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刘邦建立汉朝,建都于是长安,立国二百余年。
而在建都长安之前,刘邦也考虑过在洛阳建都,只是,在娄敬、张良的建议下,最终决定定都于长安。
在张良建议刘邦建都长安时,还指出了不可定都于洛阳的原因: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
后来,刘秀光复汉朝,但并没有“还于旧都”,而是建都于洛阳。
显然,刘秀光复汉室时,洛阳“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的地缘环境并没有什么改变,太学生刘秀,受教育程度很高,不可能不晓得张良说过的这些观点,何况,此时,大汉王朝在长安已经二百余年,其政治影响力毫无疑问更强了。
然而,刘秀依然建都于洛阳。
这是为什么呢?
最初为何定都洛阳?公元25年六月,刘秀在鄗城千秋亭称帝,建元建武,为表重振汉室之意,刘秀仍用“汉”的国号。
当时,刘秀刚刚平定河北,无论是长安还是洛阳,都还在他的前任老板更始帝控制之下。
所以,最初时,刘秀虽然称帝,但并没有确立都城所在。
三个月后,刘秀击降了洛阳守军,夺取了洛阳。
冬,十月,癸丑,车驾入洛阳,幸南宫,遂定都焉。——《资治通鉴》
十月,刘秀进入洛阳,遂决定定都于此。
刘秀进入洛阳时,已经平定了河北,并控制了历来是传统政治、经济中心区域的三河(河内、河东、河南),统治区域已经比较大。
既然如此,量才立官,广封功臣,在广大占领区建立政权,都需要尽早确立统治中心。
而当时的长安,绿林和赤眉相斗,要等到1年多以后才被刘秀控制,要等到“还于旧都”才确立统治中心显然是当时的刘秀“等不起”的。
因此,一入洛阳,刘秀即定都于此。
当然,后来长期定都于此,自然不会是因为这种“暂时性”的原因。
平定天下过程中,洛阳是最佳中心那么,在夺取长安后,刘秀为何依然长期定都洛阳,不“还于旧都”呢?
这首先,是由刘秀的“基本盘”决定的。
当初,张良劝刘邦定都于长安,以关中四塞之地制天下,虽然张良说的是关中地大而富,但却有一隐藏的前提条件:刘邦的基本盘,在关中。
正是靠着萧何在关中足兵足食,刘邦才可能力克项羽。
而刘秀虽然复兴汉室,但刘秀的基本盘却是完全不同的。
刘秀的基本盘,一是渔阳突骑,一是河内。
渔阳突骑,幽州十郡的突骑,是刘秀武装力量的精华所在。
而河内,则更是被刘秀称为“完富”之地,直接将其比作楚汉战争时候的关中。
河内的财富、幽州十郡的渔阳突骑,才是刘秀争夺天下的关键力量。
所以,从攻的角度来说:河内的财富、渔阳突骑,南下汇集于洛阳,然后再征战四方,是效率最高的,何必再西去关中汇集呢?
而从守的角度来说,如果刘秀在东方未定时就西迁入关中,很可能导致大动荡,甚至导致关东各地的反复。
比如,后来刘秀离开洛阳攻隗嚣,关东就出现了“颍川盗贼寇没属县,河东守守兵亦叛,京师骚动”的局面。
所以,立足洛阳,于攻于守,皆是唯一明智之举。
同时,立足洛阳,又正与刘秀平定天下的战略先后相符。
当时,关东各地的军阀,各自为政,称帝称王,有的距离洛阳很近,有的直接威胁着刘秀的基本盘河北,但是,他们的实力都比较弱小,也没有天险可凭,且彼此没有结成同盟,所以,刘秀只要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就可能在短时间内平定。
相比之下,西面的公孙述、隗嚣,既实力比较强,又有陇山、秦岭这样的天险可凭,要想平定的难度比较大。
所以,刘秀平定天下的基本方略是:先东后西,先集中力量平定东面,对西面的隗嚣、公孙述则先尽量安抚、交好。
所以,如果都于长安,将中心迁到关中,就势必早早引起隗嚣、公孙述的紧张,早早陷入与两大强敌的对抗,绝非明智之举。
而继续以洛阳为中心,既利于集中力量平定东方,又能避免与隗嚣、公孙述的过早对抗。
而后来的历史进程,又证明了刘秀的明智!
平定天下后,犹豫过要“还于旧都”那么,在天下平定后,刘秀为何不“还于旧都”呢?
