鹣鹣比翼梨园同芳——序《梦,在氍毹上编织》

艺术收藏推荐 2024-08-04 01:00:34

鹣鹣比翼 梨园同芳

——序《梦,在氍毹上编织》

王猛仁

戏剧,是中华文化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千百年来,这一艺术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它以生、旦、净、丑的不同脚色,将唱、念、做、打的舞台表演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越调,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剧种。相传起源于春秋末年,于文献可考的是它在明末清初趋于成熟,又于清代中叶达到鼎盛。因历史、地理、文化、剧目、声腔等差异,20世纪40年代以来又有河南越调与湖北越调之别,前者流行于河南大部分地区,后者主要活动于以谷城、襄阳为中心的鄂西北一带。新中国成立后,越调艺术获得了新的机遇,百花竞放,老树新枝,进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河南越调这片艺术天空里,出现了一代越调宗师申凤梅先生。她非凡的艺术才华和成就,已经影响了几代戏迷观众。今天的河南越调,皓月当空,名角如云,朵朵梅花似群星荟萃,五彩斑斓。河南越调藉由“秀美三川”周口传送的声音,让天南地北的戏迷观众如醉如痴,难以释怀。

一种剧种的成功与流行,凭的是剧情的动人心弦,凭的是演员表演的唯妙唯肖,凭的是声腔与音乐的沁人心脾。戏剧是一门综合性极高的艺术,剧种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表演艺术家的精湛演技,也离不开剧作家、导演、作曲家的呕心沥血。从这个角度来说,本书的主角陈新丰先生,在河南越调这个团体里也占据重要一页。

著名戏剧家洪深先生曾说:“戏剧的演出必须有一个深切理解而且真实同情于原作的主题,同时又熟悉各种舞台工具的功能并能预计本剧内每种工具应有的发挥程度的权威者来统筹、配合、调节各方面的努力,以求演出时不致有‘词不达意’、‘文不对题’,甚至‘歪曲原作’的流弊。”这里所说的“权威者”,就是导演,这句话也是对导演职能的概述。导演是把文学剧本变为舞台形象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排戏就要树立起导演的权威,没有导演的权威,就会各搞各的,不能完成舞台艺术的整一性。当然,这种权威是有益于事业的权威,也是大家公认的权威。要“服众”,首先要有“众服”的本领。新丰在总角之年就进入剧团做学员,得申凤梅、何全志、罗云等老师亲炙,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上世纪80年代得拜中国京剧院大武生、导演高牧坤先生为师,迈上新的台阶,其动作规范边式,漂亮又见功夫,曾饰演过赵云、姜维、关羽、孟海公等诸多舞台艺术形象,在观众心里留下了美好印象。河南戏多以唱腔取胜,演员有一条好嗓子就很容易保证未来演艺事业一片坦途。不过,好嗓子除了靠后天练习,主要还是天生的,看“祖师爷赏不赏饭”。新丰少小离家,聪慧又要强,他有着“本领恐慌”的敏感,意识到自己的嗓子不算高亢明亮,在越调男女同腔同调的传统规范未改变前,男性声腔的缺陷很可能在他这里被放大。于是,从80年代初期他就开始有意从演员转向导演,参加导演培训班,阅读导演类、文学类理论书籍,广泛观摩各剧种优秀剧目。2006年还进入中国戏曲艺术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进修。虽然是“半路出家”,但戏曲演员转行导演有着自身的优势,他们熟悉传统、熟悉程式、熟悉锣鼓经,可以亲身示范,这些又恰恰是导出的戏有“戏味儿”的重要保障。这在新丰的导演生涯中有着突出的表现。

从做场记、副导演开始,再到专职导演,新丰已执导过众多作品,有名有位的剧目就多达几十部,涵括传统戏的整理改编、新编历史剧、现代戏,还有小戏小品等等。其代表作《张伯驹》《远山春雨》《王宝钏》《看钱奴》《老子》《大明朱元璋》《杨门女将》《盛世君臣》等,先后夺得过多种奖项。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他荣膺过第十三届中国“文华大奖导演奖”、河南省戏剧大赛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导演奖,并且还有黄河戏剧奖、群星奖小戏小品奖、黄河杯小戏小品奖等。他倾力打造的这些作品,经院团演出后,在业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让河南越调这一独立艺术剧种,提升到全新的艺术高度,也使省内外观众对河南越调,对地方文化,产生了新的审美愉悦与满足。全国不少业内外人士,对于新丰的导演艺术,给予了充分肯定与赞誉。

