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中华古诗词,润了心田,苏了万物[微风]

1.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把柳树比作碧玉,柳枝比作丝绦 ,又将春风比作剪刀,生动形象地展现春天柳树的勃勃生机与柔美姿态,构思新奇,充满情趣。
写作背景:贺知章在春天触景生情所作。

2.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赏析:通过描写诗人年老回乡,乡音未改但容颜已衰,儿童不识将其当作外来客的场景,抒发了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 。
写作背景:天宝三年,贺知章辞去官职返回故乡时所作。

3.
《回乡偶书二首·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赏析:诗人感慨离家岁月久,人事变迁大,只有门前镜湖的水波依旧,以不变的湖水反衬多变的人事,饱含深沉的沧桑感。
写作背景:与第一首同一时期,回乡后对家乡变化的深刻感悟之作。

4.
《采莲曲》稽山云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赏析:前两句描绘会稽山云雾缭绕、镜湖微澜的景色 ,后两句表达不要因春天逝去而伤感,夏季采菱同样充满乐趣,富有生活气息与乐观精神。
写作背景:贺知章早年在江南生活时,受江南水乡风光与采莲生活触动而作。

5.
《送人之军》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赏析:先写送别之地的荒凉与心中的离愁,再描绘边塞独特的气候和景色,最后表达对友人戍边的期望,希望其不辜负国家所托。
写作背景:贺知章在朝为官时,送友人奔赴边疆时所作。

6.
《题袁氏别业》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
赏析:诗人偶然来到袁氏别业,虽与主人不相识,但为美景吸引停留,还自信有钱沽酒,体现出率真洒脱的性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写作背景:贺知章晚年游玩时,偶然进入袁氏别苑即兴所作。

[福]中华古诗词,诵了岁月,暖了心田[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