明
2.《从海地政局突变看美国的拉美政策》,曾月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