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瓦当的发展,及其演变历程

张郃说历史 2023-02-10 16:34:02

瓦当最早使用于西周,春秋战国和秦代时期继续发展,到汉代发展到高峰,魏晋南北朝以后虽有变化,但是已经逐渐衰落。这就是说,汉代瓦既保留了前代的一些艺术风格,又在工艺制作、结构、当面样貌、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个性。

一、汉代瓦当的制作工艺

从制作的工艺流程来看,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半圆形瓦当是手工制作的,采用的是“泥条盘筑法”。瓦当纹饰主要由模印或者范制作出来的,也有一些是靠刻画而来的。瓦当范是圆形的,然后把图案分成两个半圆即可。

瓦当范上的纹饰是阴纹,半圆瓦当上的纹饰则是阳纹。当心制作好之后,把它续接于用泥条盘筑成圆筒体上,高出圆筒体的部分则为边轮。两者接缝处用手抹平,等其干了以后用细绳或竹片从中央切为两半而成。战国到汉初时期瓦当制作基本沿袭此种方法,只是切割方法有所不同。汉代瓦当则运用模型制作而成。由单纯的手工制作到利用模具制作,这是瓦当制作的一个很大的进步。

秦代瓦当制作程序一般包括瓦当中心制作、瓦当外轮制作、半圆筒形瓦与瓦当粘连这三个方面。汉代瓦当制作程序则简化为两个程序,先用模子做好瓦当中心和外轮,然后将其粘连到半圆筒形顶端上。汉代瓦当的半圆筒形瓦比秦代瓦当长,外轮的宽度统一,秦代瓦当外轮宽度则不一致。制作工序的改良和发展,提高了瓦当制作的速度和效率,极大地促进了瓦当的繁荣发展。

汉代瓦当的造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艺术的感性形式,具有内在的生命美。总的来看,汉代瓦当的做工由粗糙趋向精致,由实用趋向审美。从瓦当的制作材料来看,汉代瓦当的材质是可塑性很强的灰陶,多姿多彩的纹饰易雕刻于其上,这是汉代瓦当工艺细腻精致的重要原因。

汉代瓦当主要出产于北方,可能与北方气候干旱少雨有关,这对瓦当的质地要求不是很高,如果在南方瓦当的质地要求则较高,因为雨水多。

相比较而言,汉代瓦当比西周瓦当要结实,比唐代金属瓦当和清代琉璃瓦当质量则要逊色。但是,恰恰是汉代瓦当这种材质的特殊性,成就了其工艺的高超性,中国瓦当的艺术顶峰在汉代自是不在话下了。

二、汉代瓦当的概貌

从形状来看,西周战国时期以半圆形瓦当为主,秦汉时期基本以圆形瓦当为主,其中也有少量的大半圆形瓦当、半圆形瓦当以及弯月形瓦当。

从面积来看,应当是半圆形瓦当或者是弯月形瓦当,一般来说,这两类瓦当的当面面积相对较小,不过也有一些是面积较大的,例如秦朝时期出现的大半圆瓦被称为“瓦当王”,直径达61厘米,图案气势恢宏。汉代瓦当多是圆形瓦当,所以面积相对较大。这样,圆形瓦当的当面纹饰内容得到扩展,瓦当纹饰的画像技巧也得到更大的发挥。

从当面纹饰结构来看,汉代以前瓦当的纹饰结构相对单一固定,汉代瓦当则趋向多元自由化结构发展。就以纹饰的对称结构为例,就有中心轴对称辐射圆圈结构、自由结构等结构形式。

从颜色来看,秦代瓦当一般为青灰色,而汉代瓦当则主要呈灰色或浅灰色。从类型来看,汉代以前代瓦当主要是图像纹瓦当和图案的瓦当,汉代瓦当则出现了文字瓦当这种新的类型。汉代瓦当主要有图像纹瓦当、图案纹瓦当和文字瓦当三种。

从以上的各项比照来看,汉代瓦当继承了西周到秦代时期瓦当的一些要素,通过发展变化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汉代瓦当有不少的创新之处,制作工艺越来越精湛,内容不断扩充,种类繁多,图案越加抽象,审美性不断加强,艺术的品格也进一步提升。

到了汉代,中国古代瓦当达到了其他时代无法企及的艺术最高峰。从考古来看,依据考古学界的发掘、考证、整理,在汉代两京区域出土了数量可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瓦当实物。

三、西汉初期到东汉时期的瓦当

西汉初期的瓦当多是模仿秦代瓦当,汉代图像纹瓦当主要继承秦代瓦当风格而来。图像纹瓦当大都反映大自然的面貌和人类现实的生活图景,秦代动物纹瓦当和植物纹瓦当即是此类瓦当。秦人原本是以游牧狩猎为生的游牧部族,立国之后依然与西北戎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样,秦代瓦当体现游牧民族狩猎的生活特色则是自然之事。

相传秦国的祖先蜚廉像鹿一样善于奔跑,出于对祖先的崇拜,秦代瓦当有数量十分丰富的鹿纹瓦当,汉初瓦当也出现过鹿纹瓦当,但是数量不多,例如汉甘泉宫上的鹿纹瓦当。

秦代植物纹瓦当表现农耕文明时代秦人对植物生长变化的认识,有莲花瓣纹瓦当、菊花纹瓦当、花荀纹瓦当、树叶纹瓦当、树纹瓦当等。汉代植物纹很少,像秦代葵纹瓦当在汉代基本消失了,只有一些植物叶与云纹相组合的图案,如叶云纹瓦当和四叶纹瓦当等。

