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增自动驾驶接驳线路,智能出行再升级,市民可免费体验黑科技

彭睿智轩说车呀 2025-04-11 18:44:50

咱就说,你敢信?

以后出门都不用自己开车了?

这可不是科幻电影,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武汉的事儿!

4月10号,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一排排银色的东风悦享自动驾驶小巴,那叫一个忙碌穿梭。

不少市民都赶着去体验一把这“未来出行”的滋味。

你品你细品,这场景,是不是有点赛博朋克那味儿了?

要说这自动驾驶,咱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安全问题。

这车真靠谱吗?

别慌,记者这就带你体验一把。

中午两点半,从小军山地铁站上车,车厢里线路标识那是相当清楚,站点信息一目了然。

车上还配了个安全员,随时盯着车辆运行情况。

一路上,但凡遇到个行人和障碍物,这车提前20米就开始减速避让。

稳!

这可不是我瞎说,有数据撑腰的。

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在2023年做过一项调查,超过70%的武汉市民对自动驾驶技术持积极态度。

为啥?

都觉得这玩意儿能提高出行效率和安全性呗。

话说回来,这自动驾驶小巴到底牛在哪儿?

这得好好说道说道。

项目负责人朱彬榕说了,这小巴拥有360度无盲区感知能力,各种传感器、计算平台啥的,都是全冗余设计。

简单来说,就是这车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啥障碍物都能识别出来。

还能进行车道线检测、车辆行人检测、道路边界检测等等。

安全这块,拿捏得死死的。

这四条线路,覆盖了教育、民生、企业通勤、旅游四大场景。

先说教育线路:从华科大军山校区西门1门出发,一路经过军山新城管理办公室、武汉理工军山校区、龙湖社区(军山中学),最终到达大军山地铁站。

这简直是为学生量身定制啊!

再看民生线路:从小军山地铁站出发,途经海伦小镇、印江山、佳兆业、春笋、同济医院,最后到达华科大中试基地。

这条线路,方便了周边居民的日常出行。

企业通勤线路:从东风公司地铁站出发,一路经过乘用车新能源工厂、神龙、研发总院,最终到达民营工业科技园九区。

这下,上班族再也不用担心高峰期挤地铁了。

最后是旅游线路:从小军山地铁站出发,一路到达诸葛城、中润趣谷、龙灵山。

周末还会增加到7台车,方便游客们出行。

能有今天这局面,也离不开武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2023年12月,武汉市就出台了《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放宽了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和示范应用条件。

2024年3月,又发布了《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目标是到2026年,实现全市主要交通场景车路云一体化全覆盖。

说白了,就是要让武汉成为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城市。

武汉在2023年7月,还入选了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首批试点城市名单,现在,武汉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里程和区域数量,那可是全国第一。

话说回来,这自动驾驶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

东风悦享早在2023年11月15号,就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启动了“悦享e行”自动驾驶共享出行服务,投放了10辆L4级自动驾驶车辆。

积累了不少运营经验,这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除了东风悦享,其他企业也在武汉积极布局自动驾驶。

比如百度Apollo,就在武汉大力发展Robotaxi业务,让市民有更多选择。

还有武汉公交集团,也在试点运营自动驾驶公交车,探索公共交通智能化。

你以为这就完了?

这才刚刚开始呢!

朱彬榕说了,他们会根据运营数据和市民反馈,不断优化发车频率和车辆配置。

武汉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未来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就拿车路云一体化来说,这可是未来智能交通的大方向。

通过将车辆、道路、云平台连接起来,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交通管理。

举个例子,在车路云一体化的加持下,车辆可以实时获取道路信息,提前预知交通状况,从而选择最佳行驶路线。

道路也可以根据车辆流量,智能调整红绿灯时长,缓解交通拥堵。

云平台则可以对整个交通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实现更精细化的调度。

再比如,通过在道路上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路面状况、交通流量、天气情况等。

这些数据会传输到云平台,经过分析处理后,再反馈给车辆和交通管理部门。

这样,车辆就能提前预知前方路况,及时调整行驶策略。

这还没完,咱再举个例子。

在一些特定的路段,可以设置虚拟轨道,引导自动驾驶车辆按照规定的路线行驶。

这样,既可以提高车辆的行驶效率,又可以降低安全风险。

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武汉的智能出行充满了期待?武汉的智能出行,未来可期啊!

“科技改变生活,出行更美好!”

0 阅读:0
彭睿智轩说车呀

彭睿智轩说车呀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