别说,刘秀还真的考虑过迁都长安。
天下平定后,刘秀多次去长安,并“复置函谷关都尉,修西京宫室”,大有还都于此的样子。
而当时的一些大臣,也猜到刘秀的心思,上书建议迁都长安,称关中是“帝王之渊有,而守国之利器”。
当时的朝廷,对这些建议不置可否,既不明言迁都长安,也未明言不可。
于是···
时京师修起宫室,浚缮城隍,而关中耆老犹望朝廷西顾。——《后汉书.班彪传》
显然,就连关中耆老都感觉到了刘秀有迁都长安的想法。
然而,刘秀,最终还是没有“还于旧都”。
这又是为何呢?
人才“基本盘”的集体反对又要说回“基本盘”了。
当年打天下时,刘秀的“基本盘”,是河内的财富、河北的突骑。
这种“基本盘”,随着刘秀平定天下,自然就有所变化了。
而人才团队的“基本盘”,则是基本稳定的。
刘秀人才的“基本盘”,主要是关东豪强。
而这些人才,都很害怕西迁去关中,而且是怕得要死的那种害怕。
当初,西汉以关中为中心,大量迁徙关东豪族到关中,以充实关中的力量,削弱关东豪族的力量。
显然,如果刘秀“还于旧都”,要继续以“关中制关东”的方略,大概率又会继续西汉时期的做法。
如此,关东豪族们,又得背井离乡,去关中了···
因此,在感觉到刘秀有“还于旧都”的苗头时候,关东豪族“阖然狐疑,意圣朝之西都,惧关门之反抗也”,极为恐惧!
得罪几个功臣,刘秀未必会怕。
但是,得罪关东豪强,刘秀恐怕是不敢的。
当初,他自己原本也是南阳的豪强地主呀!见证过王莽覆灭后,没有人比刘秀更知道豪强地主的能量!
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后汉书.光武帝纪》
刘秀以“柔道”治国,所谓“柔道”,关键就是对豪强采取怀柔之策。
要搞好与关东豪强的关系,就不可以再迁都长安了。
王道思想关东豪强,刘秀得罪不起。
而当时的儒生群体,刘秀也得罪不起。
关中乃“四塞之地”,而洛阳乃“四战之地”。
这个地缘特点,并没有改变。
当初高祖定都长安,正是要利用关中四塞的地缘优势,控驭东方。
刘秀难道不该如此做吗?
该···但是···儒生反对!
刘秀虽然光复汉室,然而,天下的主流思想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的影响力迅速提高,儒生士大夫的势力不论在朝在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企成为影响国家决策的重要力量。
儒生的影响力强到了什么地步呢?
西汉后期,汉元帝时,就有儒生居然公然上书,要求天子禅位···而后来王莽篡汉,也是一帮子儒生在搞!
而在当时的儒家思想中,洛阳乃是“王者之地”。
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荀子集解》
西汉后期,汉元帝时,就有儒生提出要迁都洛阳以“正本”。
而到了这个时候,感觉到刘秀有迁都长安之意时,儒生圈子很快也炸了锅。
他们纷纷上书,又是《论都赋》、《反都赋》、《两都赋》、《洛都赋》···一大堆的京都赋上来,歌颂洛邑的美,坚决反对迁都去长安···
刘秀自己也是“太学生”出身,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儒生群体的威力了。
得了,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就在洛阳吧,不去长安了!
终究还是迁都去过长安不过,到了东汉末期,东汉朝廷还是迁都去过长安一段时间。
东汉末年,190年,董卓专权,带着末代皇帝汉献帝迁都去了长安。
当然,这次迁都,已经不是姓刘的说了算了,那是董卓出于自己的战略考量而做出的决定。
5年后,在董卓覆灭,李傕、郭汜厮杀期间,汉献帝车驾东归,回到了洛阳···
然后···就是曹操的故事了。
我们古代的许多朝代,都分了“东西”、“南北”。
西周与东周,东周是“列国”的时代;西晋与东晋,北宋与南宋,东晋、南宋,都是偏安一方的朝代。
唯有西汉与东汉,两个都是大一统的王朝。
而大汉王朝之所以分东西汉,关键就在统治中心由关中迁到洛阳后,社会各个层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吧。
刘秀不再”还于旧都“,不再去”四塞“的关中,而留在了”非用武之地“的洛阳。
或许,这本非刘秀本意,而只是刘秀综合考量,乃至与豪强、儒生博弈后的无奈之举。
然而,东汉王朝,也与西汉王朝一样,开创过盛世,享国也200年!
所以,”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绝不是一句迂腐之言!
yearn
我觉得我要是刘秀,第一要让西汉旧皇族清楚,虽然同姓同国号,但是你们那个汉氏宗亲要打折扣,已经亡了,我们只是远亲,说白了就是别把自己当豆包,你们的家在长安,我的家在洛阳,要有距离感。第二,就是洛阳比长安更容易防守,远离西汉旧贵势力范围
用户17xxx84
因为他不是汉朝刘邦皇室正统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