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开始了!
随着山东玉米上量的下降,深加工门前的送粮车数量再次回落到了500以内,于是,山东玉米又开始止跌回涨了。
还是那句话,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我们之前就说过,从山东玉米突然开始落价起,玉米的行情才算是正式打开了。
那么,是什么样的行情呢?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山东玉米开始震荡。
震荡的意思就是涨了又跌,跌了又涨,如此反复。
为啥山东要一直震荡呢?

一是因为情绪不稳定。
由于缺少政策的直接作用,山东市场的情绪波动很大。这种情绪既包括看涨,也包括恐高。
一方面,政策虽然没有直接作用在山东,但是山东也在看东北的政策反应,于是看涨情绪也在传导。
但是另一方面,当玉米持续上涨,涨到一定高度以后,又开始恐高了。
二是下游需求不旺。
虽然说深加工有利可图,开机也表现不错,但是有利可图并不代表着深加工就要疯狂地收玉米,相反由于整体经济背景压力下,反而对玉米的需求并不急切。
所以深加工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看车下菜碟”,门前没车就提价,而车多了就降价,主要就是营造一种玉米在上涨,赶紧卖粮的错觉,以便控制成本。
所以,这么一看,山东根本就稳不住,所以就只能是来回震荡。
但是东北不一样,东北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4个字:坐等涨价。
一是因为东北是全国玉米的主要产区,庞大的产量也决定着东北市场的情绪要更强。
但强归强,和山东不同,东北市场的情绪比较稳定,几乎是趋于一致地看涨。
为啥东北情绪这么一致呢?

这倒也是不是瞎嚷嚷的,人家也的确是有底气。
这个底气一方面是来自于政策的强力托底。
虽然说我们之前说过,政策不是要提振玉米,只是给玉米筑底,但是对情绪的影响却很大。
因为熊市中政策的主导性要更强,所以政策就成了风向标,或者说对玉米的看涨情绪有直接的助力。
另一个底气则来自于卖压减轻。
年后玉米余粮购销过半,卖压明显减轻,即便是地趴粮的集中上量依然存在,但是威胁已经明显减小了。
年前及年后烘干塔普遍建立了库存,粮权转移度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大落价的风险越来越低。
所以,玉米看涨的底气也就越来越足。
二是东北玉米正在等待时机。
之前我们分析过,东北玉米早晚要找到出口,本地并不能消化所有的玉米,而当前东北玉米外流并不多,主要还是供应本地深加工和国储库。
而之所以外流不多就是在等待时机:

一是等待粮权完全转换后,玉米市场将开启新一轮的博弈,贸易主体的博弈能力显然要高于农户。
所以玉米看涨的几率要更大。
二是等待价差。
东北玉米要入关,一定要有价差,而目前东北玉米的底已经筑牢,所以接下来就是等待价差,开启入关。
而只要玉米流动起来,那么新的机会也就随之而来了。
所以,当前的东北市场总体就以稳为主,大涨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大跌的几率更小。
而山东呢,则继续震荡,等待着市场新的消息的指引。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