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的表现实在喜人。
东北一直涨,而山东呢,虽然出现了震荡,但也在跌跌撞撞中站上了2200元/吨的关口,而且也并没有停下来,正在整顿旗鼓,全力向2300元/吨冲刺。
而也不光山东,随着山东的冲刺,东北玉米的行情也在进一步拔高。
那么,新的问题就来了,能实现吗?
直白地回答:不知道。
因为现在的玉米行情可以说已经是偏离供需了,情绪的主导要更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玉米行情已然脱离供需面了。
如果从全局来看,玉米供需确实有缩紧的趋势,但是这是大方向,或者说它是需要时间去成全的,而不是瞬间完成的。
也就是说,玉米的供需缩紧是一个逐渐的过程,而不是说从头到尾一直就紧。
供应层面的争论点一直是基层到底还有没有余粮?
从售粮进度来看,当前玉米售粮进度过6成,6成的意思就是说显然玉米还没有卖完。
但争论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意义,因为即便基层没粮的也不代表整个市场就没玉米了,只是玉米的粮权发生了转移,谁又能保证贸易主体手里的粮就一定挺得住呢?

再说需求,深加工确实表现不错,但是饲料企业却一直在观察。
原因很简单,现在猪价正在成本线上挣扎,这时候对饲料需求不会旺盛。
所以这时候的玉米是供应仍没有被消耗,而需求也没有大增,供需并非十分紧张,而玉米却持续上涨,显然是脱离了这个基本面的。
第二,政策支撑显然被放大了。
今年政策对玉米的支撑力度确实增强了,市场也很兴奋,但现在市场的表现是过于兴奋。
增储的目的说到底是为了稳定玉米行情,而不是为了拉涨玉米价格,但是从现在市场的反应来看,似乎政策就是直接下场在拉拽玉米了。
这显然是被放大了,谁放大的呢?
还是情绪。
所以说玉米上涨归上涨,但是涨着涨着,就变成情绪大于行情了。
所以这个时候,是需要警惕的。
还有一件事我觉得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期货市场在大幅拉涨以后,突然又驻足不前了。
这事也挺怪异的。

之前市场气氛多猛烈啊,恨不得全市场使出吃奶的劲儿终于使玉米的期价突破了2300的关键点位,刚要开口乐结果发现人家又跌回去了。
虽然说也没跌多少,但是却一直在2300的下方徘徊,出现了滞涨的局面。
这也是市场最害怕的情况,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市场一旦在某个位置不动了,那就是个危险的信号。
因为这意味着可能就要生变了。
只是怎么变这是个问题。
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如果没有新的消息作为玉米上涨的接力棒,那么接下来下跌的概率可能就增高了。
此外,我们之所以说要警惕,是因为深加工对玉米的需求到底有多强,这是可以算账的。
虽然说深加工利润较好,开机也积极,但是这并意味着深加工就会无脑提价,企业也要算账的。
什么账呢?
随着玉米的上涨,成本也在上升,而淀粉销量以及价格能不能覆盖这部分上升的成本?这就是一笔账。
所以,一旦利润被压缩,那么就会直接影响补库的节奏。

而且别看现在玉米涨得猛,再一看上量,几乎是无量上涨,所以一旦门前送粮车数量增加,多半又会马上压价了。
最后,还想再说一个问题,也是很少人提到的,那就是玉米的上涨与其说是上涨,我认为更多是补涨。
之前我们曾打过一个比方,就是好比是下坡路开车,因为冲得猛,所以很容易刹不住车而开过了头。
玉米正是这样,从牛市转入熊市后跌猛了,尤其是去年下半年,玉米的落差不可谓不大。
跌猛以后就面临着回调。
比如有人就反映,去年这个时候卖玉米价格是1.12元/斤,而今年只有1.02元,比去年还低了1毛钱呢,所以你说玉米涨了,涨哪儿去了呢?
所以我们认为,玉米的上涨更多是一种超跌后的回调。
那么,最后再把这些事综合起来来看就会发现,至少目前来说,玉米并不具备大涨的条件,而另一方面,天气、替代等都在压制着玉米的涨幅。
所以我们依然维持之前的看法,玉米需谨慎看涨。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