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F-15:50年征战未尝败绩,不败神话何时能破?

墨林聊天 2022-04-08 02:08:08

以前曾说过,喜欢飞机的人,多半对各种动物也会有一些比较深入的了解,墨林自己就是这样。绰号里带鹰的飞机其实不少,但像F-15这样用eagle的却并不多,更多的可能是各种hawk,虽说译成中文都可以叫鹰,但eagle的体型更大、也更凶猛,可能更准确的翻译应该是“雕”,像著名的白头海雕就是bald eagle,金雕则是golden eagle;而相比之下hawk则相对要温和一些、体型也更小一些。

白头海雕,飞起来确实挺好看

这货1782年就成了美国国鸟,美国人挺会选的

所以美军要淘汰领先一代的F-22、却保留相对更加保守的F-15,主要就是因为F-15的绰号更能代表美国,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F-15能用且好用且用得着——至少美军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其实F-22当初的研制目标之一就是替换F-15成为新一代空中优势战斗机,这替换的都下场了,被替换掉的还在场上愉快的玩耍,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先不说F-22有哪些缺点必须要淘汰,F-15却是真正意义上的老而弥坚,比F-15更老的战斗机也不是没有,像米格-21也还在很多国家服役,但都退居二线地位,而诞生于70年代、设计起源可以追溯到60年代的F-15,在所服役的国家里却无一例外仍然是主力“中坚”,包括美军自己也是。

F-15C

当然美国想要保留的F-15EX属于二代“鹰”,是在E型多功能战斗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当初的A/B和C/D型都是空优战斗机,两者其实在功能的侧重上还是区别很大的。自朝鲜战争之后,除了专门用来对付苏联轰炸机的高空高速截击机,美军在“多功能”战斗机的路上越走越黑,到F-4和F-111服役后到了一个小高潮,借助于初期的雷达和空空导弹,想要在超视距外解决问题。但俗话说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蛋,后来证明在米格-21甚至米格-17等飞机面前,F-4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战果,美军于启动了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制,当时叫F-X,意思是实验战斗机,这是F-15的前身。

特大特能装的F-4,但遇上小米格也不好受

F-111更大更能装,空战就别想了,只好干点战略轰炸的活儿

不过这时候美国空军对F-X的性能要求也并不是很清晰,意见书里也没有发布具体的性能指标,只是要求更多关注近距离空对空作战,而不是仅仅依靠雷达和远程空空导弹。而在美国空军内部,关于到底是要“空战能力强一点”、还是要“对地攻击能力多一点”,有过长时间的争论,一开始也论证过要配备当时比较流行的变后掠翼,但海军此时先经选定了F-14(那会儿还叫VF-X),可能是担心麦克纳马拉又要把F-14硬加给空军或者又要把两个军种捏在一起发展,这才下定决心要选择一款空优战斗机。

早已远去的F-14

但真正刺激美国空军的,其实是1967年首次公开的苏联米格-25。F-X的主要对手一开始是定位于对付米格-23这类飞机,但米格-25的出现显然让F-X感受到了新压力,美国空军这才真正放弃了想让F-15执行对地支援这类任务的想法;这时候约翰·博伊德的“能量机动”理论也恰到好处的浮出水面,强调动力和机动性能比单纯的高速更具优势,这样的观点与空军高层的认识不谋而合(实际上两者都来自于同样的战例),很快就成为F-X的研制方向。1967年底,通用和麦道两家公司获得了研制合同开始PK,其他一些公司包括格鲁曼、洛克希德和北美等等也参与竞争,但只能自己掏钱。

F-15有很多地方和米格-25很像,所以必须是借鉴的

到了1968年,新飞机的技术指标更加具体,主要包括低翼载、高推重比、高亚音速巡航、具有下视/下射能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在没有空中加油的情况下部署到欧洲,最高速度为 2.5 马赫,由于雷达和电子设备操作简化,可以只保留一名飞行员。有三家公司都得到了研制合同,分别是麦道、仙童-共和公司与北美洛克韦尔公司,一年后麦道公司成为最终中标单位,F-15的研制过程出人意料的顺利,1969年正式开始研制,美国空军要求第一架飞机于 1974 年 11 月交付给空军进行飞行测试,实际上F-15在1972年7月就完成了首飞,1976年即进入美军服役。

首飞中的F-15A

F-15 的设计团队最后选定了常规气动布局,主机翼为固定翼、前缘后掠角为45度、两台普惠的加力涡扇发动机,武器装备包括机身下的4枚 AIM-7麻雀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和机翼下的4枚 AIM-9 响尾蛇红外制导空空导弹,外加一门 20 毫米 M61A1 航炮将安装在右翼根处。F-15的主要任务是空战,号称“没有一磅重量用于对地攻击”,对地打击能力必须“不损害主要空战性能”,但设计团队还是“按传统”保留了超过4吨的总挂载能力,完全可以携带相当数量的对地打击弹药,当然不挂对地弹药时也可以多挂几个副油箱以增加航程。

