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蛇灰线是红楼梦的特点。荣宁二府发生的很多事件,线索和答案都在跨越很多章节后,才露出隐踪。这也是红楼梦让人常看常思常新的原因之一,比较考验读者的记忆力。
红楼梦第七回周瑞家的最后给黛玉送宫花,被黛玉一顿抢白,就是这样。
究竟是黛玉矫情耍小性,还是周瑞家的自食其果?答案就藏在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时,王善保家的行为和心理上。
厚着脸皮到荣国府打秋风的刘姥姥走了,怀揣着王熙凤送的20两银子巨款,牵着外孙板儿,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为刘姥姥做引见人的周瑞家的,做事有始有终,去向在薛姨妈处闲聊的王夫人汇报工作。
临走时薛姨妈给周瑞家的派了点活,让她把12支新式宫花给荣国府的几位姑娘和王熙凤带去。
薛姨妈交代得很清楚: “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两支,那四支给了凤哥罢。”
从薛姨妈的口气和安排顺序可以看出,这十二支宫花重点是送给迎探惜三位贾家的姑娘和林黛玉的,王熙凤只是捎带。
无论内心真实想法如何,薛姨妈做事和宝钗一样,在语言和表面功夫上,绝对滴水不漏,让人挑不出一点错来。
贾家的规矩,未出阁的姑娘比媳妇尊贵。薛姨妈先提姑娘后提王熙凤,礼法上严丝合缝。
薛姨妈和嫁给贾赦的王夫人是亲姊妹,进京城她是奔着王夫人来的,而且她还住在贾家。
送礼物薛姨妈先提贾家的姑娘,后提寄住在贾家的林黛玉,这也没毛病。
薛姨妈吩咐的很清楚,但到了周瑞家的实际运作中,却变了味。
周瑞家的先把宫花给了贾家的三位姑娘,然后把四支给王熙凤送去,最后两支才给了林黛玉。
当林黛玉知道自己是最后一个得到宫花的,登时翻脸: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会给我!当场让周瑞家的尴尬到石化。
贾家是百年旺族,规矩大得很。林之孝家的曾经说过,老太太房里的猫儿狗儿都轻易伤害不得。
袭人晴雯虽然是丫头,但因为是从老太太房里拨过来的,所以按规矩宝玉得称呼这两位丫鬟姐姐。
由此而论,王夫人是黛玉的舅妈,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不仅年长,地位在奴才中也属上层。
作为小辈的林黛玉,就算看在王夫人的面子上,也应该和宝玉一样,恭恭敬敬地对周瑞家的叫声周姐姐。
可林黛玉却因为两支宫花当面甩脸子,让周瑞家的下不了台。这是林黛玉矫情耍小性,还是周瑞家的行为有偏差?
这件事的是非曲直,在读者朋友中一直有泾渭分明的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是林黛玉心眼小,想多了。周瑞家的只是按道路远近顺路送宫花,没分亲疏。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周瑞家的包藏祸心,妄图欺负孤女,对林黛玉进行火力试探。
作者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周瑞家的最后给黛玉送宫花,不是路途远近,顺路逆行的原因,而是在试探黛玉的自卫能力。
作者为什么这么坚定地否决顺路送宫花的观点呢?这是因为作为职场人,按领导吩咐做好工作是本分。按路途远近选择工作顺序就是偷奸耍滑。
而偷奸耍滑的奴才,看似聪明实际是蠢。以周瑞家的八面玲珑的一贯表现,和他顺风顺水的升迁经历,可知和蠢不挨边。
周瑞家的既然不蠢,那最后给黛玉送宫花就是坏。周瑞家的有没有坏的理由?还真有。唯主子马首是瞻,甚至揣度主子的意向先行一步是好奴才的基本功之一。
一如王善保的在抄检大观园的时候,上去拍打探春的衣服一样,都是做奴才的代主子行事,明目张胆以下犯上试探对方底线。
王善保的冒犯探春之前,作者对其有一段心理描写——
素日虽闻探春的名,那是为众人没眼力没胆量罢了,那里一个姑娘家就这样起来,况且又是庶出,他敢怎么。
他自恃是邢夫人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看,何况别个。
这是王善保家的在拍打探春衣服之前的心理活动。这里有几个关键词:素日闻名、庶出、自恃陪房、另眼相看。
这几个词如果把庶出二字换成寄居,放到周瑞家的和林黛玉之间,是不是毫不违和?