新丰是位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导演。他兼任着剧团的业务副团长,他的家国情怀、服务意识和审美立场,在各剧目中都有着鲜明的表现。他导演的越调新编现代戏《张伯驹》登上舞台,便引起巨大反响。张伯驹是周口项城人,被戏称为“民国四公子”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有感于民族之兴旺,将价值连城的书画藏品悉数捐给国家,留下“永存吾土,传承有序”的佳话。他的这一民族气概和精神气质,在国人中引起了极大共鸣,大大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热情。宣扬家乡文化和名人,舍河南越调其谁?《张伯驹》公演后,唱响京城,影响日隆,社会认可与专业评价甚高,在京、豫两地,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他导演的民族英雄吉鸿昌爱国事迹的越调新编现代戏《吉鸿昌》,也是口碑上佳,好评频传。吉鸿昌将军,周口扶沟县人。自幼家贫,为人正直,不畏权势,被冯玉祥将军特招入伍。在兵营,他始终牢记着父辈“做官即不许发财”的教诲,在就义前写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千古名句。他不计荣辱、同仇敌忾、舍身保国、奋勇杀敌的英雄形象,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国人,最后不幸以身殉国,名震中外。新丰带着激昂的创作冲动和无限的景仰之情,全方位思考《吉鸿昌》的剧情发展、人物塑造和故事结构,通过精彩的舞台演绎,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情,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果,不少媒体对此剧予以高度评价。

新丰对工作有着强烈的责任心,作为全面把握舞台呈现的“指挥官”,他的工作没有止步于导演本身,时常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际需求修改剧本,包括构思唱腔、舞台美术等。他深谙传统,又具有创新思维。以《张伯驹》《吉鸿昌》为例,剧中的人物,既气魄雄深、庄严典雅,又扣人心弦、浪漫夺人。让观众进入温雅、唯美、谦谦君子的视觉境界。一个场面是一段历史,一句唱词如一首诗,一个动作似一幅画。这是陈新丰先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与内省力的集中体现,是他灵感深处的整体迸发。

河南省越调剧团有着“一棵菜”的优良演剧传统。新丰导演的不少有影响力的作品,在新、美、真、精方面均有建树和突破,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离不开合作伙伴——剧团诸位艺术家们(更亲切地叫是“师兄弟儿们”)的通力合作。前辈老师们给他们树立了榜样,他们这代人,如演员申小梅、魏凤琴、张国庆、马兰、穆百成、何富平、刘志友、徐爱峰、张喜平、李巧荣、李娟、杜朝阳,音乐黄政领、王炳灿、王保安、宋长岭,等等早已扛起越调传承与发展的大梁。他们在长期的演练与合作中,配合默契,力求将各种艺术的成分,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新的综合。星光璀璨,汇聚一堂,成就了河南越调艺术的独特魅力。新丰为人豪爽,广交友朋,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他不仅执导越调,还涉足多个剧种,如豫剧、道情、曲剧、越剧等,每排一戏,就抱着走出俗套、焕然一新的志向,努力将剧种提升到一个新台阶,一个新高度。

新丰是位有着艺术追求、精益求精的专业戏曲导演。他的身上,有着和人民心连心的思想品格,有着为民族文化艺术传道的责任和担当,在这每一份的灿烂与辉煌收获里,是他半辈子的心血和努力。尽管是一名导演,秉持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钻研精神,他写下了大量与戏曲艺术相关的文字,有理论阐释,有专业评述,有艺术感悟。他的文笔流畅,用词精美,结构严谨,意境简远。除此,他管理着团里的业务工作,不间断又细心地安排着团里的大事小情,关心爱护着团里的每一束阳光,每一朵小花,甚至每一个人。他高兴地赞美着每一名演员尤其是青年演员的成长,他感谢每一位老艺术家对自己的教诲和关怀。仅从导演这一层面,他的生活与创作,立意高标,题旨深邃,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性格鲜活,唱腔唱词精当讲究,剧场效果十分明显,深受专家、领导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特别是他对老旧戏的“翻新”,常常化腐巧为神奇,赋予旧戏或历史戏以新的生命。不久前他应邀为湖北襄阳谷城越调艺术中心执导传统大戏《大登殿》,一招一式,一字一句,一唱一念,被充分地挖掘出来,又十分巧妙地呈现给观众,意到词达,形神兼备,文词工整,节奏有序,彰显了南派越调的内在规律,让观众认识了湖北越调的新生代阵容,续写河南越调与湖北越调交往的佳话,也为襄阳戏剧界的新老交替和未来发展,提供了一次外聘执导的成功范例。

