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面

瑶光说漫 2025-03-20 21:32:20

一、引言

提起动漫,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幼稚、低龄、哄小孩儿的东西;还是治愈心灵、快乐源泉、精神支柱;当然还有一部分纯粹无感的路人。

动漫的本意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不过如今我们常用它表示由漫画改编的动画作品或者是有别于低龄向动画的动画作品,这里我取后者的意义解释动漫。它本身其实和电视剧、电影、小说这些文化载体一样都是承载人类思想、价值观以及情感表达的一种工具,它们在数量上犹如星空般浩如烟海,但同时也如星空般独一无二,各具特色。

图1  仰望星空

二、通过动漫表情达意

实际上只要你想要通过动漫去表达什么,只要你有能力把它制作出来,那无论是怎样的精神内核都可以按照你自己的想法融进去。

人类是需要一个表达自身思想的渠道的。其他动物有没有思想这种概念我不清楚,但人类是有思想的,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感知,想要与这个世界建立的联系,以及想要对这个世界表达些什么,这些都需要一个渠道。于是,以小说、戏曲、电视剧、动漫等表现形式为代表的一系列可以与人类的思想和感受产生共鸣的艺术作品便应运而生。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我们小时候看的“琼瑶剧”,现在回过头看,由于同样的套路被套用的过于频繁,我们对于所谓“恋爱脑”式的各种感情纠葛剧情表现出了一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态度。

但是,当年的我们为什么会看的津津有味呢?

首先当然是新鲜感。在1998年横空出世的《还珠格格》对我们的视觉冲击是很大的,由于《还珠格格》本身脱胎于琼瑶的同名小说,故事主线又是以各种情感纠葛为核心的,电视剧对其又做了一定的艺术加工,相对于之前的一些刻意还原历史场景的清宫剧,《还珠格格》以轻松愉快的节奏和人物冲突,成功在暑期黄金档捕获了全国几乎全年龄段的眼球。

再带入相应的历史背景。《还珠格格》所讲述的故事甚至还只是一个民间传说,但它的创作背景依然脱胎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将历史背景与鲜活的故事情节一结合便使得人物更加鲜活立体,令人印象深刻。

最后是情感共鸣。《还珠格格》的故事能够打动人心最核心的一点还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最朴素的情感认同——对爱情、亲情和友情的向往。

图2  《还珠格格》剧照

也许这世上确实有一小部分人生来就表现的很冷漠,但是我相信这世上绝大多数人在被环境和自身经历塑造之前,心中都是充满了对这个世界无数的好奇和期盼的,所有人都是渴望尽可能多的与这个世界建立链接的。只是很可惜,人要立足于世,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一山的背后是另一座更高的山,因此在我们前行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在应该笑的时候笑;应该哭的时候哭;应该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休息;应该看看沿途的风景的时候慢下来,那我们辛辛苦苦努力活着,不就太拧巴了吗?

三、通过动漫慰藉心灵

我不知道大家平日里有没有这样一种感受,就是明明自己有很多话想说,觉得心里憋的慌却又无法用语言很好的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这种无法言说的心情其实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最自然的渴望,无论是慌张、恐惧、悲伤、忧愁、烦躁、愤怒,还是喜悦、兴奋、激动、感动、释然,本质上都是我们打从心底里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理解,无论是正面的情绪还是负面的情绪都是有得到他人理解的需要的。

这时,动漫可以作为人们心灵暂时的避风港而存在。我们内心深处渴望去倾诉的对象其实可以是任何形式,你的朋友、家人、同学、同事,陌生人,如果再浪漫一点也可以是大树、海洋、天空、青草地,或者猫猫狗狗,举例到这个程度我想你也应该注意到了,只要是你觉得对面是能够倾诉的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任何事物,甚至都不一定是人。

那包括动漫在内的一系列由主创团队亲手创造设计的各种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作为艺术形象,创作者在设计的时候必然会为了契合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尽可能的夸大人物形象身上的一些独有特质,然后随着影视作品的讨论度的提高,如果是动漫还可能会衍生出一些二创的作品,影视作品所设计角色的人物形象由此在观众的心里就会渐渐的丰满起来,活灵活现起来。

我们为什么会对这些虚构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产生共鸣呢?这是因为我们在旁观这些人物的生活的同时也在寻找自己,正因为各种题材和种类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观众才能各取所需,尽情的在文艺世界中寻找那个我们自认为最能体会我们当下心境的那个TA。

想要回顾或者体验那种两小无猜的情愫互动那就去找高木太太,绝对是手把手教学还不带重样的;

图3  《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宣传海报

想要回顾青春期的初恋回忆或者弥补青春期时那种懵懂感情的遗憾那就默默的打开《月色真美》吧,在这段平淡却充满温馨的青春之旅中,相信你一定也可以从中找到你和你心中的那个他/她的影子;

图4  《月色真美》宣传海报

想要抒发自己心中那份无处安放的活力和热忱那就去看《妖精的尾巴》或者《火影忍者》吧,勇气、友谊、正义、信念这些词虽然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是只要影视作品的创作者们用心去还原去表达它们,依然会有无数屏幕前的勇士和角色们一起紧握双拳的;

图5  《妖精的尾巴》宣传海报

想要打破无聊的日常,体会极致的逻辑推理盛宴,那就去找柯南,或者后来的《命运石之门》和《虚构推理》……

图6  《虚构推理》宣传海报

四、对漫评的个人理解

漫评的内容应该多元化、个性化。虽说如果要评述这些影视作品一般都是有一些比较固定的介绍方式的,但是我觉得,与其像是查字典一样的看这种千篇一律的影评或漫评,不如干脆直接让漫评更加个人化、感受化,我们写漫评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还不是让观众觉得这部作品值得一看,又或者这部作品还有哪些部分是第一次看的时候没有发现的,想不通的部分,再者就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态和角度去看这些作品的。

我认为,这漫评不应该纯粹就是作者单方面的输出观点,最好是能够引起共鸣和相关话题或者相关角度的讨论,写漫评的人和看漫评的人不应该割裂开来,双方的良性互动可以让评论区形成一股和谐的氛围,可以相互之间分享感受,补充一些没能顾及到的必要信息。

我在写漫评的过程中可能不会仅仅只是写动漫作品本身的内容,关于作品的内容对我产生的影响以及我认为作者可能想要向观众传达的价值观,甚至是作品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都有可能会有所涉及。

为什么这么写?

我只是想说,天下所有喜欢动漫的人和那些喜欢看电视剧,喜欢打篮球,喜欢听音乐,喜欢吃东西的人一样,动漫只是人们诸多爱好的其中一部分,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网络上刻意分出来的各种所谓的什么“二次元派系”之争都是无谓的争论。在那之前,我们走进动漫的世界的原因其实都很单纯——就是单纯的喜欢看动漫啊。在争论之前我们都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动漫爱好者,这有什么问题吗?我们最初难道不是为了寻求快乐,寻求心灵的慰藉才与动漫结缘的吗?为什么一定要刻意和其他爱好割裂开来呢?

因此,我不希望在评论区看到仅仅是因为所谓“派系之争”而产生各种无谓的争执,生活本就一地鸡毛了,何必再相互攻讦呢?

五、结语

最后,希望我的感受能够给你带来快乐、共鸣和思考。另外,如果有路过的业内大佬,也欢迎批评指正,欢迎大家来找我聊天!

1 阅读:7