抄检大观园的时候,王夫人的陪嫁周瑞家的,和邢夫人的陪嫁王善保家的,都是抄检活动的主力选手。
王夫人让王善保的家参与进来,是因为绣春囊是邢夫人发现的,王夫人得对邢夫人有所交代,让王善保家的作见证。
但周瑞家的加入进来就有点于情理不合了。刘姥姥一进大观园找周瑞家的帮忙的时候,周瑞家的说过她只管奶奶太太出门的事。
由此可见,贾府人员工作安排的总基调是各司其职。周瑞家的职责范围是荣国府二门之外的事情。也就是外勤。
人来客至会话的事尚且不在周瑞家的职责范围。怎么抄检大观园这样私密的事情竟然让一个外勤参加呢?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作者隐晦地借王善保家的行为,为第七回黛玉怒斥周瑞家的行为做解。
王善保家的和周瑞家的一样,都是跟着小姐嫁到贾家的陪嫁,并深得各自太太信任。
作为资深并成功的奴才,周瑞家的和王善保家的一样,不仅对荣国府的规矩门清。而且极有眼色,最会看人下菜碟。
趋利避害是奴才的本色。但同时,虚荣虚伪甚至狠毒,抓住机会向主子邀功讨好也是他们的本能。
甄嬛传中,皇后的死忠剪秋曾经说过,主子受辱就是奴才受辱。这话很有概括性。
王善保家的原本和探春并无交集,用不着做出头鸟。但在四十六回中,贾赦要娶鸳鸯做姨娘,遭到鸳鸯的激烈反抗,并闹到贾母面前。
贾母听闻贾赦和邢夫人的意图后怒不可遏。抓不着邢夫人,就迁怒王夫人,劈头盖脸骂了王夫人一顿。
王夫人不敢申辩,薛姨妈不好替自家姐妹说话,连伶牙俐齿的王熙凤都哑了火。
这时探春挺身而出,一句“大伯子娶屋里人,小婶子怎么会知道?”,帮王夫人解了围。
贾赦邢夫人大费周折没娶来鸳鸯,还在全家人面前丢了脸。作为邢夫人的心腹,王善保家的肯定想帮主人扳回一局。
吃柿子当然得找软的捏。其他人王善保家的动不了,只能退而求其次,找探春这种地位不高的小庶女试身手。
所以王善保的才会在心里嘀咕:都说探春厉害,那是大家老实没胆,一个庶出的姑娘,还能成摸不得的老虎屁股?
如果探春在突如其来的抄检事件面前怯了阵,王善保家的“偷袭”成功,探春吃了这个哑巴亏。
那么王善保家的不仅能帮邢夫人扳回一局,赢面子表忠心。而且在其他人面前也有了吹牛拿糖的资本。
同样,周瑞家的最后给黛玉送宫花,也是同一心理:一为表忠心替王夫人试探黛玉,二为在其他奴才面前显摆自己。
试探黛玉为金玉良缘造势铺路,是周瑞家的作为奴才向主子邀功讨好的媚上心态。
在其他人面前显摆则是周瑞家的性格使然。这一点从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找周瑞家的过程中就能看出来。
周瑞家的在刘姥姥面前极尽所能各种显摆,各种炫耀,唯恐刘姥姥看不出她在贾家已经做了高级奴才。
基于这两点,惯会见风使舵,事事周到的周瑞家的才会故意最后给黛玉送宫花。
只是周瑞家的没想到,黛玉小小年纪这么机警,竟然马上觉察到这两支最后送到的宫花,是周瑞家的对自己的冒犯。
林黛玉当即毫不犹豫进行的反击,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令周瑞家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对于以上分析,或者会有读者朋友认为论证过于牵强。好吧,接受质疑,继续上菜。
本着孤证不立的原则,作者得再抬出一位重量级人物为黛玉站台。这个人就是荣国府德高望重的贾母。
贾家的世交,江南甄家的媳妇来访,贾母和甄家的媳妇闲聊时说:
……可知你我这样人家的孩子们,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
若他不还正经礼数,也断不容他刁钻了。
就是大人溺爱的,是他一则生的得人意,二则见人礼数竟比大人行出来的不错,使人见了可爱可怜,背地里所以才纵他一点子。
若一味他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从贾母这番话可知,在贾家这样的门户,无论什么样的孩子,知道内外有别是基本功。
孩子们表现得有教养,待人有礼貌,在人前给大人争光是第一要紧事。否则生得再好,也不会被疼爱骄纵。
黛玉是贾母一手调教出来的,她待人接物的行为准则都来自贾母亲传。
虽然黛玉爱恼人,爱使小性,跟宝玉一天一小闹,三天一大闹。但那是在家里,而且对象也仅限于贾宝玉。
虽然周瑞家的是家生奴才,如果黛玉乱发脾气,无缘无故跟周瑞家的摔脸子,也是缺乏教养的表现。
宝玉只是直呼晴雯袭人的名字,管家林之孝家的听到后还马上当面教诲,何况林黛玉这样当场给周瑞家的没脸的行为。
如果真是黛玉无礼,别说王夫人会有微词,就是贾母也绝对不会轻易饶恕。惯吃惯喝不惯脾气,这是贾母的底线。
但这件事过去之后,周瑞家的没报冤屈,王夫人和贾母,也都没有下文。
有了贾母和王善保家的双佐证,说明林黛玉没做错。送宫花事件确实实是周瑞家的包藏祸,心黑心办差,活该被黛玉指责。
周瑞家的偷鸡不成蚀把米丢了老脸。无论周瑞家的此举是否得到王夫人授意,王夫人也只能装聋作哑。
宝贝外孙女被冒犯,贾母没有追究周瑞家的和王夫人,已经是给足面子了。
这场风波说明:打铁还得自身硬。无论背后的靠山多强,维护自身利益这事,还得自己有能力才行。黛玉做到了。
[吐舌头眯眼睛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