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E-2:征战长空半世纪,阅尽沧海唯鹰眼

墨林聊天 2022-03-18 14:01:39

本来想用一句话概括一下鹰眼最大的特色,起一个响亮点的标题,结果琢磨了好久,除了目前世上唯一的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等几个名头,还真没发现鹰眼最大的特色到底是个啥,但就是这么个没什么特色的涡桨动力的玩意儿,说它是美国海军当下最重要的飞机,怕是都不为过,最多加个“之一”。据说2000年10月17日俄罗斯苏-24和苏-27飞越小鹰号航母时,小鹰号上紧急起飞的第1架飞机就是E-2。

E-2“鹰眼”

鹰眼于上世纪50-60年代初由格鲁曼飞机公司研发,在它前面的是活塞动力的E-1“追踪者”。相对于E-1以TF-1运输机的机体为平台改装,E-2是一架“从轮子开始”专门全新设计的舰载预警机。同时在最重要的机载雷达性能上,即使是第一代的E-2A使用的AN/APS-96雷达也可以同时追踪250个目标、并指挥30群飞机,而E-1只能追踪4-6个目标,并指挥1飞机,两者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E-2A与E-1B

因此E-2刚一问世就广受欢迎,即使初代E-2A各种不完善,美军也迅速订购了59架。但这批飞机因为通风冷却设计不当,结果装备不到一年就发现航空电子设备因发热量太大、故障率很高、可靠性很低,一度导致整个机队停飞,国会甚至因此向海军问责:为什么在航空电子设备测试完成之前就签署了四份生产合同。随后格鲁曼公司和美国海军赶紧合伙对飞机进行紧急设计,全面更换了机载计算机等各种航空电子系统,经过这样一番升级之后就称为E-2B。

E-2B

但E-2B毕竟只是个临时措施,实际上距离最初的性能要求和可靠性指标还有一定距离。1968年开始,格鲁曼在两架E-2A测试机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装以提高可靠性,主要改进集中在雷达和计算机性能上,称为E-2C,比较明显的特征是机头变尖变长了。E-2C按生产批次又分为几种,最早生产的是Group 0,主要在80年代和同门的F-14雄猫战斗机配合使用;随后的更新了雷达和发动机的称为Group 1,本来打算把0批也升级到1批标准,但发现改装经费和重新生产差不多,因此就算了;Group 1只生产了18架,也只装备了大西洋舰队,随后90年代后期的Group 2进一步更新了雷达、导航系统和任务计算机,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一个鹰眼2000型,那会儿什么东西后面都要加个2000,以示对新千年的敬意。2004年以后生产的E-2C换装了汉密尔顿的八叶刀形螺旋桨,螺旋桨叶片可以单独拆下来,减轻了维护工作量。

E-2C

目前最新的E-2版本是E-2D高级鹰眼,除了机壳还和原来的差不多以外,内部的航空电子设备,包括发动机在内几乎换了个全套, E-2D于2007年8月3日首飞,E-2D上安装的新型AN/APY-9先进超高频相控阵雷达对Ka、Ku、X、C和部分S波段等高频进行了优化,据说能够探测战斗机大小的隐形飞机。E-2D还是海军综合对空火控系统的一部分,可以引导其他平台发射的武器,如AIM-120 AMRAAM和SM-6导弹等,攻击发射平台探测范围或能力之外的目标,2009年5月8日,一架E-2D引导一枚从驱逐舰上发射的“标准”SM-6导弹,拦截了一枚陆上发射的巡航导弹。2016年之后,E-2D还进一步增加了空中受油能力,空中续航时间增加了5个小时以上,任务时间提高到7小时。

E-2D

70年代后期开始,E-2成为美国海军唯一的舰载预警机,在历次作战行动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中坚作用。1981年8月美军在锡德拉湾击落2架利比亚苏-22,就是来自1架鹰眼的指挥,此后的“黄金峡谷”行动中,鹰眼战机又与F-14一起担负空中巡逻警戒。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期间,鹰眼为美军提供战斗管理,近距离空中支援协调,战斗搜索和救援控制,空域管理,以及为陆地和海军提供数据链和通信中继等任务。在卡特里娜飓风之后的救援行动中,三个鹰眼中队被部署在民用救援工作中,用于灾区空中交通管制,并协调指挥各军种救援力量。

E-2C

E-2虽然是专为舰载而设计,但因为各方面性能都比较好,因此也受到一些没有航母的地方欢迎,当成陆基预警机用,实际上除了美国以外,唯一把E-2用于舰载的只有法国,在戴高乐号航母上配备了3架,据说还想要再引进1架。湾湾是在90年代初期引进了4架E-2,型号专指为E-2T。不过一开始美国是打算将淘汰的库存E-2B换装个APS-138雷达,湾湾经过极力争取,才得到了全新制造的配备了APS-145雷达但又去掉了数据链的Group 2,1995年9月分两批交付。1999年7月31日,美国又正式同意卖给湾湾2架鹰眼2000,原先的四架E-2T也升级为鹰眼2000标准。

想留哪一架?

日本引进E-2实际上不需要理由,但直接的推动因素则是1976年别连科叛逃事件,当时别连科驾驶米格-25低空飞行,日本的陆基雷达没能跟踪上目标,促使日本决定引进预警机。最开始甚至考虑过E-3,但考虑再三最后还是选择了E-2,那会儿日本钱多,于是一口气就买了13架,2014年日本又决定采购新一代E-2D。

日本的E-2D

不过按传统,E-2的第一个美国以外的用户还是以色列,以色列1981年就引进了4架E-2,并立即用于1982年与黎巴嫩之间的战争,贝卡谷地空战中鹰眼也是以色列空军成功的关键之一,除此之外,以色列空军的E-2还是首个安装空中加油设备的海外用户。不过以色列对E-2并不是太满意,于是把这4架中的3架卖给了墨西哥,剩下1架放到了博物馆展出,自己则又另起炉灶研制了另外两款预警机。

以色列留在博物馆的那一架

码字不易,觉得不错就点个关注呗
20 阅读:2040

评论列表

熊猫

熊猫

5
2022-04-09 07:49

😋好文

墨林聊天 回复 04-09 12:09
谢夸

煤球

煤球

5
2022-04-30 18:12

预警机的样板

墨林聊天 回复 05-01 10:54
感谢仁兄一次性把我文章看完了

水每

水每

1
2022-04-18 10:26

猎户座吗?撞王伟的那架!

陈仙应 回复 06-09 11:38
那个是Ep3

tb393836385

tb393836385

1
2022-06-12 12:00

好文章,通篇没废话

陈仙应

陈仙应

2022-06-09 11:38

有没有掉进海里的

墨林聊天

墨林聊天

聊聊天上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