其实,一个人的成功是有多种因素促成的。新丰的成功,应该有一半功劳归于他的“神仙眷侣”——魏凤琴女史。魏凤琴女史是越调界的名角,是位在省内外享有盛誉的戏剧表演艺术家,其社会知名度与认知度,在我看来,远高于她的郎君。笔者作为文化系统的一名老兵,当年有幸认识了魏凤琴美女。初识扮相,继听唱腔,就被她的艺术美深深吸引了。魏凤琴女史自幼聪颖,12岁进入剧团后,矻矻学艺,细心观察,反复琢磨,亦时见天质。在团里,她生动朴实,美丽可亲,韵味丰沛,没有架子,说话真真实实,不遮掩不虚饰,与人一见如故。这些优良的品质,使她真正具有了大家风范。平日,我们相距较近,偶有闲暇,便常常品酒话艺,侃侃而谈,自然清新的气氛扑面而来,感念颇多,回味悠长。魏凤琴女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诸葛亮吊孝》《收姜维》《李天保娶亲》《白奶奶醉酒》《双灵牌》《清风亭》《杨门女将》《王宝钏》《张伯驹》等30多部越调名剧。她的名言是“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河南越调以三国戏闻名,在这些以男性角色为主的剧目里,她虽是绿叶,却能成荫,逐渐走出了自己的表演艺术特色,是戏剧界专家和观众朋友公认的梨园大腕。

魏凤琴女史达观通透,有着侠者之风,她的生活是自由的,是绽放的,也是快乐和幸福的。因此,在戏剧表演上,魏凤琴女史的嗓音高亢明亮,厚重圆润,音质坚实、饱满、大气,能吸收诸多艺术养分,加以提炼、融化,无论越调,也包括豫剧、曲剧、歌曲以及独具特色的戏歌,做到唱腔结构严谨,旋律简练、朴实,节奏明快、舒展,技巧娴熟。其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刚健豪放,奔放有力,深入浅出,蕴藉醇化,已入臻境。在她从艺的近50年里,多次斩获省级以上大奖,六次晋京演出,受到中央领导人杨尚昆、彭真、李长春、迟浩田等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去年她从单位退休后,过着怡然自得的诗一般生活,一边画画,一边唱和,一边把酒共酌。她的写意花鸟画,受教于书画名家苏允波先生,画面空灵幽雅,墨色通透,将一幅幅紫气东来、春花怒放的紫藤与牡丹,挥洒得生动有趣,有着我们这个时代的那种清正之气和生机勃勃的春之精神。她善于从生活中挖掘与发现美,能让大自然中的美点亮其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同龄人中美的形象、美的见证者与领跑者。

我们老两口把新丰夫妇视作好友。平日,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我们获得了快乐、智慧、力量、勇气和信心,还有温暖的饮酒之欢、挚友之谊。在新丰即将退休之际,他拟将他们伉俪一生的积累和为越调付出的努力,结集成书,公开面世,这是戏剧界不可或缺的艺术经验总结,这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这本书分多个艺术和生活片断,以多侧面多层次的文化视角,集结了他们工作中贮存的文字、图片和演出映像,这对未来越调事业的发展,无疑具有承前启后的文化艺术价值。在这部书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他们的爱情总结和工作记录,而且是他们向社会递交的艺术人生答卷。

“合欢花常艳,伉俪情更深。”在此书付梓之前,新丰嘱我为序,余感念金兰之情,便欣然应命,并匆匆聊陈数语,以此就教于方家同仁。在此,谨祝陈新丰夫妇艺术之路愈加精深,精神生活依旧丰富多彩。如是,此乃戏剧之赐予,此乃梨园之福音。诚如新丰所言:“六秩春秋,风华绽放,一生相携,桃李芬芳。”在艺术的道路上,一切轨迹与成果都只能是探索者新的起点。深信新丰伉俪及其弟子们,将为此作出新的更大的努力,朝着九天高悬的艺术之星继续攀登。

2024年暑月于阳光花园仁庐

0 阅读:0

艺术收藏推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