F-15除了空战还能打卫星,这是1985年的一次反卫星试验

以前墨林曾说过采用上单翼的飞机机动性一般“相对较弱”,有网友马上“友好”的指出F-15、F-14等等机动性好的飞机都是采用的上单翼……实际上这些飞机的机翼位置与传统上单翼有肉眼可见的不同,说白了只能说是位置相对较高的中翼,国外有一种提法叫“肩翼”(shoulder wing),可能和这个最接近。F-15机体结构的核心是四个横贯机身的整体隔框,每个隔框上有两个大孔供进气道通过,隔框的两侧分别与两侧机翼相连,由于中央机身段很宽,实际上的机翼并不大,但机翼上表面与机身背部融为一体,提供了更大的有效升力面积,从而降低了总翼载荷。

F-15结构简图

几种常见的机翼安装位置

现在看到的F-15主翼翼梢有一个向内侧切掉的小角,这是因为在试飞中发现,飞机在约0.95马赫数时、某些高度上会发生抖振,于是在每边机翼切掉了一小块,形成了现在独特的斜翼尖;与后来一些先进战斗机相比,F-15的机翼可谓相当“简约”,除了最传统的后缘副翼和襟翼外,没有其他多余活动翼舵面,甚至连最常见的用于提高空战机动性的前缘襟翼也没有,很多网友又把这归结于“力大砖飞”,但实际上正是因为F-15的机翼部分非常精巧,又精心设计了翼身融合部分,所以无需配置多余的增升措施就能满足性能要求,省下来的作动机构也减轻了自身的结构重量。当然F-15的两台F100-PW-100本身也的确不错,只不过早期因为使用不当造成故障较多,加上产能跟不上导致有一段时间F-15停飞比较多。

驻日本冲绳嘉手纳的美国空军F-15C

F-15的进气口也相当有特色,从侧面看,进气口从前上方向后下方斜切下来,形成一个斜口段,这个斜口段其实还可以绕下边缘的转轴转动,由计算机控制、根据飞机姿态调整角度,使进气口尽量能够“对正”迎面气流,保证了进气效率。但这只是这个进气口作用的一部分,由于进气道本身非常宽大,进气道上表面向后延伸自然融入机翼上表面,因此这个进气道本身同时也成为机身-机翼升力体的组成部件;这还没完,可上下转动的进气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与鸭翼类似的作用,据说在超音速条件下,这个进气道可以提供相当于平尾三分之一的操纵效率。但这种效果是一开始设计出来的,还是在事后发现的,倒也没人能说清楚,事后发现也没啥奇怪的,普加乔夫一开始也不知道苏-27还能飞那样的机动。

进气口特写,貌似还能差动?

说到这里肯定有朋友会想到以色列飞行员驾驶撞掉半边机翼的F-15迫降返航的事例,其实从事后的图片就能看到,说是掉了半边机翼,实际并没那么夸张,掉落的部分不到总升力面积的三分之一,当然也绝不是在键盘上噼呖啪啦那么轻松,飞行员的冷静和镇定肯定是最重要的,至于飞机本身,在后来的故障重现实验中也得到证实:只有在一个非常有限的速度和迎角范围内才可以保持可控飞行,也就是说事发当时那架飞机正好是处于那个很小的可操纵的范围窗口内,所以说啊,有些事情不好说、都是命,飞行员也敏锐抓住了这个窗口机遇,并且一直保持到成功迫降着陆,不容易。

事发突然,当时也没人好好拍张照片

在以色列飞行员手里,F-15远不止是一架用半个翅膀飞行的玩意儿,由于有着便捷的作战环境和大量可供练习的对手,提供给以色列的F-15创下了这个机型的首个战果和最多战果——F-15超过一半的空战战绩来自以色列飞行员,当然在所有的空战中,以色列飞行员和飞机都一如既往的不能有任何损失。几起比较有名的行动包括,1981 年 3 月 13 日F-15首次击落1架米格-25;1981 年 6 月 7 日F-15掩护F-16远程奔袭巴格达郊外的核反应堆等等,最著名的贝卡谷地之战中,也是F-15承包了大部分战果,据称里面至少有3架米格-25,前面说的半个机翼飞回来的事件就发生在贝卡谷地之战后不久,后来修好以后又重新投入使用。

这架F-15C击落过4架叙利亚战机

美国F-15的战果主要来自海湾战争,与以色列对外宣传的战绩通常只有混战中的一个总数字不同,美军的战果中人物时间地点经过很详细,所以可信度相对更高一些。到1991年的时候美军参战的主要是F-15C/D,有资料统计一共击落了 36 架伊拉克飞机,有很多是在飞往别国的途中被击落的,基本都是单机状态,对美机无法形成实质性的威胁,美机也基本不与对手进行格斗空战——能用导弹解决的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格斗呢?反正打掉的又不是自己的钱。但也有一架F-15在与一架米格-29的缠斗中把对手逼得撞到地面的战例,当然边上还有另一架F-15在盯着。F-15C/D也没有在空战中被击落,但在战前的训练中摔了1架、损失了两名飞行员;当时最先进的F-15E则被地面火力击落了2架,但F-15E本来主要就是承担刀头舔血的对地打击任务,这是另一个故事了,咱们后面再聊。

