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27e3c545dce51bb3143ade252f7c899d.jpg)
要说年后的尿素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要知道去年尿素就断崖暴跌,而到了今年,市场本以为也该触底反弹了,没想到跌得更深了。
当然,尿素大跌没别的原因,就是供应压力太大了。
去年尿素的日产量就不低,一直在18万吨左右晃荡,到了今年不仅没降,反而更高了。
据粗略数据,春节假期期间,国内尿素日产持续增加,站上了20万吨的高位,直接刷新了近5年来的新高。
高日产但却没有高需求,或者说需求不仅不高,而且还很弱。
尿素的需求主要就是两大类,一类是农业需求,一类是工业需求,但这两大需求可以说都不咋的。
去年粮价全线回落,玉米都跌得找不着北呢,需求很难旺盛,多是维持刚需。
小麦呢,也是掉下了1.2元/斤的门槛后,也是一片死气沉沉。
工业需求就更不用说了,自房地产垮塌以后,带累着一系列相关需求皆大幅回落,板材类需求更是直线下降。
供一直在增强,而需呢却一直孱弱,这就导致尿素库存压力骤增。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9170d2e4016d9cf28f2b831cd7bb1001.jpg)
数据显示,在年后的一周,国内尿素企业库存已增长到了174.1万吨,比春节前增长了16%,同时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显然在这样的格局下,尿素是撑不住的,于是频频下跌,到了年后,连1600元/吨也守不住了。
而进入2月份以后,随着春耕即将开启,相关部门开始对化肥领域进行部署,具体有两份文件值得关注:
一份是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春耕及全年化肥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另一份是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发布《春耕氮肥保供倡议书》。
而这两份文件的主要内容也没有什么新变化,主要就是说一件事,即做好春耕期间化肥的保供稳价。
按说这对尿素来说并不算利好,因为保供稳价意味着要继续保障国内供应,也就断了之前市场上关于4月份放开尿素出口的传言。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两份保供稳价的文件发布后,尿素却止跌上涨了。
是巧合,还是市场嗅到了什么新机会呢?
观观认为,影响是多方面的:
其一,市场对于文件有了新的解读。
其实要是严格地扣字眼的话,今年的文件对于尿素和去年没什么差别,主要就是两件事,一个是优先保证国内供应,另一个则是稳定价格。
但为啥今年市场就有了新的解读呢?
原因是情绪以及条件变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ae4cb261419c8c49f0ba6b6019a0069b.jpg)
现在尿素市场可以说是很难受,怎么个难受呢?
被庞大的供应压得有点喘不过气,供应像一座大山,压得尿素很难抬头。
承压时间过长,市场情绪也就开始有了到底盼涨的想法。
而近期国际尿素行情大涨,也为尿素放开出口提供了条件。
近期国际尿素市场风头很强劲,总体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无论是欧美还是东南亚,几乎是一边倒式的上涨。
目前国际尿素价格已涨到超过3300元/吨,与国内市场价差十分明显,而国内供应压力爆棚,又亟需寻找出口。
因此,为尿素出口提供了契机,于是,“优先保证国内供应”就被很多人解读为在保障国内供应之后有望放开出口。
其二,年后需求陆续启动。
虽然说需求不强吧,但到底还有刚需支撑,比如年后随着工厂陆续复工,工业需求也开始增加。
农需方面,随着春耕即将开启,南方地区需求将率先启动,也对尿素开始陆续支撑。
所以,情绪加需求叠加在一起就使尿素突然上涨了。
但是很显然,这种上涨很有限,因为尿素上方的空间被限制得死死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49b6ccb77659ada572f745672983434f.jpg)
一是不管后续出口是否真的放开,那也是后续的事,短期内尿素出口的几率依然很小,所以国内尿素市场依然继续承压。
二是需求延迟,库存压力消化缓慢。
尽管随着春耕开始,需求由南向北陆续增加,但由于近期北方大降温,使得小麦追肥明显延迟。
而尿素库存压力高企,所以消化缓慢,使得尿素市场依旧承受。
三是成本可能会进一步下探。
尿素压力大其中一个原因也是日产一直高企,而日产之所以高企是因为仍有利润,除非尿素价格降到成本以下,那才会倒逼供应端减产。
但是现在来看,元宵节后煤矿供应或集中释放,煤价或将进一步承压下行,这意味着尿素成本也可能会继续走低,那么尿素的供应就会依然高企。
供应不减,需求又跟不上,出口又无望,所以尿素的上涨也就十分有限。
所以别激动,尿素还得继续承压。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