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年轻人不愿生育,专家称“不仅是成本高,以家庭孩子中心转变为自我中心影响重大”!

许有希光 2023-06-11 22:51:48

中国人口学会于6月10日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名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研讨会。在会场上,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他认为文化观念的改变是影响年轻人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他指出,当今年轻人的生活以自我发展和自我愉悦为中心,而非以孩子为中心。年轻人追求个人的成长和快乐,如果生育会妨碍他们的发展和享受生活,他们就可能选择不生育甚至不结婚。

在当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年轻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原新教授的观点反映了现代年轻人对生活的追求和选择的转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传统观念中,孩子被视为家庭的延续和传承,而现代年轻人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和实现。他们追求教育、事业和个人兴趣的全面发展,对生活质量和个人满足感有着更高的要求。

然而,这种文化观念的转变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原新教授指出,如果年轻人认为生育会阻碍自己的发展和享受生活,他们可能选择不生育。这对于人口结构和社会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生育率下降可能会导致劳动力供应不足和社会福利负担加重。

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平衡个人发展和家庭责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需要通过政策、社会支持和文化教育等多种手段,鼓励年轻人充分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重视家庭和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专家结论没错,但并不是在回答这个问题,至少并不是在回答我们国家生育率暴跌的问题。

【年轻人不愿意生育】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

我们现在是有着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带着发达国家的总和生育率。

说直白点:

人均gdp和我们差不多的,比我们能生的多得多;和我们总和生育率差不多的,也基本上是欧美和亚洲个别发达国家。

所以专家说的话不能说是错的,但的确有些回避了当下最核心的问题

类似于之前那种十几岁小孩喝可乐把自己喝死,表面上看可乐是罪魁祸首,实际上孩子身体原本就有问题。可乐只是众多致病因素之一。

社会观念的转变,从延续基因到专注于个人发展的确会导致总和生育率下降,但这个结论并不足够解释我们当下的困局。

资源向个人倾斜,这个结论本身就隐含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是主观意愿,也就是我自己愿意这么分配,我想要这样做,

第二种,是不得为之,我只有这么多资源,我不向自己倾斜,不专注在个人消费和发展上,我就活不下去。

所以,这个题目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专家的结论,而在于题目本身。

回避了焦点,是部分人,部分专家已经判断生育下降是意愿问题。

当然,如果这些专家是活在新闻联播里,认为我们的确实现了全民共同富裕,所有适龄青年都活的很滋润,只是觉得生孩子没意思,不如自己开心自己发展有价值,那一切都说得通了。

但,靠着那些有余力有条件多生多养的人积极生育,真的能拉高整体的生育率吗?

答案是很清晰的,但越是清晰,我就觉得越悲凉,因为这意味着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正在努力回避现实的核心问题。

这样的讨论毫无意义,因为你不可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我觉得,无论对错,这时候说这话,都不太合适。

因为你还没有解决某些实际存在的、唯物主义层面的客观问题,就开始分析年轻人的心理、价值追求了。

给人的感觉就像是——

你现在门门功课都不及格,你考不上清北。

你说其实你本身也不想去清北,就算能考得上清北,也不会考清北,因为你喜欢复旦。

就是你起码把那个鬼成绩提高一点再说这话……

而且哈,这话其实也是个悖论。

你说年轻人不愿意生育是因为文化观念变了,是因为他们更愿意以自我发展、愉悦自己。

这话的言外之意就是说,即便房价低了、收入中位数高了、贫富差距小了、996不存在了……他们也不愿意生育。

但问题是,你说的文化观念……本身也是因为房价、收入、贫富差距、996导致的……

所以你怎么确定你把这些问题解决以后,文化观念还是现在这个样子?

