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读者的文章评论和客服反馈中发现,
有些问题是大家频繁提及的,
所以我们开设了这个文章专栏《你问我答》
将一些常见的问题做普适性解答,分享给更多的人
当然,除了总结归纳老读者的问题,
我们同样欢迎新读者的参与。
无论您是创业初期,还是经营企业多年,
只要您想提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联系客服
以下为文章正文:
公司运营有时资金紧张,会向个人借款并支付利息。这其中的财税处理很关键,处理不当易引发风险。下面就给大家讲讲具体怎么做。
1.合同必备要素 公司向个人借款,首先得签借款合同。合同里要写明借款金额、用途、利息计算、还款时间等关键内容。比如借款 50 万元,用途是采购原材料,利息按年息 8% 计算,两年后还款,这些都得写清楚。合同是借款关系的重要证明,也是财税处理的基础。
2.合规性要求 合同内容要符合法律法规。借款用途不能违法,利息约定也得在合理范围。比如不能为非法集资而借款,利息不能高得离谱,超出法律保护上限。
2.利息支付 实际支付利息时,冲减之前计提的 “应付利息”。同时,要取得个人开具的发票作为入账依据。比如支付利息 1 万元,借记 “应付利息” 1 万元,贷记 “银行存款” 1 万元。如果没有发票,这部分利息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不能扣除。
1.个人所得税
个人取得公司支付的借款利息,要按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 20%。公司是法定扣缴义务人,支付利息时要代扣代缴。比如支付给个人利息 1 万元,要代扣代缴个税 10000×20% = 2000 元,实际支付给个人 8000 元。
2.企业所得税
公司支付的借款利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一是要取得合法有效凭证,就是前面说的个人开具的发票;二是利息支出要符合规定。如果借款利息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超出部分不能扣除。比如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是 6%,公司向个人借款利率 8%,超出的 2% 对应的利息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3.增值税
个人向公司提供借款取得利息,属于增值税应税行为。但如果个人利息收入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可免征增值税。目前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销售额 500 元(含本数) 。要是超过起征点,个人应按规定缴纳增值税,征收率一般为 3% (疫情期间有优惠政策,需关注新规定)。公司支付利息时,要取得个人代开的增值税发票,才能进行相应的税务处理。
公司向个人借款利息的财税处理有明确规范。各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不同情况。您在处理这类业务时,遇到过什么难题呢?欢迎分享,咱们一起探讨解决办法。
以上就是该问题的普适性解答啦,
当然,咱们国家太辽阔了,
各地政策可能存在差异,
而且政策法规也在不断更新,
如果本文内容刚好是您想了解的,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联系客服,
咱们详细沟通,
分析您的客观情况,
帮您解决实际问题。
各位,咱们下期再见喽
文章中的观点和分析仅代表作者本人或特邀专家的看法,
并不代表本账号或平台的立场。
各位读者在做出决策前,
建议联系我们详细咨询当下资讯和适合您的方案。
我们尊重原创,如果本文引用的图片、字体等等侵犯了您的版权
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核实并删除。
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