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世界,每一刻都在上演着生死较量,这是生物界刻入基因的求生和繁衍的天性所驱动。人类也不例外,除了基本的生存和繁殖欲望,我们还拥有其他形形色色的追求。
与此相反,动物的世界里,即使是威猛的猛兽,像狮虎那样的捕食者,也要为了微薄的生存和延续而奔波,即使这样,也时常遭遇空手而归的窘境。
这些掠食者每日都得投入极大的能量去狩猎,但成功并不总是注定。也就是说,对于食肉动物而言,它们获取能量的成功是颇具风险的。
相对而言,草食动物的粮食来源更为丰富,获取也更为简单,只要找到一片草地,低头便可进食。
然而,与草食动物轻松觅食相比,肉食动物捕食草食动物的残酷行为,在许多人看来,让人心生不忍。看到草食动物被杀戮的场景,我们往往会心生怜悯,恨不得亲自上前搭救。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困惑:在面对肉食动物的袭击时,草食动物为何总是慌乱逃窜,放弃抵抗?
这种情况在非洲大草原上的野牛身上尤为常见。不要因其是草食动物而小觑其战斗力,单挑的话,一头狮子未必是其对手。
我们经常目睹几头狮子围攻一群野牛,偶尔也能见到野牛为救同伴而把狮子顶飞的场景。
虽然反抗并非次次成功,但确实提高了野牛的存活率。此外,野牛是群居动物,面对狮子的攻击,只要野牛群起反抗,狮子就难以得手。
许多人可能目睹过被愤怒野牛角刺伤的狮子的下场。野牛头顶的双角锋利如匕首,足以对狮子造成致命伤!
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就曾经历过对被野牛刺伤的狮子的救助,否则狮子可能命丧黄泉。
很多观众可能疑惑:为什么要救助残忍的狮子,而不去帮助被狮子围攻的野牛?这似乎有失公允。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稍后再谈。首先,我们来探讨下草食动物为何面对肉食者时,本能的选择逃窜而不是抵抗?
简而言之,逃脱早已深植于草食动物的基因里,它们对肉食者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
也就是说,在面对肉食动物的猎杀时,草食动物选择逃窜的习性自古有之。当然,在最初面对捕食者时,草食动物是分裂为两派的,有的逃窜,有的抵抗。
面对危险,几乎所有物种都有逃离的本能,因此,逃窜的草食动物总是占大多数。而那些选择抵抗的个体,尽管也有存活的可能,但更容易成为猎杀的目标。
当逃窜的草食动物看到抵抗者遭捕杀,它们会认为:看吧,这就是抵抗的后果,我还是明智的选择了逃脱。
动物们无法意识到它们不团结的后果,只会庆幸自己作出了正确的选择。随着时间推移,愿意抵抗的个体日渐减少,抵抗的基因逐渐被淘汰,留下的只有逃脱的本能。
这就是为何看似强壮的野牛,明明有能力与狮子对抗,却常常选择逃脱。它们的潜意识告诉他们,逃脱是最佳选择,而不是抵抗。
当然,我们可以假设如果草食动物能团结一致抵抗肉食者,结果会如何?
显然,肉食动物将因食物短缺而走向灭绝,而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来看,这是不被允许的。因此,如果草食动物合力对外,最终会导致肉食动物灭绝,草食动物失去天敌,开始泛滥成灾,草木等被过度啃食,生态系统遭严重破坏,最终草食动物也会大量死亡。
因此,某种程度上,肉食动物的存在也在调控草食动物的数量,防止它们过度繁殖。
实际上,从获取食物的难易度来看,草食动物更具优势,即便是狮子这样的顶级掠食者,每次捕猎的成功率也只有20%左右!
这也解释了为何非洲草原上的肉食动物总数并不多,因为捕猎并非易事,它们常常因无法捕获猎物而饿肚子,导致数量锐减。
可以得知,尽管肉食动物捕食草食动物的过程看似残忍,但实际上它们才是弱势群体。
如果草食动物再团结起来集体反抗,肉食动物将更无生存之路,迅速走向灭绝。
草食动物则不同,除非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否则总是不愁食物,那些草木静静等候它们食用,毫不费力。
这也是为什么草食动物无论从繁殖速度、成功率还是总数量来看,都远超肉食动物。与肉食动物相比,草食动物的生存条件已经非常优越了!
再回到之前的问题: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为何要拯救受伤的狮子,而对被猎杀的野牛视而不见?
因为狮子才是需要保护的群体,它们只是外表看起来强大而已。许多人只看到狮子捕猎野牛的残酷画面,却不知狮子捕猎失败的下场更为凄惨,在捕猎中被野牛尖角顶飞的痛苦更甚!
如果你深入了解过狮子这样的肉食动物的一生,看到它们因无法获取食物而饿死,甚至是幼崽饿死的悲剧,你就会意识到狮子才是需要我们帮助的弱势群体!
陈洪
x c x c c x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