类比一下就好比:

你家孩子学习不好……

但是去你家一看,他没有书桌、没有教材、没有练习本、没有上网课用的设备,甚至连笔都没有……

后来你干脆连生活费都不给他……

孩子实在吃不上饭了,问你要了八遍生活费,你都不给……

你说,你可以把闲置的房子租出去赚生活费呀,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出去打工赚生活费呀。

等到孩子实在受不了了,不上学了。

你就转身开始对别人说,害,这孩子,就是不爱学习……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主义原理认为物质具有首要性,意识是其次的,物质决定意识的存在。意识是人类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这一原理强调了物质世界对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然而,现在的专家和学者并非都转向了唯心主义。不同的学者可能持有不同的理论观点,因为哲学领域存在多种思潮和观点。唯物主义在当代仍然有其影响力,但也出现了其他哲学学派的发展和崛起。

身边的年轻人大多来自外地,他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压力。夫妻俩都工作,父母催促他们,同时也响应国家的号召,为了下一代而生育孩子。然而,一旦孩子出生,如果只有一个人脱产不工作,全家仅依靠另一个人的收入来养家,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例如房贷、车贷和各种家庭开销。这使得夫妻俩必须非常努力地工作,以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

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如果没有老人的帮助,很难照顾好孩子。而且,如果家中的老人身体出现问题,整个家庭可能会陷入困境。

这就是目前的现状。

再说到生育二胎,我身边所有选择生二胎的人都是在得到父母的全力支持和承诺后才做出决定的。父母承诺提供月子会所、经济补贴以及帮忙带孩子等。如果没有得到父母的帮助承诺,生育二胎将变得非常困难。

我朋友单位的80后女同事来,她原本只有一个孩子,并且坚决不想要第二个孩子。然而,她的丈夫突然得到了大笔财富,决定辞职全职照顾孩子。这个改变可能并不是由于金钱或物质的改变,而是其他因素影响了她的观念。

在专家和学者的讲座中,有时会存在理论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差遗憾的是,在专家和学者的讲座中,有时确实存在着理论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差距。专家们可能提出理论观点并解释各种因素对人们的决策产生影响,但这并不总是能完全反映实际情况和个人经验。

年轻人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挑战是复杂而多样的。经济压力、工作要求、家庭责任以及孩子的抚养和教育需求,都是影响年轻夫妇是否愿意生育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成本的上升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感到无法承担额外的经济和时间负担,这导致了一些人对二胎的犹豫和选择不生育的决定。

虽然经济和物质因素在生育决策中起到一定作用,但还有其他非物质因素可能会对个人的观念产生影响。家庭关系、职业发展、个人兴趣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都可能使人们对生育观念有所转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这些因素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改变了原本的观念。

尽管如此,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专家们不了解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他们的研究和观点是建立在对大量数据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旨在提供理论框架和指导方针。然而,每个人的生活情况都是独特的,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是正常的。

在面对这些现实困境和选择时,年轻人确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需要在家庭、事业和个人生活之间做出艰难的决策,并努力维持平衡。对于那些有机会参加专家讲座的年轻人来说,确实可以抓紧这个机会补充睡眠和休息,以缓解一些压力。

生育观念的改变涉及多种因素,包括经济、家庭、个人和社会等方面。对于专家和学者来说,他们的研究和理论可以提供有益的思考,但在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时,我们也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尊重每个人的个人选择和决定。社会应该努力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支持体系。

专家试图将两个逻辑进行剥离,进行巧妙的修饰,听上去好像是这么一回事,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

或者我们用逆向思维,如果养育子女的成本低到不会影响自我中心,那不就可以了嘛?

如果还有人拿上一代人举例,上一代人无论是医生、科学家、公务员还是工人都有国家分配的住房,有配套免费的卫生所、集体食堂、学校.....

哪个城市没有工人新村、团结新村之类的老小区?

你现在给年轻人们提供这些,你再看看生育率能不能提升?

生育是一个个人和家庭的决定,不应该受到外界的过度压力和批评。人们应该有权利自主决定生育与否,而不受到外界的指责或刻板印象的影响。

3 阅读:73

许有希光

简介:一个孤独的写作者,记录生命中有意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