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军山一战,黄忠阵斩曹军西北战区总司令夏侯渊,曹营一片大乱。但是,曹营人才济济,不仅仅张郃有勇有谋,更有郭淮、杜袭等英雄人物,力推张郃上位临时主帅,稳住了阵脚。
1.张郃临危主事
主帅阵亡,曹军大乱,张郃弃营逃回阳平关。
阳平关内已是军心涣散,混乱不堪,众人都在准备跑路。
此时,驸马都尉杜袭、司马郭淮及时站了出来。《三国志·杜袭传》记载:太祖还,拜袭驸马都尉,留督汉中军事。夏侯渊为刘备所没,军丧元帅,将士失色。袭与张郃、郭淮纠摄诸军事,权宜以郃为督,以一众心,三军遂定;《三国志·郭淮传》记载:渊遇害,军中扰扰,淮收散卒,推荡寇将军张郃为军主,诸营乃定。这个郭淮,是后来诸葛亮、姜维两代人北伐的劲敌。
二人推举张郃为临时总指挥,张郃亲自巡视关内,三军遂定。《三国志·张郃传》记载:当是时,新失元帅,恐为备所乘,三军皆失色。渊司马郭淮乃令众曰:“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遂推郃为军主。郃出,勒兵安陈,诸将皆受郃节度,众心乃定。
2.郭淮之谋
取得辉煌胜利的刘备,信心倍增,而且敌营陷入混乱,我方得以从容完成自己的部署,以待曹操。《三国志·刘备传》记载:曹公自长安举众南征。先主遥策之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
为了拿下阳平关,刘备率军意欲从定军山分军进汉水,准备渡江围攻阳平关。
曹营中,深有谋略的郭淮采取了针对性布局。《三国志·杜袭传》记载:其明日,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议众寡不敌,备便乘胜,欲依水为陈以拒之。淮曰:“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破也。”既陈,备疑不渡,淮遂坚守,示无还心。
作为集团老大,刘备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权衡利弊,取消了渡江计划。
双方进入了暂时的平静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