汉代瓦当还出现过很少见的人面纹瓦当,如人面纹半圆形瓦当。汉代有为数众多,品种丰富,纹饰精美的云纹瓦当。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汉代皇帝大都喜好神仙,他们驱使方士千方百计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以图长命百岁,永掌江山,实现千秋万代皇帝梦。

为了迎接所谓“神仙”的到来,当时建造了不少神仙楼台高阁,于是产生了具有神秘色彩的云纹瓦当,例如卷云纹瓦当、羊角形云纹瓦当、蘑燕形云纹瓦当、连云纹瓦当、三角形纹、云纹半圆形瓦当、形云纹瓦当等。这个时期的瓦当,具有浓厚的宗教性神秘色彩。

文字瓦当是汉代出现的新瓦当品种,也是汉代瓦当的一大特色,其出现的意义十分重大,是中国古代瓦当迈向全盛的标志。汉代文字瓦当的字数不断增加,文字内容不断丰富,艺术形式也不断变化,极大地扩展了瓦当的艺术品种。

新莽时期,为了达到篡汉的政治目的需要,王莽大肆宣扬封建迷信学说,加上西汉以来盛行的具有封建迷信神秘色彩的谶玮学说的盛行。这时期出现了用于驱邪、镇宅、求吉利的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神瓦当,以及双瑞兽纹瓦当等。

东汉时期瓦当全是圆形,半圆形瓦当几乎销声匿迹。东汉瓦当的形制不追求规整,当面边缘宽窄不一,乳钉变小,瓦当直径也有所缩小。东汉瓦当失去了西汉瓦当的烁烁风采,数量和种类减少,制作粗糙,形式贫乏,样式单调,艺术价值大大较弱降低。

这时期的瓦当以云纹瓦当为主,但缺乏创造性,文字瓦当也大为减少,多是一些吉瑞颂祷之辞,如寿老无极瓦当、大吉五五瓦当、寿昌万岁瓦当、严氏富贵瓦当、永保国阜瓦当等。

西汉瓦当的鼎盛时期已过,瓦当开始走向衰落,东汉瓦当基本没有产出精品。当然,东汉瓦当也有自身的特点,体现了当时人民逐渐远离神权,走向世俗王权,推崇个人气节的风尚意识。

四、汉代瓦当的审美意识演变轨迹

汉代瓦当的发展演变与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民族关系、阶级关系等密切关联,汉代瓦当的发展与演变是汉代皇朝发展演变的反映。西汉统治者采取得力的措施,建立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体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文化的繁荣,为瓦当的繁盛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积极向上、气势宏阔、开放包容的汉文化为汉瓦当注入了灵动的品质。瓦当的高峰期在西汉,东汉瓦当由张扬开放趋向内敛保守,继而走向没落。汉代瓦当的兴衰沉浮历史是汉代皇朝盛衰的历史。

汉代瓦当由神秘主义走向理性主义,这体现于瓦当类型的变化之中。图案纹瓦到图像瓦当,再到文字瓦当,自然崇拜而图腾崇拜,君权崇拜而神权崇拜,王权崇拜而气节崇拜。瓦当的变迁反映了整个汉代思想文化的变化。汉代瓦当的发展与演变是汉代人审美意识发展变化的结果。

汉代瓦当的发展变化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其中经历过许多次的反复,出现多种风格并存的局面。从图案纹瓦当到图像纹瓦当再到文字瓦当只是一种粗线条轨迹的勾勒。瓦当的发展变化会有一个总的发展趋势,由多到一,但是各地区的瓦当变化也并非是齐头并进的,具有发展的差异性。

按照实践论美学的观点,审美意识是社会实践的反映,任何审美意识都是实践基础上的审美。为此,实用性是第一性,审美性是第二性。瓦当最初是为解决人的居住问题产生的,所以实用性居于首要地位,审美性居于次要地位。

汉代瓦当沿袭战国后期瓦当的审美性,以动物纹饰、植物纹饰、神瑞兽纹饰、云纹为主,后来文字瓦当大行其道,文字以隶书为主,显示了书法美学的韵味。东汉瓦当多是圆形,是瓦当的实用功能增强的表现,这时的审美意识已经减弱。由此可见,瓦当大致经历了“实用一审美一实用”这样正反合的螺旋式上升之变。

五、总结

先秦儒家的“天人合一”学说,到了汉代发展为“天人感应”学说。商周的巫术文化经过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道家的冲洗,发展为有别于西方的纯粹理性或非理性主义的实用理性。实用理性始终是汉代瓦当的发展与演变的一条主骨线。实用理性消褪了汉代充满神秘色彩的“天人感应”观念,而让汉代瓦当具有工艺美学审美意义。

汉代瓦当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汉代以后的瓦当纹饰都是在汉代瓦当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汉代瓦当包罗万象,具备了后代瓦当的胚芽、雏形、模范。汉代瓦当在中国古代瓦当史上处于无可替代的崇高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价值。

0 阅读:7

张郃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