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天神之眼”不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标志着汽车从“代步工具”向“智能出行伙伴”的进化。当10万元级车型也能实现城市领航,当农村县乡道路纳入高精地图覆盖,这场由比亚迪引领的智驾革命,正将“科技平权”写入中国汽车工业的新篇章。
正如王传福所言:“安全是电动车最大的豪华”,而比亚迪正通过技术平权,让安全与科技成为每个消费者的标配。在这场变革中,比亚迪既是破局者,更是规则制定者。
比亚迪在2025年2月10日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正式推出“天神之眼”技术矩阵,覆盖全系车型,并首次将高阶智驾系统下探至7万元级市场。
首批上市21款车型涵盖王朝网与海洋网,价格区间为6.98万至20万元,其中:
海鸥智驾版:起售价6.98万元,成为全球首款搭载高阶智驾的入门级纯电车型。
秦PLUS DM-i、海豹05 DM-i等:智驾版起售价7.98万元,实现“加配不加价。
对于中国智能电动车市场乃至全球智能电动车行业而言,这一变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不仅让智能驾驶技术从少数人的特权转变为广大消费者触手可及的日常配置,还引领了全球汽车行业向更加智能化、平民化方向发展的潮流。
那么,为什么全球范围内只有比亚迪能够真正做到让“科技平权”呢?以下几点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1、海量数据积累:构建中国最大车云数据库
比亚迪依托其庞大的440万辆L2级以上辅助驾驶车辆保有量,积累了海量的实际行驶数据。这些数据涵盖了各种路况、天气、驾驶习惯等多种复杂情境,为比亚迪的智能驾驶算法提供了丰富的训练素材。通过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技术,比亚迪能够不断优化其智能驾驶算法,提升识别精度和决策能力,从而实现更加安全、可靠的智能驾驶体验。
2、研发实力:软硬件全栈自研
比亚迪拥有一支由11万名研发人员组成的庞大团队,其中智驾工程师就达到了5000名。
比亚迪坚持软硬件全栈自研的发展策略。从底层硬件到上层软件,比亚迪都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掌控力。这不仅使得比亚迪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快速调整和优化其智能驾驶技术方案,还能够确保其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种全栈自研的能力,在全球车企中也是屈指可数的。
3、产业链协同: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制造体系
比亚迪拥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体系,年产能超过400万辆。这一庞大的制造体系不仅为比亚迪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规模优势,还为其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落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通过与上下游产业链的紧密协同,比亚迪得以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推广等各个环节上实现高效协同和无缝对接。这不仅加速了智能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还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和协同发展。
比亚迪放大招开启全民智驾时代,这一举措无疑是对消费者利益深刻理解和尊重的体现。
比亚迪深知,只有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上,比亚迪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力求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