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量骤降,山东玉米又涨起来了,而且单日最大涨幅近百,上涨的势头可以说是不小。
按这个趋势涨的话,玉米会不会很快又涨回去呢?
昨天我们分析说,山东玉米虽然涨了,但是先别激动,为啥呢?
因为玉米恐怕还稳不了,还得继续震荡。
第一,新玉米开秤很混乱。
新玉米低开已成定局,但低开也不安分,因为市场对于新玉米的预期不一,争议很大。
比如,争议最激烈的还是新玉米是否减产。
之前市场普遍认为,今年新玉米减产概率较高,但是根据国粮中心的最新预估数据来看,今年玉米产量约为2.92亿吨,同比增长约316万吨。
也就是说,玉米不仅没有减产,反而还增产了。
两种观点不断打架,但是在我看来,这两者未必冲突。
因为所谓玉米减产,很可能是分区域性的,也就是说,部分地区玉米减产的概率较大,但是核算总量却未必,所以减产和丰产很可能同时存在。
这就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玉米行情的区域分化。
比如,山东玉米涨了,但是东北玉米却还在下跌,再加上关内外玉米并不顺价,玉米流通不足,因此各区域各自为阵的现象将继续持续,这也是玉米从牛市转入熊市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二,玉米节奏混乱,也会促使玉米频繁波动。
山东作为我国最大的玉米消费地区,每年要净调入玉米的数量约达2000万吨,而这也就是所谓的每年玉米的青黄不接的时候。
但是今年却很反常,青黄不接的时候,玉米不但没涨,反而跌得一塌糊涂。
原因就是供应增加了。
一是近两年华北玉米连年增产,使得区域玉米产量增长较大,再加上之前顺价时部分东北粮入关,使得华北山东的供应压力上升。
二是今年以来,玉米行情一直走弱,再加上玉米屡次跌破预期,使得市场悲观情绪上升。
在悲观预期下,持粮主体存粮挺价的意愿大幅下降,于是就出现了创纪录的大上量。
而今年来看,玉米的节奏依然混乱。
一方面是东北直收粮水分较大,再加上预期较差,于是价格走低,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另一方面,在悲观预期下,用粮主体以及贸易主体观望情绪增加,收购积极性大幅下降,也易对玉米形成压制作用。
第三,政策预期效应不一。
可以说,这两年玉米对政策的依赖性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在熊市的时候,对政策的依赖性就更加明显。
但是对于政策效应市场也有分歧:
比如,有人认为新玉米上市后,政策不会置之不理,必然会出手;但更多观点认为,政策效应更多是托底,而非提振。
说到底,玉米供需失衡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市场自身去消化。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玉米不仅是现在,包括新玉米上市以后依然是一个高频震荡的局面。
所以,虽然山东玉米开始止跌上涨,开始脱离洼地,但是太大的局面还看不到,而东北玉米也依然没有太明朗的行情,甚至仍然十分难受。
本文完,感谢阅读!随手点赞,给个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