海湾战争期间一架美军的F-15D从沙特的空军基地起飞

海湾战争结束后,F-15C继续执行战斗空中巡逻,执行对伊拉克“禁飞”任务,期间也还有几个战果,包括伊拉克空军苏-22等,但影响最大的还要算1994年4月14日F-15C击落友军2架UH-60“黑鹰”直升机事件,其实在战时发生空中误判也是很经常的事,所以也没法说什么,只可惜了2架“黑鹰”上的26名美国和联合国人道主义援助人员。1999年的轰炸南联盟作战中,F-15也有出战,一共击落了4架米格-29,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F-15再次上阵时,已经没有像样的飞机可以让F-15打了。

F-15C以后都可以挂载这种保形副油箱,但有时候不一定挂

另一个用F-15取得战绩的是沙特阿拉伯皇家空军,1984年6月5日,沙特的F-15C在一次空战中击落了两架伊朗空军的F-4E,因为F-4和F-15都来自麦道公司,因此据说这也是麦道公司自家飞机唯一的一次对决。海湾战争中沙特空军的F-15也击落了2架伊拉克幻影F.1战斗机,但也有一架坠毁,伊拉克空军抓住机会宣称是自家的米格-25用R-40空空导弹击落了这架F-15C,沙特和美国当然都不认这个帐,这架飞机到底是被击落的还是别的原因掉下去的,到现在也没个准信。

沙特皇家空军的F-15C

这两年胡塞武装动不动就冒出来宣布一下击落了沙特的F-15,还有视频佐证,不过后来查证都没有击落。2018年1月7日胡塞武装把导弹击中1架F-15的红外视频和一段飞机残骸的视频剪到一起,但后来证实飞机的残骸其实是一架沙特空军的“狂风”;两个多月后,3月21日,胡塞武装又发布了一段视频,也击中了飞机,但沙特随后宣布飞机并没有被击落,而是安全返航了。不过常在河边走难保不湿鞋,搞不好F-15的不败神话最后就毁在了沙特手里也不好说。

大概是看到早期的ABCD型改装潜力比较大,于是后来发展的F-15E又走回了强调“多功能”的老路子上,不过这次路子虽然老,但在新技术的加持下,今天的“多功能”和越战时贪多嚼不烂的“多功能”,也不可同日而语,最新的F-15EX当然更是,下回有空再聊。

码字不易,觉得不错就点个关注呗

8 阅读:954

评论列表

煤球

煤球

6
2022-04-30 10:07

苏57的进气道口上的可动翼面,怕也是借鉴了F15的可变进气道,F15很早就有个三翼面验证机了。另外我发现苏27除了不是变后掠翼,气动布局简直就是F14的翻版

飞叶侠

飞叶侠

6
2022-05-15 06:14

好文!细活粗活都能干的经典平台

风之翼

风之翼

6
2022-08-10 10:30

贝卡谷地的真实战果,F15有没有被米格机击落,建议作者认真考证一下,不要看了几篇美以的吹嘘战绩外加一些地摊文学(包括刘亚洲《恶魔导演的战争》)就在这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哪件武器再好也不是金刚不坏之身,吹嘘过头就不好了。

小小猪排酱中游

小小猪排酱中游

5
2022-04-26 18:52

沙特的F-15早就被打下来了,哪来的不败金身?要是沙特的败仗不算,那F-14也是不败金身,吃瘪都是伊朗人吃的[笑着哭]

用户10xxx31

用户10xxx31

4
2022-04-08 09:33

F-15能继续服役是因为舔地对海能力潜力强,重挂载重量大,远程支援能力好,也是效仿中国。其空优属性已不重要。

熊猫 回复 05-27 13:31
满嘴胡说八道

用户10xxx31 回复 熊猫 07-17 10:32
看了你的大部分评论,你是个西方白头盔。

彭Gong

彭Gong

3
2022-09-08 12:25

这白头雕走路挺搞笑的[笑着哭]

羽轻

羽轻

2
2022-05-13 00:08

文章不错

仲夏夜之梦

仲夏夜之梦

2
2022-10-08 09:23

米格25米格24表示:爷虽然老了,有本事单挑!

煤球

煤球

1
2022-05-27 12:22

F-15刚研制出来的时候自称空中优势战斗机,没有一克重量是用于对地攻击的,然而多少年后F-15E出现了…[呲牙笑]

用户17xxx89

用户17xxx89

1
2022-08-10 22:12

2018年被胡塞击落一架,当时还有视频沙特砸了F15的招牌

大叔时代

大叔时代

2022-10-03 22:48

那是他没跟我们的奸10交手

墨林聊天

墨林聊天

聊聊天上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