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直播打赏的钱能不能退呢?按理说应该是可以退的,对吧?但是在江苏却发生了一起患精神疾病的用户打赏数十万元,其家人向平台申请退款,却遭到了拒绝。平台方面还振振有词,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江苏的董先生的弟弟(以下称董弟)患有精神疾病,但董弟却酷爱观看直播、参与直播活动。今年5、6月份,一个不留神,董弟就在社交平台陌陌直播间打赏了数十万元。若董弟打赏的是自己的钱,他不说,他家里人也不会知道,但偏偏董弟打赏的钱是通过网络贷款得来的。很快,催债的电话就打到了他家人的手机上,家里人这才知道董弟闯了祸。董先生与陌陌客服联系,并提供了消费记录、银行流水等相关材料,申请退款。但是客服方面称,无法证明该账号的充值及消费行为是董弟本人操作,故不予退款。截至目前,双方仍在协商当中。
董先生透露,其实,这已经是董弟第2次在陌陌平台充值消费了。早在2022年4月,董弟就在陌陌平台充值了58万多元。当时董先生他们也向陌陌平台提交了相关材料,申请退款。经核查,陌陌平台把钱都退给了董先生一家。在协商的过程中,陌陌平台要求签署协议,若后续董弟再出现类似打赏行为,平台要求监护人和代理人承担全部责任。当时董先生一家应该是同意了。这一回他们对董弟监管不力,又开始为申请退款积极奔走,并打算诉诸法律途径。
董先生咨询相关律师,律师认为董弟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家与平台签署的协议应当无效。有媒体咨询某律所赵姓律师,律师表示董先生与平台签署的二次充值不退款的协定,明显减轻或免除了平台的责任,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条款,系“霸王条款”,应当无效。但赵姓律师表示,董弟第一次充值时,董弟的监护人就存在过错,已经出具了承诺书。所以董弟第二次充值,监护人的过错更大,监护人的责任大于平台的责任。也就是说,即使平台同意退款,也只是退回一小部分了。但是,董弟的家属董先生等人依然认为,平台对打赏要求审核不严。虽未明说,但其家属应该是倾向于认为,平台的责任更大吧!
就事件来看,董弟虽然患有精神疾病,但只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并非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在某种情况下的某些行为是有效的,或者是难以界定无效的,这就要求其监护人加强监护。总不能重复出现类似问题,总要求别人为他们的监护不力埋单吧?还有,如果平台认为这类精神疾病人的钱不好赚,何不将之列入黑名单,或者加强限制,这样也就不致于招惹那么多麻烦了。
最后,吐槽一句,直播打赏真有那么大魔力吗?连精神疾病者都控制不住?还是说,花大钱打赏的,其实都是精神有点疾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